116 第116章(1 / 1)
意大利菜最喜用的蕃茄,洋葱,士豆、黄瓜之类早在元代以前已经传入中国,以黄瓜为最早,在汉代就以传入我国,初传入的时候被称为胡瓜的。
在清代这些食材在菜市场里是常见菜,并不难买到。西式调味品,除几种外,其他皆可代用,除了马利埃介绍的西方商人,杨天兰还找了好几家供货商,这就是她的精明之处,她从来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西式餐点里运用的好多调味品印度都有,印度,泰国之属多是喜好用香料做调味品的。好在京师到底是货商聚集这地,找几个印度,泰国商人并不是难事,那个西方的商人知道她找到了很多供货商就是有心抬高价格,也不敢提的高了。
杨天兰任用马利埃做一厨外,还请二厨一人,这人是十三阿哥介绍的,杨天兰没想到他会荐人来。那人黑瘦黑瘦的,是一个广东人,十四岁进京,老实肯做,会做一手好粤菜的同时,还会做京菜,准阳菜,是一把做菜的好手,杨天兰有意让他跟着马利埃学做意大利菜,因为杨天兰怕马利埃做不久,提前预备下,以防马利埃忽然不做了,还有后手接着。
另外厨房里还请一人,这人是一个巷子口卖牛肉面的老头,江宁人氏,杨天兰吃过他做的牛肉面,觉得那人的汤头好,有秘方,不亚于她吃过的任何一道牛肉汤。杨天兰外带请杂工四人,跑堂算账六人,请员工共计13人,杨天兰自任老板和总经理,二职一肩挑,总经理人才还在寻找中,太难找了。人员到位以事,算得上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店子了。
在店里的布置上四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都有来帮忙。十阿哥出力最多,从找工匠,做装修,到采买装饰品都是出人出力,很让杨天兰感动,算了十阿哥一份入股,但有合同在先,只投银子,不能参与店中大小事务,且投资有风险,赚了按股分红,亏了请他自负盈亏。这样的条件十阿哥都肯干,杨天兰也就没二话了。本来杨天兰还嘟着嘴认为九阿林真是生气不理她了,哪知十阿哥到底是直性口快的人,说出那天盘房子的事来。
原来十阿哥那日并不是碰巧前来,是受了九阿哥的指派特地来查看消息的。房子的事,并不是一个佐领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那个卖房子的人是太子的门人,伥着太子,胡作非为,任意提价,不是好得罪的。九阿哥派人对那人恩威并施,到底是谈清了,不过仍多出了200两,只不过那200两是九阿哥暗地里出了,九阿哥还叫十阿哥不许告诉杨天兰,要不然要十阿哥好看。十阿哥说漏了嘴后,一再央杨天兰要她装不知道,怕九阿哥打他,杨天兰应下了。杨天兰听了这消息,跑回府里去,鄂尔泰却正好准备告诉她去,主子有急事,去了通洲府了,九阿哥让他转告,还说要过几日方才回来,杨天兰听了心里到是难过了一场。
拉着鄂尔泰问,他带的衣服够不够,虽然是春天了,到时底还是有倒春寒的,他记不记得加衣服啊!又问跟去的人多不多啊,照看的得过来吗?去了住哪儿,干净不干净啊!鄂尔泰笑着说:“各色都齐备着呢。主子也是这话,担心着你呢,交侍着不许你忙得太晚呢!”
隔日十阿哥看到杨天兰的样子,笑道:“大妹妹,九哥不过几天就回来,一切有我呢!我比九哥强多了。”手拍在杨天兰的肩上,大有安慰之意。杨天兰却不领情的说:“你还是省省吧!我还不知道你!”十阿哥一拍大腿指着她道:“唉!我这暴脾气!你这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