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100节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100节(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错乱时空:我是林冲 炮灰真少爷修仙回来了 离婚后,我觉醒了透视神瞳 吻风筝 体修弱?我靠炼体镇压万古 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 九星涅磐 穿成扶苏后我成了旺父爹宝 烟花终于落幕 废气

“明年入学也一样,老大都三十多了,早一年晚一年上学没差别。”郭美凤没想到这儿媳妇还是个急性子。

“晚入学一年就晚毕业一年,”林桐言之凿凿,“政策一年一个样,不如趁早毕业,让他抓紧时间转干部编。”

如今很多国营单位里,工人编转干部编的首要参考条件就是学历。

狄思国是电影厂的灯光师,属于技术工人,即使年年得先进也不可能让他转成干部编。

所以,林桐就打算让他拿个夜大学历,等毕业证到手,她再给领导送点礼,兴许就能从技术工人转成干部。

他们家马上要养三个孩子,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只靠狄思国当工人的那点工资,根本保证不了生活质量。

她在上海的时候,送女儿去学了钢琴和舞蹈。

如今她离了婚,也不打算停止对女儿的培养,来北京以后又给她找了钢琴老师,每周去上两节钢琴课。

她工资的大头都花在了跟前夫的女儿身上,大儿子和肚子里这个就得指望狄思国了。

老狄家养孩子比较糙,只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至于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什么的,全都随缘。

林桐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但她现在没有多余的钱给彬彬培养特长,就只能先花大力气抓起他的学习成绩。

她觉得自己用心良苦,挺着肚子还得操心这爷俩的未来。

结果这一大家子没有一个体谅感激她的。

“老五,你说我这个决定对不对?”

林桐觉得狄家最灵的就是老五,长得灵,头脑也灵。

肯定能理解她的用意。

狄思科确实能理解她的用意,但上进这事吧,不是你一厢情愿就成的。

这上进心得是自发的,否则遇到一道稍微难点的数学题,都能成为他中途放弃的理由。

郭美凤让林桐先坐下,然后一面整理着自己唱戏的头面,一面问道:“你之前在上海的那个男人应该挺上进的吧?”

突然被问到前夫,又是在狄思国跟前,林桐稍微有点不自在,但还是点头说:“他最开始也是工人,后来家里开销大,我就支持他下海经商了。”

“你看你,把前面那个男人培养出来,他就包小蜜了。”郭美凤摇头说,“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你怎么还不吸取教训!老大虽然是我儿子,但我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一直这么老实。谁有也不如自己有,你与其费尽心机培养男人,还不如培养培养你自己。”

就比如她,一把年纪了,照样能当戏校老师!

郭美凤对儿媳妇说的是实在话,但林桐却听得面色涨紫。

一孕傻三年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她上学的时候脑袋还挺灵的,可是生了孩子以后却看不进书了。

她跟狄思国都是高中学历,她考不上大学就想督促同样是高中生的狄思国试试。

她自打跟狄思国结了婚,在狄家跟前一直很有优越感。

这会儿以为被婆婆看透了心思,面上就有些尴尬了。

不知是情绪问题,还是应该瓜熟蒂落了,她还没想好如何应对婆婆的问题,便感觉身下一湿,羊水好像破了……

“妈,思国!”林桐捧着肚子,惊慌地说,“我好像要生了!”

郭美凤:“……”

她也没说什么啊,怎么就把媳妇闹得要生了?

得嘞,这回谁也不用学习了,赶紧送医院生孩子去吧!

四合院里瞬间人仰马翻。

叫车的,准备被褥吃食的,在家看孩子的,都被郭美凤一一安排了。

好在老狄家人口多,每人负责一项,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大嫂被送去了最近的医院,狄思科接到老妈指示,骑着摩托车去太平里胡同取备产包。

看到大嫂挺着大肚子喊疼,上车的时候还死死拽着大哥的袖子。

头一次经历孕妇生产的狄思科,心里砰砰直跳。

这有点吓人啊……

林桐在产房里呆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凌晨才把小儿子生出来。

狄家人都没见过彬彬刚出生时的样子,不过大哥说这个小儿子跟彬彬那会儿挺像的。

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郭美凤心里仅剩的一点疑虑又打消大半。

彬彬长得像狄家人,看来这孩子还真是老大的。

她让小孙子随着大孙子的名字,叫狄志礼。

小名就叫有礼。

一个彬彬,一个有礼,一听就是亲兄弟。

*

老狄家添了丁,一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刚出生的小婴儿身上。

狄思科这个成年人的行踪就没什么人关心了。

郭美凤听说他能去深圳出差,原本还兴致勃勃地跟他讨论要带些什么东西回来。

可是,林桐没有娘家人在北京,她要去伺候月子,又要照顾小孙子,也就没心思商量购物的事了。

狄思科在家里靠边站,只能在于童那里找找存在感。

抱着人家腻歪了两天后,终于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前往特区的旅程。

三趟快车是内地为了给港澳地区运输鲜活冷冻商品,开通的快运列车专线,堪称所有货车之首。

每天有大量生猪活牛、蛋禽海鲜,以及蔬菜水果从各大城市运往深圳,再从深圳转运至港岛,保证在每天凌晨,赶上港岛的早市。

港岛本地不适合种植和养殖,菜市场里的九成商品都是由内地供应的。

若是有货车运不过去,甚至能影响港岛市场的菜价。

这次押运三趟快车专题考察活动,为期半个月,部里各司局都派了青年干部参加,总人数将近四十人。

大家的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最大的是交际司综合处的徐处长。

但他相当于领队,不算青年干部,到了特区以后要跟港澳那边的代表打交道。

狄思科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小年轻,在一众有了行政级别的大哥大姐跟前就是小弟。

虽然大家亲切地喊他大明星,但人家使唤起人来一点不手软,体力活全都归了小狄。

三趟快车的终点站都是深圳,但始发站有郑州、武汉长沙和上海。

领导们选择了武汉作为体验押运生活的始发站。

所以,这次的考察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年干部们要在北京站搭乘火车前往武汉。

第二阶段,在武汉搭乘三趟快车的其中一趟专列,押运鲜活货物前往深圳。

最开始的几天,大家过的几乎是神仙日子。

虽然要一直在火车上呆着,但他们包了一整个卧铺车厢,各部门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交流交流工作心得什么的,也算是名正言顺地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了。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狄思科平时只跟交际司内部的处室打交道。

这回出门在外,他帮着徐处长跑腿,也跟着认识了不少其他司局的同事。

然而,到了武汉以后,待遇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下了卧铺车厢,狄思科扯着一面“心系港澳生命线,青年押运三趟快车考察团”的超大号红旗,召集所有人聚到列车前,一起合影留念。

然后他们就来活儿了。

“小狄,你带的行李不多吧?”

“徐处长,我就背了一个背包。”

他属于听人劝吃饱饭那一伙儿的,出发前徐处长提醒他不要带太多行李

所以他就听话的什么也没带。

除了洗漱用品和两件换洗衣物,就没别的了。

连于童帮他准备的演出服装都没带。

“那行,一会儿帮你们翻译室的老庞,还有另两位女同志,搬一下行李。”徐处长拧眉说,“交代了那么多次,让大家少带行李,怎么还是有人不听劝!”

狄思科往人群里瞅了一眼,人家其实也没带多少。

背上背一个,手里提两个,这在长途火车上相当常见了。

“今晚就有活猪要装车,你去跟大家说一声,把自己的行李看好,最好能用塑料布缠一下,咱们晚上要跟着活猪一起上车,别把大家的行李弄得臭烘烘的。”

狄思科:“……”

是他以为的那个意思吗?

“徐处长,咱们要跟活猪呆在同一个车厢里啊?”

“嗯,这是押运三趟快车考察团。”徐处长在“押运”两字上加了重音,“你不跟运输商品待在一起,算什么押运?”

狄思科:“……”

这个安排,应该不只是他没想到吧?

他记得庞庆祖提过,铁路部门会为他们这个考察团在货车中间加一节客运车厢。

到时候大家都坐在客车车厢里,跟随货运车厢前往深圳就可以了。

没想到庞庆祖这种老江湖也能搞到错误情报。

他赶紧把这个消息通知了下去,不过大家都是青年干部,觉悟高能吃苦,纷纷平静接受了,表面上无人抱怨。

从武汉到深圳的快车得跑两天,他们还得准备在车上的吃食。

不过,狄思科觉得他们在车上应该是没空吃东西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关山第一侠辽东英雄传 修真版大明 御兽大佬手撕剧本后,灵气复苏了 在梁祝世界攻略马文才 铅笔根须的悄悄话 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规则怪谈,从四合院开始 七零孕妻进军营,野痞兵王缠吻不休 你是我的上上签 时光里的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