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五)(1 / 1)
三十八
(五)
母亲走后,父亲就让王飞扬坐到他身边,用模糊不清的话说:“不要看了,太拖累人了。”同时,大滴泪水从父亲眼中流出。王飞扬凑近父亲嘴边,听完后又想了想,才明白父亲说的话。当他明白父亲说的意思时,他就对父亲说,请他放心,一定会治好他的病,他不要多想,也不要伤心,安心养病就行,没人觉得他是拖累,只是他在,大家都感到高兴。接着他又听见父亲含糊不清地说:“你妈太累。”“没事的。”王飞扬安慰他说,“妈没觉得累,她一次也没叫过累,她愿意在你身边。你不要多想了,你不想让她累的话,就早点好起来,千万不要有不想治的念头,那会让妈很伤心的。”父亲没说话。王飞扬又劝他,“放心,有我们在,不会放弃你,你也不要放弃自己。”他用力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点了点头,王飞扬这才算放心下来。他想,只要父亲有毅力支撑着,加上治疗,就不会没有希望。
父亲生病两年后的一天,王飞扬的一个朋友找他,说来送给他一本书,这可是这段最畅销的书,是个女作家写的,很感人,知道他喜欢看小说,又想他没时间买书,就给他带了一本。听完他的话,王飞扬才想起,他好像很久很久没看过书了,就说:“我岂止是没时间买书,连看书的时间也没有。”
朋友回答:“我当然明白,所以就没给你多买,也没专门给你买书看。这一本我看过了,确实感人,值得一看,这才送给你,别的书还不能给你买,买了你也不看。”
“知我者莫如你啊!”王飞扬用这句话感谢朋友。朋友走后,王飞扬想想,这两年他确实没摸过书,更没看过一页小说,而原来他是多么喜欢看,自己还曾写过不少呢?从小说,他又联想到周逸丽,大概她又写了不少文章,只是他无缘见到。她那么安静的一个人,又在那么安静的环境中,她肯定会静心写作,肯定也会写出不少好文章。她这人到哪里都不会寂寞,有书陪伴,有文字可以抒情,即使她一人,她也不会感到孤独。而且她的不寂寞不孤独还不是喜欢站到大群人中喜欢热闹,制造喧闹,以此来显示不孤独不寂寞。王飞扬认为这样的不孤独寂寞其实是假的,只是外表上看着不孤独寂寞罢了,真正的不孤独不寂寞是内心的一种充实感觉和体验,而周逸丽的不孤独不寂寞就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充实的感觉,她会用读书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其实,孤独和寂寞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心灵充实的人即便在旷野,在大山,在没有一个人踪迹的地方,也一样不会有孤寂之感。
“不知道她又写了多少东西,都写了什么,好久没读过她的文章了。”王飞扬在心里不无遗憾地想。“等父亲病好后一定去找她的文章看,一定要再去找她,这次一定要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