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大明:家有蛮横小娇妻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谷物种子

第一百三十七章 谷物种子(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无限诸天 重生后拿捏了前夫死对头 封灵图卷 医武巅峰 负罪追踪 惨遭流放后靠空间娇养首辅 重生修仙之逆天改命 我在木叶学习暴血秘术 失宠女配下线后,十个哥哥都疯了 刺仙

两人一直在御书房聊到深夜,最后还是东宫的一位小太监找到这里,这才走出御书房。

原来是太子醒了,而朱元璋也闻讯赶到了东宫,但是却没有见到朱允炆,立刻就让人四下寻找起来。

这可把朱允炆吓了一跳,不过朱桂让他不用担心,他会为他求情的。

朱允炆闻言,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却忘了他这位皇叔在他的皇爷爷眼中的形象更加不好的事了。

两人很快便回到了东宫。

一进殿内,两人就明显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

以前那些匆匆忙忙的太监宫女以及御医,此时都一脸惶恐的跪在大殿两侧。

大殿深处还不时能听到朱元璋愤怒的声音。

“都这么久了,还没有找到他们俩吗?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推出去砍了。”

“朱桂啊朱桂,朕真不该让皇孙跟着你,你倒是有本事,一天就把皇孙带坏了。”

朱桂听到这声音就觉得头皮发麻,他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一旁的朱允炆更是吓得面无血色。

不过他还是把那个被御前侍卫拉出去要砍头的太监给拦了下来。

“我会向皇爷爷求情的,两位请先等一下可以吗?”

这两名御前侍卫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话,但还是停在了原地。

那已经吓得面无血色的小太监立刻开始向朱允炆求情。

朱允炆回身看了朱桂一眼,然后脸上露出了坚决的神色来。

这一刻,朱桂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朱标的影子。

一样的宽厚爱人。

朱桂轻叹一口气,和朱允炆一起走进了太子朱标的寝宫。

刚进去就听到朱标微弱的声音:“父皇,您不要生气了,朱桂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他不会害允炆的,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有要事才离开的。”

“还有什么事比你的病更重要吗?允炆以前多么孝顺,都是被朱桂那小子带坏的,等找到他,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朱元璋大声说道。

就在这时,守在门口的御前侍卫把门打开,然后小声说道:“皇上,太子,皇孙和代王他们回来了。”

说话间,朱桂和朱允炆一起走了进来。

朱元璋见状,立刻走了过来,他一把抓住朱允炆的胳膊,然后拉到了自己的身后,接着怒视朱桂道:“朱桂,你带皇孙去了什么地方?如实招来。”

朱桂嘴角抽搐了一下,心中叫苦不迭。

他怎么会不知在这种时候无论说什么都只会让朱元璋觉得他是无事生非而已。

好在这时朱允炆说话了。

他直接跪了下来说道:“皇爷爷,皇叔带我去了御书房,向我说明了很多的道理,我今天这半天所学到的东西,胜过了过去读的所有书。”

朱元璋一脸惊讶的看着朱允炆,说道:“允炆啊,朕知道你和你父亲一样宽厚待人,但是你不要什么人都包庇啊,这个朱桂虽然是你的皇叔,但是他生性顽劣,不知道做过多少失德之事。”

朱允炆直接以头抢地道:“皇叔以前的事情我并不知晓,但今天的事情确实错不在皇叔,皇爷爷要惩罚就惩罚我吧。”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然后坐下来说道:“朕怎么舍得惩罚你?不过你倒是说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要是说的有道理,朕可以不惩罚他。”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桂,但是对朱允炆说话的口气却无比柔和,这让朱桂也不近有些吃味。

朱允炆这才抬起头时说道:“皇叔今天教会了我治国平天下之道,那就是让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便可以人人皆是人才,大明便可以盛世空前,千秋万代。”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哼,说的倒是轻巧,古往今来多少贤君追求的无不是这件事,但谁又真正做到了?不过是空谈而已。”朱元璋显然对这份说辞并不买账。

“皇爷爷,这并不是空谈,皇叔已经掌握了做到这一步的方法,这是皇叔给我看的谷物种子,他在云中已经试种过了,如果能在大明境内推广,完全可以做到抵抗天灾,人人有饭吃。”

朱允炆从怀里拿出了朱桂之前给他的一些种子。

这本来是朱桂让他在御花园内试验一下的,没想到竟然在这种情况下派上了用场。

朱元璋接过那小小一袋谷物,然后拿起一颗看了起来。

他出身农民,对很多农作为都是非常熟悉的,不过此时他手里的种子却让他感觉到非常诧异。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玉米种子。

“这是何物?”

这次朱元璋是向朱桂询问的。

朱桂终于松了一口气。

“父皇,此物是名为玉米的种子,它对洪涝灾害都有很好的抗性,而且产量非常高,同样一亩地,他完全可以养活五口之家。”

朱桂介绍道。

朱元璋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同时对其他的种子也都有了兴趣。

于是朱桂一一向朱元璋介绍起来。

最后他解释道:“这些都是儿臣在云州通过古籍上的方法试验得到的,为的就是能为父皇排忧解难。”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一包种子陷入了沉思,他自然不会就因为朱桂的一番话就轻信了他。

不过这时朱标在朱允炆的搀扶下坐了起来,说道:“父皇,十三皇弟说的应该是真的,今年受灾的几州中,只有云州没有接受朝廷的救济。”

“竟有此事?都是因为这些谷物吗?”朱元璋听到太子都这样说了,也算是勉强相信了这件事。

朱桂马上点头道:“不错,由于云州的通商条件比较好,所以粮食虽然有一定短缺,但是还是保持了物价水平,百姓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朱桂的话中夹带了一点私活,那就是表明了在这次天灾中,商人也有一定的作用。

朱元璋怎会听不出他这点小心思,不过他看向眼中的这些谷物,并没有拆穿他。

毕竟如果真如朱桂所说,那这些谷物种子就代表了大明未来的希望。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