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1)
麦克纳马拉当然是对的:座椅安全带最终挽救了很多条生命。但是,这里的关键词是“最终”。
这位才华横溢的理性主义者遭遇了强大的阻力,因为有关人性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改变行为是很难的。他感到心灰意冷。不错,面对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聪明的工程师、经济学家、政治家或父母,是可能想出成本低廉、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的。然而,如果这种方法要求人们改变行为方式,那么它可能就难以奏效了。每天,全球数以亿计的人,都在继续固守某种行为方式,虽然明知那些行为对他们有害,例如吸烟、赌博、骑摩托车不带头盔。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就想这么着!他们或许从中获得了乐趣、刺激,或仅仅是从单调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一下。因此,即使你说得再有道理,跟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要想让他们改变行为方式也是十分困难的。
座椅安全带的情形正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开始制定国家安全标准,但过了15年,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率仍然非常低,不过11%。可笑可叹!后来,得益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率才逐渐上升。例如,不系安全带,司机会收到交通告票;耗资巨大的交通安全意识宣传活动;安全带没扣上,汽车就会发出烦人的警告声,仪表盘上的灯就会不停闪烁。社会逐渐认同了这个事实:扣上安全带并不意味着对司机的侮辱——怀疑其驾驶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汽车座椅安全带的使用率升至21%;1990年,升至49%;20世纪90年代中期,升至61%;如今,使用率已超过80%。
美国汽车交通事故的每英里致死率降幅如此之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正在于此。使用安全带将死亡危险降低了70%;自1975年以来,安全带已挽救了大约25万条生命。今天,交通事故每年夺走的生命仍然高达4万条,但是相对而言,驾车已全然没有过去那么危险了。如今交通致死人数如此之多的原因在于,太多的美国人在汽车上度过了如此之多的时间,每年驾车的里程数大约为3万亿英里。换算一下,即驾车每行驶7500万英里的路程,就会有1人死于车祸,或者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如果一个人每天以30迈的速度(即每小时30英里)驾车,24小时不停歇,那么这样连续开上285年,就会死于一次车祸。在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很多国家,安全带的使用还远没有普及,与这些国家的交通事故致死率相比,在美国驾车的危险系数比你坐在沙发上遭遇意外事故的危险系数高不了多少。
第二部分 第49节:疫苗、安全带和飓风(12)
而且,大约25美元一个的安全带,是研发出的所有救命装置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产品。在某个确定的年份,给美国所有汽车配装安全带大约要花5亿美元,这意味着每挽救1条生命的成本大约是3万美元。我们如何将安全带与其他复杂的安全产品(例如充气气囊)作比较呢?配装充气气囊,每年要花4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每挽救1条生命为此付出的成本为180万美元。
2009年7月,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与世长辞,享年93岁。在他离世的前不久,他还告诉我们,他仍然希望安全带使用率达到100%。“很多女性往往不用斜跨式安全带,因为她们扣上后觉得不舒服,这种安全带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女性乳房的舒适度。”他说,“其实不用太费心思,就可以设计出使用更舒服的安全带,进而提高使用率。”
他对女性使用安全带的看法,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安全带在设计上的考虑不周,的确影响了一个群体:儿童。
儿童车座的安全效应
有时候,年龄小、未成年的身份是占尽优势的。当一个四口之家驾车外出时,小孩通常都被父母安排在汽车后座,而父母则坐正副驾驶座。小孩子不知道的是,他们比父母幸运:如果发生汽车相撞事故,坐后座要比坐前座安全多了。不仅如此,小孩比父母幸运的地方还在于,发生车祸时,如果父母坐在前排,因为更重、体形更大,所以也就更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猛烈地撞上某个坚硬的东西。因为小孩是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所以父母把他们安置在后座。可是,当仅有父母两人驾车外出时,如果其中一人坐后排,而把另一个留在前排的“烈士”座位上,这难免有点说不过去。
如今,座椅安全带已经是所有汽车后座的标准配置。然而,安全带是针对成人而不是小孩设计的。如果你设法给你的3岁宝宝系上安全带,那么腰带就非常松,而肩带则会压住小孩的颈部、鼻子或眉心,而没有跨在肩部。
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珍视、保护儿童的世界中,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找到了:儿童安全座椅,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车座。20世纪60年代投放市场时,起初只有那些最担心孩子安全的父母如遇珍宝般地喜爱这玩意儿。在医生、交通安全专家及儿童车座制造商的大力倡导下,儿童车座的普及率逐渐上升,最后政府也加入进来号召人们使用。1978~1985年,美国各州都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小孩坐车时没被固定在通过美国政府撞击测试标准的儿童车座上的做法,都是违法的。
过去,机动车交通事故是导致美国儿童死亡的主要元凶;如今,情形仍然如故,但是儿童死亡率已大幅下滑,这主要是儿童车座的功劳。
第二部分 第50节:疫苗、安全带和飓风(13)
当然,安全不是免费获得的。美国人一年购买了400万个儿童车座,花掉了3亿多美元。一个小孩,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就会用到三种不同的车座:婴儿用面朝后车座;1~3岁孩童用更大一点的面朝前车座;3岁以上儿童用增高型车座。此外,如果这个孩子还有兄弟姐妹的话,那么他的父母可能就得购置一辆SUV或轿厢车,因为要同时放几个儿童车座的话,只有这类车才够宽敞。
儿童车座方案也没有大多数人想象得那么简单。车座的零部件(包括带子、绳子、基座)是由数十个厂家生产的,而由其中一家组装,这个车座必须与汽车已配装的安全带组合好,固定到合适位置。汽车后座的造型本身就因为厂家不同而各有差别,所以座椅配装的安全带也互不相同。此外,汽车安全带的设计初衷是用来“固定”成年人的,而不是捆绑体积这么小的塑料方块。根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80%以上的儿童车座安装不当。众多父母不辞辛苦地赶到当地警局或消防站,寻求儿童车座的安装方法,原因就在这里。同样,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为警员提供培训,讲授全国统一的儿童乘客安全课程,为期4天,培训资料厚达345页,教授他们如何正确安装儿童车座,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虽然儿童车座既不简单,成本也不低廉,谁又在乎呢?并不是每种产品都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棒。让警员花4天时间,去掌握如何安装如此重要的安全设备,这难道不值得吗?真正重要的是儿童车座是否有用,能否挽救儿童的生命。根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资料,儿童车座的确有效,对于1~4岁的孩子,其致命危险下降了54%,降幅极大。
好奇的父母可能会问:54%的降幅是怎么得出的?
在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网站上,很容易找到答案。这个机构拥有极具价值的官方数据,即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FatalityAnalysisReportingSystem),是警局自1975年以来报告的美国所有致死车祸的数据汇编。这个系统记录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数据——事故所涉汽车的类型和数量、速度、星期几、乘客所坐的位置,还包括乘客是否使用安全设备。
调查结果发现,使用儿童车座的孩子比完全没有任何设备保护——也就是说根本没用儿童车座,没扣上安全带,什么也没有——的乘车小孩,在交通事故中致死的概率低54%。这就说得通了。汽车相撞是非常猛烈的,血肉之躯坐在高速行驶的厚重金属物体中,而当这个金属物体刹那间停下来时,可想而知肉体会遭遇多么可怕的撞击。
可以说,复杂、成本高的新方案(儿童车座)比简单、便宜的旧方案(安全带,设计初衷并不是针对儿童)好,但是到底好多少呢?
第二部分 第51节:疫苗、安全带和飓风(14)
对于两岁以下的小孩来说,安全带完全派不上用场。孩子个儿太小了,因此儿童车座是将他们固定起来的最佳实用方式。那么,其他年龄的儿童又是什么情形呢?美国各州的法律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说,六七岁以下的儿童乘车必须使用儿童车座。儿童车座给这些儿童到底带来了多大的益处呢?
快速浏览一下30年来的死亡事故分析报告系统的原始数据,你会发现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