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英灵复苏:从成为曹贼开始 > 第七十六章 董安于!你服不服?

第七十六章 董安于!你服不服?(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夫君竟是穿越挂! 全能大画家 团宠小祖宗,有亿点禽兽怎么了 重生后,陪青梅一起长大 豪门弃妇离婚后不当贤妻良母 我直播预言未来,震惊全网 末世大佬重生,全星际跪求她种田 我有一座镇妖塔 唐代的发明家 人在江湖之无人生还

董安于带个斗笠,甚至顾不上穿蓑衣,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急忙忙离了家,只是才一出门,瞬间心如死灰。

果然…果然啊!

看这片刻的功夫,便宛如大泽一般的城池,董安于心中竟生出一丝恐惧和后怕,国君他…

整个晋国大抵上是北高南低的地形走势,而晋阳城相对周边地区,则是处于低势,关键是…晋阳城旁就是汾水!

这些天暴雨连绵,河水湍急,然而汾水位却似乎和平常一样,并没见多湍急,董安于一直没当回事,如今想来…

竟是被人从上游拦了!

谁干的?还用问么?刚才谁来过?

可外头围城的不是中行氏和范氏么?

这才是让董安于心里发慌的,中行氏和范氏围了晋阳,随之而来的是国君姬午独自入城“劝降”他董安于。

这岂不是意味着…

董安于两眼猛地瞪大,不自觉地吞了团口水,中行氏和范氏,归顺国君姬午了!

怪不得,怪不得他能从大军包围中潜入晋阳,怪不得…

这拦河掘堤的事,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干的,怪不得啊!

董安于猛地回了神,深吸两口气,抽出一旁侍卫刀,大吼一声,“别慌,先抢救粮食!”

他话音刚落,便看几个侍卫浑身是血,满脸狼狈地抱头冲了过来,“董大人!董大人!家主召见!”

董安于心中一惊,面色挣扎,末了还是狠狠一点头,“带我过去。”

说着,董安于看了眼侍卫,“你们怎么弄的?谁伤了你们?”

那侍卫哭丧着脸,“城中百姓,有人趁乱喊什么城破了,天崩了,赵氏跟国君作对遭天谴…我们来时…”

董安于愣了一瞬,突然笑起来,笑得有些阴沉,笑得众侍卫莫名其妙。

好手段。

一夜既过

董安于拖着疲惫的身躯,站在城墙上,看着满城疮痍,神情尽是惶恐。

赵鞅面色铁青,怒不可遏,口水喷了董安于一头一脸,身后十个侍卫更是杀气凛然,手握刀柄。

“连续十天大雨,十天!整整十天!汾水水位没有变化,你竟然没注意到!”

赵鞅一脚踹开董安于,指着城中刚刚平息的骚乱,“敌军不费一兵一卒,竟然让我偌大的晋阳城闹了一夜,啊?整整一夜,两千军士没了!”

赵鞅弯腰抓起董安于衣领,愤怒咆哮,“我养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嗯?”

董安于不动声色抹去脸上口水,沉声说道:“家主,当务之急,应当加紧备防…”

赵鞅一把将董安于甩开,“备防?如何备?防备谁?没看那两家已经撤军了吗?智氏援军也在路上,防?防姬午吗?”

董安于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抬眼去看赵鞅,见他似是在说气话,才勉强松了口气。

“家主,智氏等…也不得不防啊。”

赵鞅剧烈起伏的胸膛逐渐缓了下来,盯着董安于看了半天,“你的意思是…?”

董安于想了想,起身,低头,咬牙说道:“家主,中行氏和范氏在掘开汾水,水淹晋阳后撤退,是为什么?”

赵鞅猛地呼出口气,抽出腰畔长剑就要刺,终是想起什么,没下手,“直接说,别给我打哑谜。”

董安于一愣,苦笑摇头,他以前习惯引导家主想到自己想要说的,想要分析的,这样可以让家主“自我感觉良好”。

没想到,这时候家主已经无心去关心那点优越感了。

“家主,城中粮食大多是麦,豆,如此连续大雨,城中又遭水淹,这粮食已很成问题。就连井水,也都污了。”

“就眼下如此情况,过不几天,城中自乱,百姓说不定也会造反起来。”

“按理说,中行和范氏两家只要再围些日子,咱们…”

说着,董安于猛地弯腰,低头,“如今他们却在这关键时候退兵,定有所图谋。”

赵鞅想了想,也点下头,“不错。可他们能图什么呢?”

董安于暗骂一句,那姬午还能图什么?

“家主,他们应是在等咱们与智氏联盟,自相残杀。”

赵鞅捋着山羊胡,来回踱步,“不错,晋阳此时如此情况。智申那老狐狸见了,嘿,说不定援军就成了敌军。”

“董安于,可有办法?”

董安于想了想,心一狠,咬牙说道:“家主,智氏不日便到,为今之计,只有…弃了晋阳。”

赵鞅一愣,我剑柄的手忍不住微微颤动,“弃了晋阳?你要我赵鞅,弃了赵家苦心经营的晋阳?然后呢?”

董安于也是豁出去了,“谈和。”

“家主,赵氏身为六卿之一,眼下虽然被两家逼迫困守晋阳,然,别处仍有势力。”

“如今中行范氏两家撤军,智氏见晋阳眼下情况,必不肯善罢甘休。如今弃了晋阳,与之和谈,虽有一时之失,但赵氏仍有再起机会。”

“若死守晋阳…家主,您若有事,这赵氏,可就全完了。”

赵鞅神色数变,一声不吭,终于在远处一排白底黑字的大旗出现后,猛地哼了声,拂袖而去。

董安于抬头看向城外远处,心中一沉,智氏…到了。

他当然知道赵鞅的不舍,但眼下情况,不舍又有什么用?一座城而已,就算是苦心经营之地,舍了,总比断了香火划算。

眼见智韩魏三家大军于北侧地势高处扎营,董安于的心,莫名颤了几颤。

国君,姬午…现在在干什么?

他会只放水淹个晋阳,就没了后续?他…

董安于正想着,突然听几个侍卫慌忙来报,“大人!有百姓冲击城门,想要出城,您看…”

董安于看着城中没过小腿的水位,长长吸了口气,“杀。”

言简意赅,仿佛带着点猩红。

五天后

董安于精疲力竭地回了家,热饭?吃不上的。

雨虽然停了,但天依然阴的很,而且本应排干的水,因为智韩魏三家的“接力”到来,依旧如初。

不如说,此时的晋阳,被围得更严实了。

柴,干不了,麦子泡了水,豆子更是…

原本富庶的晋阳,此时是怎样一番地狱景象?

城中百姓哭嚎连天,兵丁士气低迷,甚至因为井水被污,城中已开始有疫病流行。

城中兵丁虽三万有余,然而百姓,可是近六万之数,况且…有不少兵丁家人就在城中,这要是造起反来…

赵鞅整天窝在府中,也不知究竟在想什么。

董安于感觉有些心力憔悴,更有些欲哭无泪。

扛,果然是扛不住的。谈,赵鞅又没有表示。这,难道坐以待毙吗?

董安于有些恍惚,五天来,他几乎就没合过眼,精力着实有些跟不上了。

偏偏…董安于苦笑摇头,偏头看向猝然出现的黑色身影。

“国君,好手段。”

黄凌峰蹲在桌上,一脸笑容。

水淹晋阳,自然就是他干的,他忽悠中行和范氏两家,为的就是那两千甲士的兵权。

随后趁着阴雨天,拦河修堤,再一鼓作气,将晋阳化为一片泽国。

这,当然是他化为“中行慧”到了晋阳之后想到的。

他的主要目标,就是“混战”中扶持,拉拢一批人,收归己用,但具体怎么做,还不是随机应变。

他化为“中行慧”来到晋阳时,路上便看到许多百姓加紧劳作,于是顺口问了问,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农民伯伯给他科普了一番晋国气候,他也没记住,就记住了个结论,最近,“暴雨连绵”。

待到了晋阳后,看一看晋阳的地势,以及城旁的汾水…

并不是黄凌峰有多聪明,而是大魏历史太久,各种各样的战例多到数不过来。

放水淹城这事儿,白起用过,韩信用过,关羽、李世民都用过,守着这么大一座宝库,看到个城,看到条河,再加上暴雨…

便是只猪,也得想想,“我放水试试?”

黄凌峰看着面容憔悴,精神萎靡的董安于,笑了,“你说这晋阳,寡人取不取得?”

董安于想到几天前,嘲笑对方“痴人说梦”,不由老脸一红,“国君好手段,但…”

他甩了下头,皱眉说道:“纵然如今晋阳被围,那也是智韩魏三家掌中物,跟国君又有何干?”

黄凌峰嗤笑一声,有些怜悯地看着董安于,却见董安于眉头一紧,面色不善,心知这也是个好强的人。

“你说,赵鞅能守住晋阳吗?”

见董安于不甘却坚决地摇头后,黄凌峰再度开口。

“那你说,智韩魏三家围而不攻,是存了什么心思呢?”

董安于想了想,叹声气,“亡我赵氏,坐地分赃。”

黄凌峰笑了笑,“那届时,寡人趁三家入城分赃,无心力战时,率中行和范氏大军来此…”

董安于抬起头,直勾勾地看着黄凌峰,有那么一瞬的辛酸和绝望,也有无奈和释然,“届时国君不但能拿下晋阳,还能重创三家联军。”

董安于仰天长叹,“好手段,好手段啊,谋,不如。”

黄凌峰心中松口气,脸上依然轻松写意,他能率个屁的中行氏和范氏。

他想搞死赵鞅,就必须想办法把董安于搞定,他想“一统晋国”,必须收罗“人才”,二合一,这董安于,恰好得用。

至于杀赵鞅和董安于的关系…

黄凌峰在晋阳潜伏了许久,发现赵鞅随时带在身边的十个侍卫,有2个3级巅峰,四个3级,还有4个2级巅峰。

这配置,他就算靠七星刀偷袭成功,如今没了孙雪瑶用【五道阴阳镯】换位,那就是有去无回。

所以他才要借董安于之手,想办法削弱赵鞅身边的防御力量。

而且赵鞅死后…身为其头号智囊,且主持晋阳修建和防务的董安于,可以顺手掌控赵氏剩下力量,如果收归己用…嘿嘿。

这前半段立足,不就成了么?

否则…难道靠黄凌峰3个人一统晋国吗?

黄凌峰站起身子,笑道:“所以,董安于,有兴趣效忠于寡人么?卿之一位,呵,还不是寡人说了算?你甘心让赵鞅,踩在你头上一辈子?”

董安于猛地抬头,盯着黄凌峰,久久不语,最后终于…

“我…”

目 录
新书推荐: 糊咖退圈后,靠玄学火爆全网了 娱乐圈的老实人 海贼:从永生的洛克斯海贼团开始 隋唐:从护隋到万界称帝 我宗门弟子都在种梗 重生七零:老太靠造谣一路狂飙 诸天从神雕娶妻赤练仙子开始 重生提前一年囤货,逃荒吃香喝辣 港片,开局找巴闭借五百万 穿成恶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