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摆筵宴(上)(1 / 1)
新元元年六月初八,新元帝袁子明大婚后第十天,皇宫之中在太极殿大摆筵席,宴请各位皇亲国戚、王公大臣。酒席之上,袁子明兴致甚高,不停地与群臣举杯共饮。
席间袁子明举杯向驸马平安候冯又封举杯道:“平安侯,朕的江山少说也有你的一半,朕身无寸土之功,拱手而得天下,而能保天下安定者,平安侯父子之功也!”
冯又封早站了起来恭听圣训,忙不迭地说:“陛下言重了,为臣惶恐!”
袁子明笑道:“文治之劳多亏左丞相石爱卿,这武治之功冯爱卿父子,——呃,”说到这里打了一个酒嗝,才又接着说道,“何必多谦?朕年轻识浅,江山稳固全靠众位爱卿鼎力相助!”他又打了一个酒嗝,“朕,新近即位,几位先君过世未久,本不当宴饮,但是,朝中累有变故,而不生动乱,朕心感念诸位爱卿,是以才设下这次筵席,平安侯、左相功劳最大,平安侯即日晋升二等公,左相俸禄加倍,内眷赏银一万两!其余各位爱卿每人赏黄金百两,赐宫女两名!——哈哈,诸位爱卿,开怀痛饮啊,今日你我君臣不醉不休!”说着又是一杯酒下肚。群臣也频频酒到杯干。
偏殿之中,皇后崔氏檐雨,与后宫太妃、公主、众位大臣的内眷一同宴饮。一入席檐雨便向莲玉公主道:“本宫初来,还不认识各位夫人,有劳皇姐引见。”
莲玉公主高傲一笑:“臣妾自当效劳。”柳腰一摆走出席前。
引见毕,檐雨归座,微笑道:“诸位夫人可知万岁何以此时宴请满朝文武和各位夫人么?”
莲玉公主笑道:“莫说各位夫人不知道,就连臣妾也不明白呢。”
檐雨笑道:“其实皇上跟本宫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本宫本不赞成,只因胭脂近几年来皇城之中多有事故发生,先昌平帝驾崩又不足半年,欢宴实是大忌,但皇上说,正因皇室不幸而国无大变,才更应宴请朝臣,只为若无朝臣忠心为国,怕未必有今日之太平。皇上此刻正在前面进行封赏,本宫虽有心封赏各位夫人,怎奈不敢越权,权且准备几份薄礼,——小容,把给各位夫人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玉容答应了一声,命太监抬了一份份礼物进来。
檐雨道:“每位夫人一串珍珠,虽不贵重,却是本宫家乡之物;另有古画一幅,白银百两,珍玩三件:礼物虽轻,是本宫一番心意。——莲玉皇姐,本宫所见的胭脂第一人便是皇姐,当年在清风之时,本宫得了一件宝物,请皇姐赏鉴。”回头吩咐道,“黄静,抬进来!”
黄公公领命,着一班小太监抬了一件大大的物事进来,这物事上蒙着轻纱,到底是什么谁也看不真切。众位夫人全把目光投向了莲玉公主。莲玉公主端坐稳如泰山,极为缓慢高雅的浅浅啄了一口酒。
檐雨向玉容点了点头,玉容便走上前去轻轻将纱揭了下来。只见那物是一架屏风,白玉屏风,上面纹理清晰,隐隐是一幅山水画。
莲玉公主一见,忍不住放下手中酒杯,站起身来,走上前去,赞道:“好画!”
檐雨款步走到她背后,道:“这幅画乃是天然生成,有一般好处,本宫因这好处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四时烟雨图’。”
莲玉公主喜道:“皇后的意思是——”
檐雨点头微笑:“不错,时令不同,景色也不同;气候不同,山水也不同。本宫才疏学浅,只能暂时取这么一个名字,这件宝物跟着本宫倒真是明珠投暗了。本宫近来听各位太妃闲时提起,说皇姐鉴赏收集各类奇物,本宫今日便借花献佛了。”
莲玉公主一阵狂喜,伸手抓住檐雨手臂,笑道:“真的么?”
檐雨含笑点头。
莲玉公主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放开手,敛衽施礼:“多谢娘娘。”
檐雨在她耳边悄声道:“皇上一连几天为得罪了姐姐而烦恼,这件礼物其实是皇上的。”
莲玉公主亦低声道:“自家人,哪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眼光始终不离那“四时烟雨图”。
诸位夫人、太妃、公主见了这件奇宝也纷纷啧啧称奇,艳羡不已。这一场酒宴言笑甚欢。——各位诰命夫人回到府中打开礼物看时,每样礼物都比皇后所说多出一倍,自是欢喜不尽。各位太妃、公主更是惊喜不断。——玉容暗中得意,若不是有现代人的经验,怎么能打点好这一帮贵夫人呢!
宴席过后,檐雨带各诰命到御花园赏了一回花,言笑晏晏;太极殿君臣宴罢,诸位王公大臣才各自携夫人回府。
檐雨等到宴席散去,迎接回来已是醉醺醺的袁子明,好不容易安顿他睡着,才揉着发疼的太阳穴走到御花园中。玉容、荷衣、翠萍在身侧相陪。过了一会儿,玉容见烟雨一直蹙眉不乐,便让翠萍到御花园门口张望,令荷衣提着花篮采摘花蕾。
檐雨看着一株在风中摇曳的月季又出了半天神,才说:“小容,你说,这样能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