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毁灭(1 / 1)
悲剧是什么?
是把美好的东西,摧残,折磨,毁给你看
喜剧是什么?
尼采说:喜剧就是把个人的局限性。完整展现给人看。
卓别林说:最好的悲剧就是喜剧。
伍迪爱伦说:悲剧加上时间就成了喜剧。
吉姆凯瑞说:我的表演来自于对生活的绝望。那是我的全部动力。
灾难诞生了悲剧,悲剧演变成了痛苦,何喜之有?
也许痛苦只是灾难本身,只是对幸存者的一种摧毁,
燎原的大火毁灭了春草的美丽
而残存的草根在灰烬中凝聚力量,新的青翠终将破土而出
美丽不改,信念永在
--------------------------------------------------------------------------------
民国晚期,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随着战事频繁,野心剧烈膨胀的日军动用的自己的空中力量,对几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实行了突然的狂轰乱炸。
炸弹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屋毁房塌,许多无辜的人们朝夕之间,失亲丧友,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无能的政府,混乱的军阀,冷酷的官吏,使得无数的难民们背景离乡,四处逃难,无法生存,尤其是那些被炸的肢体残缺的人,没有医药的治疗,任由破损的身体,流血溃烂,在死亡线上挣扎,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瘟疫,炸死的、病死的、饿死的不计其数,在这灰暗、苦涩、绝望的时代里,活着的人带着对生命的崇敬,对亲人的怀念,对现实的反抗,对未来的探索,积极地突破阴霾,寻求光明,寻求希望,绝不甘心向命运低头。。。。。。
多少人曾将以为自己是命运的宠儿,当灾难降临时,那一幅幅令人惊惧的画面却在瞬间凝成了永恒的伤痛。
上海,这座有着东方明珠美誉的历史名城,也不能幸免炸弹的荼毒。
薄雾笼罩的正午,警报响彻全城,拥挤奔逃的人群却没能逃过这次日军的空袭。
一座白色的洋楼座落在城市的东面,炸弹在楼前一对男女的头上呼啸而下,眨眼间,血色的硝烟和尘土腾起。
是谁发出一声声绝望地哭喊,是谁在碎瓦断桓中不停翻掘。。。。。。
满面污脏的女孩,悲痛的双眼满含泪水,怔怔的向前方望着,她没有哭喊,没有去挖掘,她的眼睛不能聚焦,灵魂已随着刚才的爆炸碎成烟尘,心里清晰地知道一切全部真实的发生了,无可挽回,她只能在这里接受着不愿接受的现实,她恨自己的无力,恨自己的理智,她想让自己和周围的人一样放声哭泣,在废墟中翻找刚刚失去的一切。。。。。。
她知道不能,自己不能那样做,那样只会更快的垮掉。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让她希望自己刚刚能再快一步到达这里,和她深爱的父母一起被炸弹粉碎。
耳边仿佛回荡着母亲温柔的话语,“你是娘的全部哦,当年为了生你娘差点。。。。。。,可是为了你娘甘心情愿,你是我生命和希望的延续,就算我真的没能挺过来,我也无怨无悔!”自从生了她后,母亲羸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那夜母亲病重,她听见姨娘的怨叹,心痛如割。她深深自责,母亲娓娓的言辞让她心潮起伏。母亲终于化险为夷,而她也更加爱惜自己。
如今逝者如斯,言犹在耳,她怎能辜负?
“小姐,你想哭就大声哭出来吧,太太先生那么好的人,没想到。。。。。。,呜呜,极力隐忍着哭声。管家张忠掏出一块手绢递给她。“小姐,你要想开点啊,以后的路还长,先生给我说过,现在时局不稳,他将一些东西寄放到了你乡下的姨娘家。”他盯着小姐许久,看她这样不哭不动许久了,他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抚她,越看越担心,他终于忍不住走上前。
看着眼前忠心耿耿的管家,他微驼的背,发福的身躯,花白的双鬓,关切的眼神,让她的心里涌进一丝微温。
“张伯,多亏有你在,我现在真的是。。。。。。”
“小姐,你放心,你是我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我一定不辜负老爷生前的嘱托。”
“小姐,你看”,司机阿宝举着一块牌子递到她面前。牌子上几个清晰的粗体字:“御园街35号”,“御园街35号,御园街35号,35号”,强忍着泪水,她轻轻地说到,“谢谢你,阿宝,真的谢谢你。”
阳光将3个相互扶持着行走的人的身影拉的越来越长,肮脏残破的街道上,曾经枝繁叶茂,高大伟岸的法国梧桐枝折叶残,很多人家盆栽的名贵花木,盆毁花败,满地残损的落叶和花瓣被反复践踏,失去了原来的颜色,与尘埃一起被风吹得四处飘散,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