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39章:神威将军炮

第139章:神威将军炮(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乌鸦像写字台 棒球之魂 修仙的我被全人类直播 离歌鸢 重生之后多财多艺 美漫之开局一把斩魄刀 九耀神王 斗罗之千寻疾知道了剧情 重生八零黑心小辣椒 孤女怨

……

酒足饭饱,李秉又提议,带着沙不丹看一看他先祖生活的地方。

“大宁城自去年修缮,沙首领应该还没见过它此时的样子吧!”

李秉拉住沙不丹的小手,在对方半推半就之下,走出了舒适圈,来到了仍被太阳笼罩的大宁城城区。

沙不丹进城的时候就有见识过市区规划,并没有被大宁城内的水泥路吓到——

连通关外各卫所的水泥路早就修好了,要惊讶也不至于放在这时候惊讶。

沙不丹只是配合着李秉,夸赞他作为这里的巡抚,一年之内把荒废已久的大宁城建设成这样,实在是大大滴能臣。

李秉谦虚的接受了,不过也表示这是朝廷关注,一年到头都打钱过来,方才撑起了城池的重建。

钱财并不是万能的,

但做事情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沙不丹听了心寒。

作为一名统治者,年幼时还在大宁城里住过,他知道建立起一座位于边境的雄城需要花费多少精力。

听到大明朝廷时刻对这边表示着关切,那它对兀良哈乃至于其他蒙古部落的态度,已经彻底显露了。

但李秉还在继续凡尔赛。

他带着沙不丹来到了城墙附近,带他参观了下大宁城的防卫措施。

沙不丹呼吸有些急促。

因为继燧发枪之后,他又在城墙上面看到了类似的东西,就像放大了很多的火铳。

这是大铳。

他以前骚扰大明边关去打秋风,见识过这玩意儿。

“这个看上去,与以前我见过的大铳不同啊!”

沙不丹迫切想知道那东西是不是和燧发枪一样,威力增加了。

“此乃陛下赐名的神威将军炮,听说发射起来,能轰炸到两百丈远的地方……不过这也只是工部那边发来的数据,具体的嘛……”

李秉拢袖笑道,“九边也没有尝试过呢。”

当然,如果有机会,李秉也想体会一下这些新式大铳的厉害。

可惜持续一年的“打草谷”行动见效良好,近来也没有胆大的蒙古部落犯边,让李秉只能失望了。

可亲眼见证了这玩意儿诞生的朱见济则是能够肯定,它绝对会给企图攻城的敌军带来巨大的杀伤力。

这种大炮,是后世著名武器“红夷大炮”的仿制品。

毕竟大炮的结构比起燧发枪来说有些复杂,制造它的材料也更加挑剔,这给一向自豪于自己知识储备量的小太子带来不少麻烦。

不过他有几百年的眼界加持,即便无法像燧发枪那样熟悉炮体结构,却也知道后世流行的大炮长什么样子——

无数电视剧上的火炮,基本都是前长后粗的模样。

在燧发枪成功研制出来以后,朱见济便召集了工部的工匠,继续琢磨如何制造出大炮来。

以此时的大明情况,他们把大炮称之为“大铳”,后世影视剧里,那种固定在城墙上对人攻击的炮还没有出现,并且形制也不一样,炮体是直来直去的那种。

不过太宗皇帝对于研制“大型火铳”很有想法,还特意组织人手对其进行过改造。

如果这种政策坚持下来,大明此时的火炮应该会发展的更好。

可惜后面不是迎来了搞战略收缩的仁宣二帝嘛!

他们为了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从太宗朝的“穷兵黩武”中走出来,不但放弃了大明边关的众多卫所,破坏了太宗为子孙打下来的战略纵深,还废掉了各种“劳民伤财”的政策。

像研究大铳这种没用的东西,也被下令停止。

这让得知情况后的朱见济非常感叹。

虽然“仁宣之治”的确有利于国库攒钱,可钱赚来就是为了花的!

如果没有土木帝的意外,两位祖宗留下的遗产能顺利落到自己手里,那朱见济还能开心笑纳。

但现在……

小太子只能祈祷太祖太宗把这两位打一顿屁股了。

毕竟放弃大明建国以来的尚武雄风,对于整个国家气质来说,是有影响的。

好在朱见济来的早。

他再一次庆幸自己没穿越到明末那种大乱斗战场后,便请来了当初参与过研究的老匠人,把自己关于大炮的想法说了出来。

就像那些制造过郑和宝船的老匠户一般,这群军工匠户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当朱见济召见他们后,还有一个年老到牙只剩几颗的匠户激动的差点中风。

因为他以前就尝试过改良大铳的形状,让它更有利于火药的发射。

奈何朝廷不再提供资金,以大明匠户的身份,他也不可能凑出昂贵的研发费用,只能遗憾到了今天。

作为为官方服务的匠人,他们是被禁止接私活的。

没有了掌权者规定的工作项目,匠人们连微薄的基本工资都时有时无。

就在小太子找到他们之前,这群人还有不少挣扎在温饱线上。

匠户们,穷啊!

可朱见济有钱。

他对于自己能用的人,总是非常大方。

造船业的人才被他养的面色红润,军工匠人们也不会落下。

所以为了报答小太子的仁德,匠户们很努力的按照朱见济的思路,尝试着做出大炮。

直到今年七八月份,暑热正当头的时候,大炮宣布研制成功。

第一发就放在了皇城一个荒废的角落,观众席上站满了大明尊贵的君臣。

看着远处巨大的烟尘,景泰帝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又不傻,

这种威力,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简直显而易见!

于是他下令工部赶紧的多做几尊这种形制的大炮出来,运去南北边关,对蛮夷们进行“友好交流”,并且亲自赐名,“神威将军炮”!

之后,圣心大悦的景泰帝还在儿子的提议下,对研制出燧发枪和大炮的那些匠户进行封赏,免除了他们身上的户籍限制,赐金封官。

如果这两样新武器能在实战中为大明立下更大的功劳,这些人就能得到朱见济最初的承诺——

“封爵!”

匠户封爵!

这种优待让于谦等臣子试图劝谏,可皇帝太子都表现的颇为坚决,便不多言语了。

大明朝也不是养不起几个不世袭的爵爷。

对于这件事,后世常有一些智障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只会啃老本。

每次听到这种言论,朱见济理都不会理他。

毕竟跟这种人争论,只会拉低自己的水平。

只要人多读点书,就能知道古人有多么的机智好学。

在原历史记载中,像弗朗机炮流入大明,本就是由于大明海军击败了企图进犯的葡萄牙海盗,随后获得的战利品。

在那次海上驱逐战中,大明军方很明显的注意到了西式大炮的先进,然后更高兴的把弗朗机炮拉回去仿制了起来,并且迅速的出现了相应的生产线。

更后面流入明朝的红夷大炮也有同样的待遇,在大明制作出来的铜铁复合红夷大炮面前,即便是身为火炮专家的葡萄牙人,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精良和强大,将其称为“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而这,还都是明中后期的事情。

在各方面都走向固化衰退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种创新发展,反过去痛殴一顿当时的海上强国,还逼的人承认“后起之秀”,足以见得中国古人本身的优秀。

如此,后人做的,立国还没百年,一切都还在良好运转,国势蒸蒸日上的大明就做不得?

别开玩笑了!

这又不是被鞑清禁锢思想数百年后的时代!

朱见济一想到明明很聪明的人,却因为鞑清的落后统治,在鸦片战争之时,竟然把敌人的坚船利炮当做妖术,还让道士和尚登城做法以求退敌,无数百姓把西方洋人当做神魔降世,就心生悲凉。

这也是他明知统治一片区域需要充足的人口和稳定的秩序,可仍然暗自下决心要把辽东那片地区“犁庭扫穴”的原因之一。

和鞑清一比,只知道压榨钱财以供自己享乐的蒙元都显得颇为纯良了。

而当沙不丹被李秉告知将军炮的用途,那钢铁铸造的将军炮看着也是“名副其实”后,便跟他的祖先一样纯良起来。

他知道,即便不动用这种新武器,光是大明此刻的军队就足够兀良哈好受的了。

他拒绝不了大明的要求。

更别说李秉的语气里貌似还挺遗憾没人挑事,让他怼人开炮了!

这个老头子,

心眼坏得很!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