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圣情如画,“人性与爱”(1 / 1)
大陆人最早听说星云大师,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花费大笔资金,资助旅美画家李自健到世界各地举办巡回画展,主题是母爱系列,形象是一些平凡的中国女性。黄色面孔的乡村老母亲,却散发出一如西方宗教画中圣母般的母性与神圣。一个出家人,为何不去宣扬出世的思想,却把这种世俗之爱宣扬于世?
第一眼在美国画廊中看见李自健的中国母亲作品,星云大师一定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时母亲身体虚弱,缠绵病榻,他为了替母亲解闷,经常在床前诵读扬州民间流传的“七字段”,如果读音错了,母亲便纠正他。由此养成了终生阅读的习惯。大修者能比凡人走得更远,在于他能把凡情化为圣情。圣情不是绝情,是深情。
当时,在美国立足未稳的李自健在街头、海滩给人画画谋生。那一系列母爱油画其实是他未出国之前完成的,画中的模特是画家的妻子。怀孕的东方女人,世俗的人间母子,却能使人联想起圣母、圣子与佛陀。星云大师提出要资助李自健把这一系列作品继续画下去。于是,李自健回到湖南老家,让中国乡土民间那些最自然、最质朴的母亲父亲进入作品。当李自健的系列作品“人性与爱”环球展出时,在西方辐射出极大的影响力。许多人体会到,佛教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基督教的博爱、宽恕、爱人如己的精神殊途同归,都是崇高之爱。
《包容的智慧》3. 圣情如画,“人性与爱”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