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1)
的话,转过身来看着三个人,道:“若溪也是为了我好,以前我们总是不知道怎么拒绝皇后送来的药,现在好了。虽然撕破了脸皮,却好歹途了个安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你就不要责怪若溪了,她也是为了我好。”
叶午既已听到司徒紫玉这般说道,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他对于若溪在留宫中有些不安,便道:“无论怎样,若溪已对公主造成了不便,不如,让老夫领其回去吧。”
“恐怕不行了。”司徒紫玉长叹了口气,道:“她跟皇后已经有两次冲突,若再离宫,皇后也不会放过她。倒不如留在这里,我也好保护她。”
叶午张了张嘴,想再多做一些解释。可看一眼司徒紫玉略有疲惫的目光时,他又闭了嘴。轻轻的叹了口气后便低下头去。
第四十三章
皇后从华玉宫出来后,怒气冲冲的神色丝毫不曾减弱半分。
相比母亲的恼怒,司徒文硕却似乎多了一丝玩味的笑,道:“想不到那个冷若溪,竟然对医术这么精通,并不全只是一个美女那么简单。”
皇后听了儿子的话后有些不满,道:“看起来,你对那个冷若溪印象不错啊?”
司徒文硕淡淡一笑,道:“母后,生的美的女人并不一定就都是你的敌人吧?有时候合理利用,反而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皇后瞪了他一眼,道:“有什么帮助?把她献给你的父皇,让她做你的庶母?”
司徒文硕并不着急,只是笑道:“这个儿臣当然不愿意了。不过母后,若是让她做您的儿媳妇,儿臣倒觉得的不错。”
皇后终于看出司徒文硕的用心,笑道:“哦,原本这一直说不喜近女色的太子爷,也对她一个黄毛丫头动心了?”
司徒文硕笑了起来,道“之前并不是不曾动心,只是没有遇到可以让儿臣动心的人,今日算是遇上了。而且,司徒清寒却说这是他的女人,儿臣心里不服,他的又如何,儿臣定要争过来。”
“争?”皇后冷笑了一身,道:“若你是要争夺帝位,那本宫定是全力支持。可是要争一个女人?哼,本宫没兴趣。”
“母后。”司徒文硕带着少有的撒娇,伸手抓住自己的母亲,急急的道:“儿臣若连一个女人都争不过他,那还有什么本事挣夺帝位啊。”
“哼。”皇后不为所动,告诫道:“你就别想着亲近那个女人了,今日她坏了本宫的好事,本宫是绝对不会轻饶她的。”
“母后,儿臣就是不懂了。”司徒文硕皱了皱眉头,道:“司徒紫玉与世无争,不过就是得了些父皇的宠爱而已,你何苦这般的为难她呢?”
“得了你父皇的宠爱还不足以本宫为难她么?”皇后瞪起了一双美丽的丹凤眼,道:“她母亲生前就处处与本宫争宠,虽然人已死,却还是不足以消除本宫的仇恨。本宫要让他们一家人,一个一个的都死在本宫的手上,本宫才能安心。”
司徒文硕知道母亲的心意他是无法逆转的,便道:“母后,您的恩怨儿臣也不想管,儿臣只是希望母后不要为难了冷若溪,可好?”
“不好。”皇后怒道:“你休要再想着那个女人!告诉你,本宫早就给你看好了一门亲事。等时机成熟,本宫就会凑请皇上给你指婚的。”
司徒文硕一楞,没有想到母后竟然想的这么周到,忙问:“是谁?”
皇后淡淡一笑,带着胸有成竹的自信,道:“明将军的独生女儿---明慧。自小熟读诗书,聪明温婉,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司徒文硕眉心一拧,要说明慧他是认得的,齐国大将军明正勇的独生女儿。论美色,也算的上是国色天香。只是,她本是出生武将之家,虽然平日里也会读书写字,可性格却有些嚣张跋扈。要做太子妃,怕是不太合格吧?
想到这里,他便抬头拒绝道:“母后,明慧她自小熟读诗书不假,可聪明温婉还算不上吧?让她做太子妃,实在不太合理。”
皇后知道司徒文硕的心思,便道:“明慧是有些蛮不讲理,不过,她的父亲是齐国大将军,手握重权。硕儿,你若想争得有力的地位,必要有他来扶持。孰轻孰重,你好自为之。”
司徒文硕怔了一怔,皇后却已不准备再给司徒文硕辩解的机会,转身离去。司徒文硕看着母后的背影,只得一咬牙,跟了过去。
待到两个人离去的背影已不见踪迹,拐角的花丛中才隐出了一个身影,一袭黑色高贵衣衫,衬出冷峻年轻的面容。
第四十四章
待到两个人离去的背影已不见踪迹,拐角的花丛中才隐出了一个身影,一袭黑色高贵衣衫,衬出冷峻年轻的面容。
司徒清寒一双冷冽的眼睛看着皇后和司徒文硕的身影渐渐消失,嘴角浮起一丝清冷的笑。他并不是有意去听他们的对话,只是碰巧遇到。却不料,还是知晓了皇后的野心。
他记得父皇曾经跟他说过,皇后本是魏国的公主,因为魏国当时深受战乱的毒害,曾一蹶不振,便送了当时年轻貌美的公主来和亲。谁想,魏王一直是个有野心的人,自从有了齐国的帮助后便日见鼎盛,竟然想要一统江山。
为了不养虎为患,齐国才决定与魏国以兵戎相见。几个回合下来,魏国已是节节败退,却不料半路杀出了一个司徒文硕,竟然将齐国的情报透漏给了魏国,致使苍山一战中,齐军大败而归,大伤元气。
而皇宫之中,皇后也不曾闲着,她一心要争夺帝位。当然了,她争夺帝位的最终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将齐国与魏国合并,好让魏王-----也就是她的父亲,坐享天下。
如今,她要与大将军明正勇来联姻,更加证实了父亲的猜测是对的。皇后的确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绝对不甘于如今的平静。
想到这些的时候,司徒清寒的眼光更加的清冷。面前开始浮现出母亲被害时的画面,那时他不过才5岁,而他的妹妹司徒紫玉才3岁。
那一夜的月光冰冷而沉静。他捂着妹妹的嘴,躲在母后寝宫的一个衣柜里,紧张的看着屋中那个穿着一身凤服,气焰嚣张的女人。此时的她正指使着一众奴才,往一个粉色衣衫的女子嘴里灌着药。
粉色衣衫的女子拼命的摇着头,想要将灌入嘴中的药都吐出来。可那些奴才却按的她更紧,不顾她的求饶,强行将那一碗药给她灌了下去。
“皇后。”粉色衣衫的女子趴在地上,似乎已是气若游丝,却还是强撑起一口气,道:“你趁皇上出宫之际,就杀我灭口,不怕、皇上追究么?”
皇后轻轻一笑,优雅的甩一下大红的凤服,道:“皇上追究又如何呢?他知道是谁干的么?哼,本宫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了,现在才杀你,倒便宜了你。”
“皇后,你我无冤无仇,你、何苦,苦苦相逼呢?”粉衣女子绝美的脸上痛苦抽搐了一下,应该是药物在她体内产生了反应。
“你受尽皇上宠爱就是仇。”皇后狠狠的瞪着她,道:“不过你放心,你不会孤独的。本宫很快,就会让你跟你的儿子女儿团聚。”
“不。”粉衣女子凄厉的喊了起来,噗的吐出了一口鲜血后,道:“不要、不要伤害他们。皇后,你、不要伤害他们。”
皇后的嘴角依旧荡漾着绝美的微笑,丝毫不会因为女子的苦苦哀求而动心。她就是要看着她死,即便死也要死不瞑目。
粉色女子的生命终于周到了尽头,她挥舞着手,徒劳的在空中一抓,便缓缓的垂了下去。
后来,还是叶太医冒着危险,趁着皇后左右搜寻他们两个的时候,将年幼的他们抱回了自己的家,才让他们兄妹两个得以活了下来。
直到父皇回宫,在父皇的周旋下,他才逃过了那一劫,才得以名正言顺的继续做他们的王爷和公主。可是对皇后的仇恨,却从不曾减弱一丝一毫。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父皇在叶太医家里看到他时的情景,齐王一把便将他与妹妹抱在了怀中,泪水,也一滴一滴的滴在他幼小的手上。
他看着父皇伤心的样子,竟然安慰道:“父皇,你不用伤心,儿臣,定会为母妃报仇!”
一个五岁的孩子,却已懂得仇恨。仿若在那一瞬间,他已经长大。他不禁要报仇,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这是他五岁时,为自己定制的目标。
齐王点了点头,道:“好,寒儿,你是要为母妃报仇。不过,不是凭一股正气。你要登上帝位,做了皇帝,你的仇恨便可以报了。”
“好。”他坚定的说:“我要做皇上,我要为母妃报仇。”
做皇上,报仇!这是激励了他13年的两个信念。他对做皇帝并无多大的兴趣,可是,他愿意为了报仇而争上一争。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身后,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司徒清寒回头,正好对上了叶芷兰一双漆黑而清淡的眸子。
第四十五章
身后,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司徒清寒回头,正好看到了叶芷兰一双漆黑而清淡的眸子。
“瑞清王。”叶芷兰对着司徒清寒福了福身,眼睛却轻轻的垂了下去。似乎心里有很重的心事一般,默然而忧伤。
“你这是要走么?”司徒清寒轻声的问,语气中多了一丝温情。
他与叶芷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兄妹,自然会亲近一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他们之间似乎隔了一层别的东西。这在叶芷兰送他那块玉佩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
叶芷兰摇了摇头,轻声道:“爹爹正在给公主号脉,我因嫌哪里沉闷,便出来透透气。不想,竟然遇到了瑞清王。”
司徒清寒露出难得的微笑,道:“芷兰,你不要再瑞清王瑞清王的叫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一声清寒哥哥吧。”
叶芷兰在听到司徒清寒这句话的时候,抬起了头看了看他,稍许才道:“这里毕竟是皇宫,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循的。总不能因为彼此是旧时,而坏了原有的规矩。”
司徒清寒赞赏的点了点头,道:“你的确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若是若溪也能懂得这一些便好了,也不至于会让这么多人替她担心。”
叶芷兰听到若溪的名字时竟然楞了一楞,心里泛起莫名的醋意。不明白为何,他又要将话题扯到若溪鄂身上,便浅浅的道:“人各有命,若溪的性格自有若溪的福气。瑞清王,不必太过担心。”
聪明如司徒清寒,立刻听出叶芷兰的醋意,便道:“是啊,你说的对,人各有命。”
轻轻的握了握拳头,手不经意间便碰到了那块玉佩,他心里一惊,伸手解了下来,道:“对了,你上次送我的玉佩救了我一命,我还没有好好谢谢你呢。”
叶芷兰这才露出笑容,道:“瑞清王客气了,我送王爷玉佩只是报个平安。至于救了你一命这件事,只是您自身的福运,跟这玉佩并无关系。”
司徒清寒听着叶芷兰滴水不漏的话,手中握着的玉佩便又缩了回来。他清楚叶芷兰不会再将玉佩收回,并不是因为她不再要回送出的东西,而是,这玉佩载了太多她的心思。
他是懂得的,却宁愿装傻。
“你是要去见公主么?”沉默过后,叶芷兰抬头询问。因为知道他与妹妹的关系,知道他若在宫中,势必会天天来此探望的。
司徒清寒点了点头,道:“是啊,不如,一起吧。”
叶芷兰点了点头,侧身让他走在前头。而自己,却遥遥的跟着。从小,他们就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因为他是瑞清王,是齐王的儿子。他们的身份,自小就被悬殊开来。
一前一后的走到华玉宫的门口,看到叶午正闭着眼睛为司徒紫玉把着脉。
也许是因为刚刚与皇后的冲突,似乎让他分心了不小,一面担心着若溪,一边又在担心着司徒紫玉。以至于他已经号了很久的脉了,却还是没有什么结论。
若溪和杏儿也在一旁看的很久,见叶午迟迟的不吱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杏儿便忍不住的问道:“叶太医,公主的身体还好么?”
叶午听的杏儿询问,便睁开眼来,道:“公主身体不碍。原来血虚之症就不会危及到生命,只要公主放宽心胸,多补血补气,就不会有碍的。”
“哦。”杏儿对医术不精通,但是听叶午说公主身体不碍后,便答应了一声,放下心来。
“我在开几幅方子,你要让公主按时服用。”叶午说着,便拿起桌上的笔,刷刷几笔写了一个处方后,便递到了若溪的手中。
若溪低头查看,过后便道:“为何不加两味浮小麦和百合?”
第四十六章
若溪低头查看,过后便道:“为何不加两味浮小麦和百合?”
叶午正低着头整理药箱,听若溪这似有似无的话语,便错愕的抬起了头来,道:“你说什么若溪?为何要加浮小麦和百合?”
若溪慌忙的抬头看着叶午,见他并不是要喝诉自己,而是询问,便放心的道:“公主血虚但也气虚,我听我爹说过,血虚自汗淋漓,心悸气短者,可加浮小麦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