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梵天之眼 > 第二十八章 故人(一)

第二十八章 故人(一)(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附身吕布闯汉末 果果传说 木剑惊鸿 慧剑断情丝 修神特工 再见,我亲爱的豌豆公主 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人偶 小清 暴君的娃娃妃

1938年6月3日,清晨。

蒙蒙细雨,如丝如雾。

贵阳,一条僻静的石板巷。

巷子深处有一家茶肆,门上挂着一面暂新的水红色旗幌,黄缎滚边,下垂黄色流苏,旗面上黑线绣成一个斗大的茶字。这样的巷子实在不是做生意的地段,茶肆看样子也没什么生意,门前冷冷清清。

一个硕大的脑袋从茶肆里探出来,向对门张望。

对门是一个并不宽大但却十分雅致的木结构门楼。门楼两侧是石墙。门前一对石鼓左右对峙。石鼓为青石料,波浪纹的底座。

哒哒的马蹄声从巷口传来,很舒缓,很轻柔。

硕大的脑袋缩回去。

易明牵着一匹枣红马,一边走一边张望。显然,那面茶旗吸引了他的目光。

“老板,我的马拴在哪儿?”易明找不到拴马的地方。

“乡巴佬!捣什么乱?!”茶肆里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

“你这不是茶馆吗?我喝茶。”易明说。

“不卖!”

“不卖?不卖挂个幌儿干什么?”

硕大的脑袋探出来:“乡巴佬,识相点儿。滚!滚得远远儿的。老子懒得理你!”

易明下意识地摸背上的火枪。

“别摆弄你那烧火棍!……”

此时,吱呀一声,巷子对面的门打开了。

沈静如牵着小鸣谦的手走出来。小鸣谦肩上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

硕大脑袋打了个响指,一个黑衣人从旁闪出。

黑衣人尾随着沈静如母子,若即若离。

易明蹊跷地看着黑衣人的背影。

“嗨嗨嗨!”硕大脑袋招呼易明,“乡下人,你不是要喝茶吗?进来进来。”

易明头也不回:“你不是不卖吗?”

“刚才逗你玩儿的。进来进来!”硕大脑袋堆起生硬的笑容,侧着身子走出来,抢过易明手中的缰绳,推搡着易明。

“我的马……”

“没事儿,有人给你看着。”

易明进屋的那一刹那,发现一只乌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自己。那是一支真正的王八盒子,自己的火枪和那一比,可真就是一条烧火棍。持枪的黑衣人面无表情。

“老倭瓜!不许胡来!”有一个声音从楼上传来,接着是木制楼梯的响动,一个人走下来――正是化名边老四的渡边一郎。

被称作老倭瓜的硕大脑袋愣住:“边爷,怎么把您惊动了?”

渡边一郎走到易明跟前,拍拍易明的肩膀:“老乡,受惊了!我们是警察局的,在执行任务。不要把你看到的一切告诉任何人,好吗?”

易明点头。

渡边一郎挥手:“让他走!”

黑衣人收枪。

易明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老倭瓜看着易明走出茶肆,低声说:“就这样让他走了?”

“不让他走又能如何?你们记住――这里暂时还不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占领区。不要给我节外生枝!”渡边一郎训斥道。

“他可是什么都看到了!”老倭瓜辩解。

“一个乡巴佬而已!不过,你这茶馆开得也太不像样子了!照你这样干,傻子也能看出毛病。赶紧让人弄些家伙,好歹烧几壶开水……”

易明看着巷子里高低错落的门楼,整个巷子里,只有茶肆对面的门楼有一对石鼓。他突然有一种不祥之感,立即上马,朝着沈静如离开的方向追去。马过巷口,险些撞倒一个乞丐。

乞丐连忙侧身闪避。然后迷茫地看着易明远去的背影,一支火枪,奇异的户棍,那仿佛是一个标签。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李畋比任何乞丐都更像一个乞丐。头发凌乱,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他吹起来。一条腿的单片眼镜依然用一根草绳绕在头上。家,李畋看到了自己的家――那个有着一对石鼓的门楼。他已经没有多少力气,双手扶着墙,不是在走,而是在挪。

那面茶旗实在是太新了,新到让李畋觉得有些晃眼。那茶肆和这巷子是极不搭调的,这不能不让李畋有所警觉。他立即决定改变方向――挪向那间茶肆。

“老……老板,给……给口吃的!”李畋声音嘶哑,一句话仿佛用尽全身的气力。

老倭瓜探头,将两个铜板丢在地上:“要饭的,我这还没开张呢!去别的地儿转吧!”

李畋弯腰捡那两个铜板。

“又怎么了?”茶肆里的一个声音。

“一个叫花子。”老倭瓜回应。

李畋捡起那两个铜板,蹒跚离去。李畋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了家了――茶肆里的那个声音在清明节的晚上就已经让他刻骨铭心。他突然担心起妻子和儿子的安全。

都司路中段。两间门面,一块老匾――漱石斋,据说是清末黔中名士孙竹雅的墨宝。店里主业是书画装裱,兼营字画买卖。老板姓孙,单名一个固字,是孙竹雅的第五代传人,除正业之外,还有一手绝活儿――古籍鉴定。无论是汉唐残卷还是宋元孤本,经他过目,少有走眼。

漱石斋内,几节柜台内是一个宽大的木案――装裱台。台子上是各色工具,棕刷、排笔、裁刀等一应俱全。一老一少正在忙碌着。

“小虎子!前些日子王先生送来的四幅山水条屏上墙几天了?”孙固一边给一幅牡丹图安装画轴一边问。

“今天是第六天了。”少年正在用裁刀削一副手卷,一张英俊的脸上还带着稚气。少年就是孙固唯一的徒弟――吴伯寅,小名虎子。

“明天能下墙了,记着提醒我。年纪大了,总是爱忘事。”

“是,师傅。”

李畋几乎是摔进门的,扑通一声,把孙固师徒吓了一跳。

孙固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扶起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人。

李畋有气无力地叫了声:“孙师傅……”

孙中 文首发固讶然:“您是……”

“我……是李畋……”

“李先生?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小虎子,快!快扶李先生到后院。”

小虎子赶紧过来搀住李畋。

“刘妈!刘妈!赶紧烧碗姜糖水,再弄点吃的!”孙固跟在后面,边走边喊。

小虎子把李畋扶到屋里,在一张竹床上躺下,又弄来温水帮李畋净面。这时,刘妈的姜糖水也端上来了。

一碗姜糖水下肚,李畋缓过一口气:“孙师傅,我有事想单独对你说。”

孙固对小虎子和刘妈说:“你们先下去吧!”

小虎子和刘妈走后,李畋挣扎起来,扑通跪倒在孙固面前。

唬得孙固双手相扶:“李先生,你这是所谓何来?生生要折杀老朽!”

“关乎身家性命,李畋不能不拜!”

“李先生起来说。”

李畋在孙固的搀扶下起身:“我长话短说,现在我遇到麻烦了,很大的麻烦。我现在不能回家,我的家已经被一帮歹人盯上了。我担心静如和孩子的安全。求孙先生想个办法救救他们母子!”

孙固满脸疑惑:“李畋不过是教书育人,来贵阳时间又不长,能得罪什么人?”

“日本人!这么说吧――我知道一个秘密,恰恰日本人也想知道这个秘密。你说,我能告诉他们吗?”

“那不能!万万不能!”

“所以,日本人就……”

“李先生,你别说了!我明白了。你放心,这事儿我管到底了。他奶奶的,这日本鬼子也忒霸道了!”

“他们在我家对面开了一间茶馆,那只是个幌子。我估计,他们就是在等我回家自投罗网呢!不过,日本军队离贵阳还远着呢,现在的贵阳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天下。那帮日本人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胡来,只能背地里使些阴招。”

“那更可怕!要不,我去报告警察局,把那群小鬼子连窝端了!”

“不行!小鬼子狡猾的很,他们既然敢来,肯定是有所准备的。再说,他们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你说他们是日本人,空口无凭谁能相信?闹不好却被他们反咬一口。”

“李先生,你说让我怎么做吧!”

李畋将早已经考虑好的一个办法告诉孙固。

孙固点头:“好!李先生放心,这事我亲自去办。我在乡下还有一处老宅,夫人和孩子可去暂住一段时间。”

“如此甚好!李畋感激不尽。”

“你我兄弟就不要这么见外了。只是……临别在即,你是不是还要和夫人见上一面?”

“不必了,免得节外生枝。我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出一趟远门。等办完事情之后我再去和他们团聚。”李畋想了想,摘下那半爿眼镜递给孙固,“见到夫人之后你把这眼镜给她,她会相信你的。”

“这不妥!这样夫人会担心你的。还有劳先生写一封亲笔书函……”

李畋连忙说道:“所言极是!是李畋迷糊了。”又将眼镜套在头上。

取过纸笔,李畋草草写了几句,交于孙固:“让静如看过之后烧掉。”

孙固把信函揣在怀里:“我这就去办。你先吃点东西,再换件衣服。我的衣服不知道你是不是合适,先将就一下。回头让虎子去帮你订做两套,再配一副眼镜。”

“我就不客气了!恐怕还得向您借点盘缠。只是,您自己的衣服就不必了,我这身行头还有用。”

吃饱喝足之后的李畋离开了漱石斋,刚刚洗净的脸又被他故意弄的脏兮兮的。李畋在贵阳街头游荡――他在找人,找一个身背火枪留着户棍发式的年轻人。

目 录
新书推荐: 盗墓:小唐爷我,专治意难平! 极品小道长 阴阳神算 左眼见飘心中喜肆 受损 卧底警察 深渊回响之义无反顾 盗墓:驯大黑耗子日记 密林诡秘录 逃生从外卖小哥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