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活法 > 第11章

第1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创富之父的17堂经典课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道德经真义 黑暗之路四部曲 无凤 偷情饭店 我爱你,因为你是你 月光Pub 魅影魔踪 莽原魔豹

而且,因为原本单纯的事被考虑复杂了,这是致使问题更加复杂的一个实际证明。

像这样,对于国际纷争或经济摩擦问题等,只要站在原点考虑,就能看见解决问题的线索。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根据简单的原理和朴素的思想进行判断和行动。我想这是拨开云雾见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比如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贸易收支不平衡,之所以发生该问题是因为有“国界”。因为各个国家执行独自政策、拥有各自的货币,不同国家发生贸易黑字或贸易赤字,经济磨擦也就相伴而生了。

经济已经全球化,人与物都可跨越国界、自由往来。然而,不同国家的政策和通货制度却成为障碍,产生贫富差距的磨擦。那么撤去国境,整个世界为一国,统一政策和货币,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基于如此简单的原理和思想,以前,我曾提出一个“世界联邦政府构想”。亦即,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民族废止国界,形成一个共同体,在和平与协调中发展。为了实现该理想,我提议建立以世界无国界为目的的国际机构,实施种种政策。

经济已经实现无国界化,政治也应该“创造一个无国界的世界”,说来这是一个大胆的构想,为了实现它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但这既非虚无漂渺的梦想,也非单纯的纸上谈兵。

为什么呢?因为先进国家之间,已经不得不在经济政策上实行政策协调,事实上,国家的主权日益受到限制。另外,EU(欧洲联盟)的诞生,是世界联邦政府预热性事件,在那里,欧洲成为一个共同体,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政策趋向统一。欧元这一统一货币的诞生堪称其象征。如果这样的话,这种动向向全球规模扩大,也决非不可能。

也许有人指责一旦废除“国家”这个概念,各个国家所拥有的历史或文化不也消亡了吗?但是,人类经历了比国家历史更为悠久的发展进程,今后还必须延续很长的岁月。首先有人类,然后才有国家,而不可能相反。而且,不可能因为废除了国界,而文化和历史也随之消亡。

所以,即使被批判为过于天真,我还是认为基于人类、世界“应有的形态”而制定理念和采取行动,是在思考世界世界的未来必要和必需的。

与外国人接触,“合理性”比“常识性”更重要

我叙述了人生的所有场合中,根据原理原则进行思考、行动的重要性。在和外国人打交道或和外国企业谈判时也应该是极其有效的。那是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有关于人生和工作的很好的哲学理念,这使得相互对照彼此的原理原则进行争论成为可能。

在京瓷公司还是一家不知名的中小企业的时候,我积极开展外联活动,希望外国企业使用我公司的产品。我的意图是当时的日本从美国引进技术的事例特别多,所以,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得到美国厂家的认可、让他们使用的话,以此为宣传点,国内很多企业也可能会采用就京瓷公司的产品。

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毫不犹豫地来到美国,直接和对方企业进行商谈。记得刚到美国时,我提前一天特地拜访住在西式公寓的朋友,请教当时对日本人来说还是稀罕物的洋马桶的用法。当时还是出洋机会稀少,一美元兑换三百六十日元的时代。

但是,在美国将近一个月的逗留期内,无论怎样到目标企业巡回兜售,非但买卖没有谈成甚至连吃闭门羹。奔波于异国他乡,踟躅于洋风异俗中,尽管每天累得腰酸腿疼,大汗淋漓,但得到的只是“NO”和徒劳感。当时距离与辛酸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尽管这样,抱持决不后退的决心,经过不屈不挠地交涉,终于初现成效,京瓷公司的海外贸易额一点点地增加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外国、尤其是在美国,在判断一个事情时经常出现“REASONAL”(正当的)这个词。而且,正当性和合理性的惊讶标准不是社会习惯或常识,而是他们自身所秉承的原理原则和价值观。

美国人确立了扎根于自我信念中的人生哲学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新鲜的、振奋人心的经历。

在这背后,或许是因为是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律体系的不同。日本的法律是以德国的法律体系为模型的,属于成文法。亦即根据条文进行判断,存在容易教条化的缺点。与此相对,美国是判例法。也就是不太拘泥于条文,依据不同的案例,当事人对照自己的良识与规则,来判断它是否正当。

在有这样的文化背景的国家里,像我这样明确原理原则的思考方法正好既有适用性,又很有效。对于我根据原理原则决断为正确并主张的事情,如果他们认为“你所说的确实是合理的”,就不会拘泥于是否有前例、企业规模的大小而非常迅速地作出决定。正因为如此,谈判总是得以迅速地进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岛国日本也必须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下去。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会与外国人交往,有时还必须“越洋出海”,但那时我们没有必要曲意逢迎。

认为是正当的事情就堂堂正正地提出主张,这样反而更好。这样的话,原本有本地文化的欧美人应该十二分地理解该事情的正当性,并给予尊重。

判断的标准应该是经常扪心自问:“这是正确的做人准则吗?”为什么呢?因为有超越国境的普遍性,即使文化上多少有点差异性,但在根本之处他们一定能够给予理解。

负责京瓷集团在圣地亚哥的北美分公司业务的一位美国人,在京瓷公司的内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

“文化因国家或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商业哲学、人生中的基本原则最终还是相同的。例如,努力在工作中创造成果,想为社会做善事等等。无论在哪个国家的文化中、无论哪种宗教里这些都应该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他替我说出了想说的话。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在经营中,作为判断标准、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都是必要的。它越普遍就越有效,因为它植根于“人间正义”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它是没有国界的。所谓做人的原理原则,是指超越国家地域差异和超越时代限制的、全人类共通的东西。

第三章 磨砺并提高心智

日本人为什么丢失了“美丽的心灵”

“总是客气低头、将功劳让于人;得意之时,抑制膨胀的自我、一切淡然处之;优先考虑对方,相互谦让。”这样的“谦虚”的美德现在恐怕早已被日本人丧失殆尽了吧?

要在社会中自下而上,“我”“俺”这类的自我主张是必要的,但是,我们现在正在不断遗忘谦虚所代表的“美丽的心灵”。这对这个国家的社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这是使日本这个国家越来越难以居住的主要原因之一——持这种观点的应该不只是我。

的确,在任何时候都不失谦虚,这对一个凡人来说乃至难之事。我本人有时也会因一颗高傲不逊的心而扬起头颅。

在精密陶瓷这个基本上未被开拓的领域中,京瓷公司开发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同样,KDDI公司也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周围的人们对我交口称赞、奉承有加,在会议等场合中,我经常会被推举坐上座,受邀作嘉宾,作演讲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尽管有心自律,但这个时候我也会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努力,取得如此成绩,受如此礼遇,是理所当然的。心中难免骄傲自满并沾沾自喜起来。

就在自己洋洋得意之时,忽然会觉得自己有点飘飘然,于是“不行不行”,立即又自省自律起来。即使皈依佛门之后,我仍是如此反复。

想一想,我所拥有的能力、我的发挥的作用,没有任何必然性表明它们就是我的私有物。别人拥有它们,也没有任何奇怪或不般配之处。而且,迄今为止,我所能做到的事,别人也能做到。

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偶尔赐予,我只不过是付出了一点努力而已。我认为,任何人的任何才能,都只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只能是借物。

所以,无论是何等优秀的才能,产生出的全部成果既属于我又不仅仅属于我。才能和功绩都不是我私有的、独占的,它应该属于人类和社会。亦即,把自己的才能用于“公”作为第一原则,用于“私”作为第二原则。我以为谦虚这个美德的本质就在于此。

但是,在谦虚精神日渐淡化的同时,社会上的很多人把个人的才能私有化。特别是,居于他人之上,更应该成为他人模范的领导们这种更突出。在有传统、有业绩的大型企业中,组织规范和伦理的要求好像完全松懈了一样,丑闻事件层出不穷。另外,那些代表国民处理国家公共事务,被老百姓用血汗钱供养起来的官僚们却在利用自己的特权干损公肥私的事。

大企业的头头、干部、官僚都有超过常人的能力。但是,为什么他们不断发生丑闻事件和渎职事件呢?这只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才能作为私有物了,此外没有其他原因。他们认为自己具备的才能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把它视作私有之物,不是为公共利益发挥作用,而是为私利私欲极尽能事。

领导的“德”要高才“才”

前面已经多次讲过,我思考的“人生方程式”是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三个因素相乘而得。

目 录
新书推荐: 快穿:谁让我是男主的白月光呢 展昭传奇 鸣佐不作为,我和斑爷给打个样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大明王朝1556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天与咒缚弱?我怒开八门遁甲!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