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1(1 / 1)
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在这里要稍微拐一个弯。
让我们把视角投入到我们的女主角所无法忘怀的前尘往事中去,了解为何她会对这个屡次出现的名字,裴桢,如此的难以忘怀,甚至不惜埋伏一年,赔上性命,也要将害他惨死的男人碎尸万段。
依然是这个文案。
伤痛,镌刻在了她生命中最猝不及防的那一刻。
你有没有尝试过,一生只爱一人?即使那是已经逝去的爱情。为了他,甘愿把心锁闭,为了他,甘愿只身赴险,即使再优秀的男子出现也不为所动,只是单纯地相信着,你们终会有再次见面的一天。那里,就是天堂。
愈平淡,愈见真谛,愈难忘记。
…beginning…
安夏第一次注意到那个男孩子的那天,下着大雪。
孤儿院的孩子总是自私自利而没有王法的,便面上乖巧温顺的孩子,搞不好内心是让你难以想象的阴暗深沉,且有着深深的心机。
当然,十岁的孩子还仅仅停留在恶意捉弄的阶段。
那个叫裴桢的男孩被孤儿院里的孩子王捉弄过很多次了,第一次是在他吃饭的时候将他的饭菜抢走,第二次是在他睡觉的时候将他的棉被拖走,第三次是在他洗澡的时候把他的裤子丢掉,第四次…安夏已经数不清了,也不想数,因为本就不关她的事,她是利己主义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典型代表,因此每次总是冷眼旁观,顺便在心里蔑视一下那个连抵抗都做不到的软柿子。
时值隆冬,半空中飘着鹅毛大雪,天上地下都是一片花花的白,纯净晶莹,整个城市银装素裹,有贪玩的孩子在院子里打雪仗,堆雪人,也有淡漠的孩子只是坐在房间里读书。
安夏就是这样。
她抬眼看了看与她一同坐在角落里读书的裴桢,他的嘴唇发紫,浑身瑟缩着,可是手上的那本《海底两万里》却怎么也不肯放下来。
安夏冷眼看着他,复又收回目光。
估计…又被那群孩子王欺负了吧,连牙也不敢龇一下,真是个孬种。
想曹操曹操到,那群孩子王张牙舞爪浩浩荡荡地冲进了教室。
“喂!裴桢!去厕所吗?”孩子王大叫着,满身的雪花,看来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
裴桢用厌恶的眼光看了那孩子王一眼,“不去。”
“你那是什么态度!”孩子王一下子就恼了,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提溜起裴桢的衣领就向厕所走去。
安夏从房间出来的时候,裴桢坐在阶梯上,安夏并不看他一眼,从他身边静静走了过去。
“嘿。”裴桢叫住她。
安夏疑惑地回头,并不确定他叫的是她。
“有手帕么?能不能借我?”
漫天雪白之中,穿着单薄的衣服,一身脏污的裴桢睁着大而晶亮眸子,直直看着安夏。
安夏将干净的手帕递了出去。
“谢谢。”
PS:
以后的文文会是正文加前传的结合,呃,算是另外一卷吧…讲的是安夏和裴桢的故事,我提前拿出来,这样子看文也更明白一些,对女主角的心理也就能更明白一些…以后应该会是一段时间的现在隔着一段时间的过去讲述,看得眼花的亲还请忍耐,设个书签啥的...
给读者的话:
这是前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