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五)(1 / 1)
三十七
(五)
王飞扬走进学校时,正是课间,他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都自信而快乐,像报纸上刊登的照片一样,他们脸上仍是没有一丝贫困造成的阴郁或自卑,没有胆怯,给人很阳光的感觉。
看到他,学生们都很礼貌地喊他“叔叔好”。这种喊声让王飞扬心里一暖,他感觉学生们的喊声很顺口,没有生涩之感,也就是说是一种习惯的叫法,见到人任何人都会有这种打招呼的礼貌,不限于他一人,可见周逸丽很注重对学生礼貌的培养。他心里叹道,周逸丽毕竟是周逸丽,到哪里就把那种文明和文雅带给别人,你看那些小女孩儿,除了活泼,让人看出是小女孩外,举止方面和周逸丽很相似,给人雅而可爱的感觉。
王飞扬向一个小女孩打听周老师,那个小女孩柔声细气地告诉他位置,好像怕打扰别人似的。这样的声音,让王飞扬马上对这个小女孩有了好印象,感觉她很乖,乖的孩子大家当然都喜欢。顺着小女孩指的方向往前走,他又碰到了另一个急急往前走的女孩儿,看到他,马上停住,礼貌地喊了声叔叔好,然后又急着往前赶。王飞扬感到,别看小女孩急急忙忙的好像有事,但她仍没忘记礼貌,用的声音也同样是细而柔,或者说声音的分贝刚好让他能听到,和她急忙的脚步不太相称似的。他明白了,第一个女孩的柔声细语不是她固有的特点,而只是校园里所有女生的代表,任何一个女孩就用这种声音和人说话,看来周逸丽连细节上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做了规范。
王飞扬一面想,一面快步往前走,想到马上要见到周逸丽,他心里很激动。他想,无论如何,见到周逸丽,他也会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不让她再跑掉。什么年龄差距,什么客观条件,什么世人眼光,统统见鬼去吧!他再也不管那么多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他突然感觉有一个窗口后面有人在看自己,而那个窗子就在小女孩儿指给他的屋子,他确定逸丽就在那,他知道她有顾虑,不可能马上见他,但他要告诉她一切,他不能让她再从自己生活中逃掉。想到这,他的步子更快了。当他以最快的速度过去敲门时,发现迎接他的却是另一人的面孔,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儿,大概二十来岁。周逸丽也年轻,但她的年轻让人感觉成熟,而眼前这个女孩儿就是纯粹的年轻了。
难道刚才看花了眼或者心理作用?王飞扬有点惊愕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女孩儿问他:“请问你找谁?”很礼貌。
王飞扬回答说找周逸丽。
那女孩儿急急地说,她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没有见过,周逸丽早就不在了。
王飞扬感觉她的口气有些慌乱,就故意说,刚才还看到她。“是吗?不可能吧!”女孩的不确定语气和慌乱让他感觉刚才看到的就是周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