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1 / 1)
赫本开始跌落谷底。她的朋友想安慰她而为她开了一个宴会。在那里她又与极度英俊的劳勃·华特斯邂逅了。数个月前爱妻——也是女星的梅尔·奥伯朗才刚刚过世的华特斯,遇见了遭遇和自己相同的赫本,对她有感同身受的爱意。当时的赫本早已对恋爱心灰意冷,但华特斯仍旧追求她,1985年他搬到赫本住的瑞士托洛许那村,他和赫本的儿子共同照顾赫本。
他们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罗伯特的妻子刚刚过世。赫本也刚刚经历了第二次婚姻失败。两个人都经历过爱情的挫折和痛苦,所以都很知道珍惜。双方都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在共同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期间,他们经常是一起出访,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几乎是在马不停蹄的奔忙着。
1992年11月从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回来之后,赫本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因为索马里的状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这让她很困惑与此同时她一直在说自己的胃疼。可是完全没当回事,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
在大家的劝说下,赫本接受了检查。结果在她的腹腔内发现了癌细胞,而且已经开始扩散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1992年12月19日最后一次手术后,赫本决定回瑞士。回到自己安静的家中过圣诞节,在家里过完圣诞节没过多久
1993年1月10日,在罗伯特的搀扶下,赫本最后一次走进她的花园。她恋恋不舍地抚摸着每一株植物,仔细地告诉罗伯特它们各自不同的养护要求。10天后的清晨,她在睡梦中安详地飞走了,享年64岁。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镇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万的罗马人带着鲜花来到台伯河向她遥寄哀思,人们将永远记得这个40年前来到这里的美丽公主。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已经77岁高龄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里迢迢地赶来参加了赫本的葬礼。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后,派克就呆在自家的后花园侍弄花草,极少出门。
葬礼上,已是白发苍苍的派克老泪纵横,他哽咽地说:“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银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无比的幸运。”他低下头,在赫本的棺木上轻轻印下一吻,深情地说道:“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在场的人无不唏嘘落泪。
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针依然完好无损地珍藏在她的首饰盒里。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派克亲自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针。当他干枯的手握住胸针时,他触及了赫本那美丽的心跳,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2003年6月12日凌晨4点,派克在他的比弗利山庄的寓所里,闭上了眼睛。
赫本一直到人生的晚年才遇见和自己爱对方一样爱着自己的一个对象。1981年,她与杜提离了婚,她得到了一段最后的幸福。在这段幸福日子中,她成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持续给世界上不幸的孩童们灌注她不啬惜的爱。1989年她演出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就像她本人,在银幕上她亦扮演一个天使。1993年1月20日赫本去世的时候,伊丽莎白·泰勒就说:“天使已经回天国去了。”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为了表彰奥黛丽·赫本对世界电影艺术的贡献法国政府于1987年授予她法国最高褒奖——骑士荣誉勋章。
赫本就埋葬在她晚年格外喜爱的托洛许那村,在墓碑上的只有“奥黛丽·赫本,1929-1993”这样简单的文字而已。爱与悲伤、名声与失意,喜悦与背叛,绝望和希望……这些侵袭过她的所有感情的体验,像似被吞没了似的,那墓碑永远安静。站在幕碑前,彷佛可以听见赫本的声音说:“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拥有信念,至少我曾努力的想去拥有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