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企鹅的请柬 > 第28章

第2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香槟女郎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长孙羽衣梦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 权咒 九天诀 情感冲击 不怕我爱你 爱是最冰冷杀人武器 求爱不怕难

刘弘说:你看,你把饭碗给了唐老鸭了,你自己现在没了——连要饭的碗也没了!

我说,就是没了,我也认了,唐老鸭是我带来南极的,他要是丢了饭碗,我能安心吗?先保住他吧!我顶不济回乡下种地,也能混口饭吃!

在阿根廷、巴黎逗留几天后,我们于2月21日回到北京。当晚我就听到唐老鸭可能丢了工作的传闻,忙打电话问唐老鸭。唐老鸭说,他也听说了,但没人正式告诉他。

后来,唐老鸭有惊无险,仍在吃皇粮。我却因失去了与一些人共事的信心与耐心,在妻子出院的当天——2001年3月5日将辞职报告传真了回去。我辞去的不仅是职务,而且是公职。

我的"饭碗",就这样没了。

2003年5月28日17时,唐老鸭在电话中说,那尊木刻,被亚述同志(他儿子)玩打了几次,有点裂了。

他觉得,饭碗里的东西少了。

------------

上帝派来的人(1)

------------

人生漫漫,需要很多人指点、帮助、提携。可我从小就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导,头脑里只有读书与工作。我天真地认为,勤奋和才能就是人生的通行证。走出校门以后,自己靠蛮劲儿一路打拼,虽没有倒毙、沉埋,却也颇不顺当。

后来知道,就算英雄也要有人帮衬,何况一介书生!

后来更是知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没人理解没人扶持就很难越过那道坎儿。

也许是上帝念我无知,也许是上帝觉得已给了我足够多的训示,上帝决定怜悯我了,于是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些引导我、帮助我的人。

伍杰先生是一位具有侠义心肠的学者型官员。他在中宣部出版局长任上时,团结、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出版人。他担任中国书评学会会长多年,带出了一批颇具影响的中青年书评家,我也忝列其中。十多年来,我一直以他的弟子自居。1996年我一度想离开心爱的出版界,却因为他的一个电话打消念头。没有料到的是,2001年我还是离开了这个行当,这一次,他没有劝阻。我知道他的惋惜,而他也知道我尽力了。南极行动前,他给了我很多指点,南极行动后,他的关爱令我有勇气笑对困境。

刘杲先生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智者。这位新闻出版署前副署长极具学者风范,他在报告中的观点常常被业界传诵。1995年,在他及一批老出版家的指导、帮助下,我们九位"脱颖而出"的中青年编辑每人出版了一部自选集,成了业界的一段佳话。他在我临去南极前的一番话,使我受益匪浅。当我从南极返回、遭受不公时,他又引用南京鸡鸣寺的一副联来宽慰我:"难免不尽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令我心中豁然开朗。

奔赴南极前,《福建日报》副总编辑郑卫华先生在中央党校为我设宴,上的酒是他专为我备的"金门高粱".我不记得喝了多少,只记得他反复的叮嘱,还有那兄长般的目光。可惜的是,我从南极给他寄的邮品,却没能到达他的手中。截留那邮品的一定是个集邮爱好者,只是他不知道,他截留的其实是一份永不言谢的友情。1987年我刚开始学写评论不久,他就在报上为初出茅庐的我开辟了第一个专栏。可以说,我能有近两百万字的各种作品,他早期的提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刚建先生是我追随多年的兄长,他的宽厚性格就像他那双又厚又暖的手,让人信赖而且平和。他是业内一份深具影响力的报纸的总编辑,大家原本是叫他梁老师的,后来,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叫他"梁哥"了。我来京发展时,梁哥为我举办了一次业界"名记"的欢迎酒会。临去南极前,梁哥又召集了一次饯行宴,并说起一段与"布拉吉"有关的故事,让大家在欢笑中忘却离愁别绪。

2000年12月29日,我在南极意外地接到了梁哥的电话。他说,他在上次为我饯行的地方,召集"原班人马"迎新年并"缅怀"阿正。他用了一句诗:"遍插朱萸少一人",我立时就哽咽起来。梁哥赶紧换话题说,考考你,是不是能说出各位的名字。我便说了红娟、彤宇、晓梅、晓风、晓岚,还有三位出版界风云人物、"下岗CEO"阿黄、阿弘、阿东……话音未落,就听得话筒中传来一阵爆笑,我几乎能从万里之外看到他们笑出的泪。

于光远先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学者。一是他总在发现问题,二是他总能说出真话。他的书影响了半个世纪来的上千万中国学子,至今,八十多岁的他还在写作中。

于老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陪同他到厦门、漳州一带考察时,他一路上提的问题让很多人无法招架。84岁生日时,他宣布自己要实现"现代化",后来他真的随身带着"大哥大",记事用的是"商务通",建立了个人网页,85岁生日这天又宣布换笔,学着用电脑写文章。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但也很固执,是个可爱的老头儿。

1999年末我为策划组织《于光远全书》去拜访他,得到他的支持并立了项签了约。立项后我把项目移交他人,后来却出了问题。原机构推诿说是我没交接好项目,但于老和他的秘书胡冀燕大姐均有记录,是当他们的面交接的。后来于老不得不诉诸法律,打一场官司。在惠诚律师事务所著名律师范世汶先生的代理下,于老大获全胜。这期间,我受到打击,于老鼓励我,题写了一幅字送给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有信心坚持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他背地里还对别人夸过我,说阿正这个年轻人敬业、能干,人也正。哦!谢谢于老!于老,祝您长命百岁!

我说的倪萍就是那位著名的倪萍。她的成就举世皆知。我自南极回来的第二天——2001年2月22日,接到她的电话,3月9日我第一次见到她。我发觉,她是一位十分真诚的人。一个月后我应邀与她共事。在近一年的合作中,我发现一些流传多年的关于她"煽情"与"文化底子不足"的评价,其实是不客观的。我们的编导在策划会上说人物故事时,她常常听得潸然泪下,可见她的眼泪是真情流露,哪是什么"煽情"!她业余时间多在看书。就是因为看了《世纪对话》,她才知道有一个阿正。她要对选题及节目的结构方法做最后的裁定,这其实就是一个文化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因此"文化底子不足"的说法也是不客观的。她还是一个仗义的人,一位嘉宾受到迫害,节目组因为说了真话而受到某地官方的巨大压力。我对倪萍说,实在不行,就把我这个总策划撤了,给他们一个"交待".倪萍说,我们是对的,凭什么要退却!她多方呼吁,甚至不惜要帮受害者诉诸公堂。最后对方终于不再嚣张。我觉得,她比大家看到的要更优秀。

与倪萍共事的那一段,正好是我的多事之秋,工作中我有些做得不尽到位,她十分谅解,令我至今铭感于心。

建平是我认了十多年的大姐。她是一位极具才情的小说家、散文家,生性热心豪爽,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1988年我慕名前去约稿并为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做责任编辑时,她又是写作又是拍电视又是上武汉大学作家班,意气风发。后来她放弃文学、脱离影视,令我扼腕长叹!南极活动前,她花了许多精力,东奔西走,动用了六七家工厂的技术人员,为我们制作了队徽、标志旗,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当我蒙受不白之冤时,她和运斌先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心灵的抚慰,引导我迈过了人生中的一段泥泞。

认识王磊是1986年的事。那时我刚入出版这个行当,而他已是书业中的风云人物了。这些年来,他总是帮助我,并关注我的每一个步子。我的对话集《世纪对话——文化嬗变与中国命运》就是由他推出并引起出版界、文化界广泛注意的。当我浑身疲惫地从南极返回、走出首都机场时,远远地就看到他和颖明先生迎在那儿。他用那双粗粝有力的手捧着的鲜花,至今仍盛开在我的记忆里。

------------

上帝派来的人(2)

------------

杨玉圣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山东人,酒量也比较"寒碜",但在我眼中,他是一条真正的"山东大汉".十年来,他坚持学术批评,得罪了不少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的人,还有一些是大名人。有人扬言要报复他,他非但不为所惧,还投入更高的热情。后来,在网络神话塌陷后,他独自办了一个网站,叫作"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维持着这个注定不会有利润的网站。在奔赴南极前夕,我们联手推出了《学术权利与民主——"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成为该年度"中国文化界十件大事"中的"小半件大事",而"南极行动"则光荣入榜,成为十件大事之一。虽然我们最后没能做成邻居,但我们的精神始终靠得很近。

周世跃先生是我"历史最悠久"的朋友之一——我们是大学同窗。

目 录
新书推荐: 天才??? 末日超市:傲娇丧尸王非要当店员 绿茶姐姐太勾人,反派甘心臣服 渣雌翻车第一晚,兽夫们缠宠不休 星际兽世,看我如何一人辅万军 末日堡垒:我有一颗火种之心 共梦后,娇软废雌被六个兽夫强宠 重回天灾,空间囤货求生忙 我在星际摆摊养猪 说打暑假工,你去当星际雇佣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