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似此星辰非昨夜(1)(1 / 1)
匆匆过了两日,天气也一直不好,索性懒得出门,衣坊里的事上次出府时已经吩咐和安排得差不多,依着老王和掌柜的细心精明相信衣坊不会出什么乱子,只是心里念着晋之答应的花会。
日头渐行地落在了墙下,院子里冷了起来,婢女已经把屋里的暖炉升了起来,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抿着茶水,算着时日今天便是花会,却始终不见晋之有什么信儿。
正当我满心想法时,一阵不甚响亮的《秋水》就远远地从某处传来,我心里一喜,这笛声是晋之的,他并没有爽约!
心里高兴,脸上露出一副疲惫之意,张着嘴伸手打了个哈欠,借口困了就支走婢女各自回去休息。
熟练换上男装,灭了屋里的蜡烛轻手轻脚地出了门,正当我左右寻看时,有人轻轻拍上我的肩,吓得我一惊。一扭头就看到赵晋冷峻的五官,在昏暗的夜色之下迷离不清,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想什么呢?”见我半天没回神,晋之眉头微皱。
我才赶紧收回心神,笑着扭头看向晋之,道:“今日街上肯定热闹,快些过去吧。”
晋之微微颔首,随手扯起我的手腕带着我朝前走,我才发现今日他没有骑马。
手腕被他握着,在冷冷的空气里被冻得有些发凉,却又不太愿意扯回来,由他带着一路在街上走着,街头两边各色小贩摊子琳琅满目,泥人、糖团、花灯、各色面谱……身边不停地走过说笑着的男女老少,举着烟花跑过的小孩子在人群中四下地窜跑着,整个花都街头好一片热闹,远远地听到些水声,抬头一看竟是到了鹃淮河边。
这鹃淮河是由骊河引渠而成,沿着骊山的皇宫直引而过,绕着花都南面的城地流出城外,鹃淮河不仅是城中百姓多数水源所在,也更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月下幽会的良地,河上常有花船画舫划过,上到皇族贵胄,下到青楼歌妓,多爱在河上吟诗作画,弹琴作赋。
而这其中能让鹃淮河成为花都乃至全国最负盛名的花前月下风雅之地,赵祯算是做出了杰出贡献,赵祯十六岁那年,为博美人一曲花重金置下一所镂金百花船送与花都第一歌妓玉瑶姑娘,一时名动花都,而赵祯的风流之名就是因此四下传开,而今玉瑶姑娘早已嫁与江南富商为妇,那赵祯也早就另寻他欢,只是当年的风流事迹却还常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料。
微微抬头看他从来都是一片冷漠的脸色,想了半天,最终还是试探地扭头,道:“晋之,你为何总是不笑呢?其实……其实你笑起来蛮好看的!”
晋之对于我的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意外,微蹙一下眉头之后,也没有太多表情,淡声道:“不喜欢笑!”
“为何不喜欢笑呢?”我那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上来了。
“习惯了!
“为何有这么怪异的习惯?”
“没有缘由!”
“为何……”
“你怎会尽是些刁钻的问题?”终于赵晋扭过头皱起了眉头,我嘴里的话也被打了回去。
“哦……”我咂吧着嘴有些不甘心地应着话。
“呵……你呀……呵呵……”就在我踌躇着不说话时,赵晋突然在脸上展开一个不怎么灿烂,却明媚无比的笑容,正巧背后鹃淮河岸的烟花齐齐爆开,无数绚丽多姿的烟花在黑色的夜空中画出团团花朵,粼粼的河面倒映着无数的细纹圈漪,墨玉闪烁,晶莹变幻,幽幽洌洌中显着无数钻石一般的亮点。
赵晋的这个笑容让我一阵恍惚,感觉脑子里闪过一些模糊不清的熟悉,胸口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溢出,像是自己发自内心深处的,却又像是一个陌生人的感观,却还未待我有更多的感觉,那感觉已经消失无遗。
不过一眨眼的工夫,那片烟花下赵晋的笑容,成为我对他最为美好的记忆!当在许多年后,当我们成为天下最尊贵的人物,住着最好的宫殿,我们不停地相争,相互伤害之时,我却始终无法将这个笑容忘记。
“到画舫上去。”赵晋带着尚未收回的笑意伸手拉着我的手腕走向一所停靠在岸边的画舫上,早已候在船头的仆人赶紧行礼把船稳住让我们上船,待到赵晋带我到船上站定,船仆轻轻一撑篙,船就离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