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的背景,捉襟见肘的故事——混沌说书(1 / 1)
总的来说这本灵事警察也还行,不知道为什么在看的过程中,俺总想起>,所以不觉中做了个对比.
灵事警察与临兵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文的累积.临兵有一个深厚的人文基础,在斗道斗法和情感交错的背后,你能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探讨.而灵事就像一片断了根的浮萍,上不能承重,下不能落根.作者试图在一个薄弱的背景中创造,在故事的发展和延伸就捉襟见肘,换句话说故事很虚,很难把读者'骗'住.
临兵的构架并不宏大,而是深厚.这种深厚表现在勿用把巫说的活灵活现.让你在读的过程中对于故事的真实性打了个问号,这个问号是由原来的不相信,变成将信将疑.给我的感觉是,勿用对这个背景非常熟悉,应该做过很多研究.
另一个例子是>,借着一个庞大的背景编造,只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就非常成功的完成了一个故事.
而灵事有些无依无靠的感觉,整个人文背景都需要作者自己去编造,难度非常高.美国人有句老话--跟着大象走路.相等于我们常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作者大大没有准备花几年甚至十几年来完成一部书,最简单的方法还是挂靠.
我很难理解,非常多的作者都在试图创造一个独特的世界,给我的感觉是在给游戏写script,而不是在完成一本书.个人感觉,很多作者都被所谓的'创意'所误导.一个作品的创意并不是局限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更多的是你对自己现有世界的阐述.这个话题扯开了就没完没了,就此打住,希望能给楼主点帮助.
对于人文的阐述,既需要知识和阅历的堆积,也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归纳总结能力,这些需要天份也需要勤奋.
看的出来,楼主创作的构思似乎凝固在一个圈子之内,似乎提高变的很困难.这是写作能力即将提高的表现.就看你能不能突破.我这里拿楼主的这本灵事为例,闲扯几句,或许有些道理,或许只是俺无聊中胡说.
俺已经重复说了几遍,灵事没有一个深厚的根基,但并不代表就这样判定了这个故事的死刑.楼主在构造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该如何去误导读者?说的文一点就是悬念的设定.也就是说,故意把线索摆成某个结局,把读者往一个错误的推论引,当情节堆积到一定高度的时候,用一个新线索全盘否定以前的推论.再从这个新线索开始堆积,把读者往另一个错误的方向领,当情节再次形成**时,又一次推翻...就我个人经验,这种设计在灵异类的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说取巧,即便是在逻辑推理上出现漏洞,也可以用灵异来掩盖...
实际上,我真正想说的是,当一种切入角度无法满足自己的表达时,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也能有意料不到的结果.俺是有点东扯葫芦西扯瓢,日久不写东西,确实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