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第一章(4)(1 / 1)
在家门刚被推开父亲脸还没露出来时,彭飞的笑容就嗖一下消失;待得父亲进来,他客气地打了个起码的招呼后,埋头吃饭再也不吭。
为掩饰儿子的冷淡,海云不得不格外夸张地张罗:“吃了没有?……回来也不说声儿!幸亏我做饭时多抓了两把米!”就要去厨房盛饭,被湘江一把按住:“你吃你的。”命令儿子:“飞飞,盛饭去!”这没错,至少表面看冠冕堂皇让人说不出什么,他错在他加的那句后缀:“都这么大了什么什么活儿不干,像什么样子!”好在儿子没吭,忍了。
知道了儿子的
“一模”分数后他明明高兴得要命,嘴上却是:“这小子,关键时刻还能冲得上去啊,平时吊儿郎当不怎么样!”儿子仍没吭,又忍了。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湘江却是没完没了:“飞飞,头该理了啊,今晚上就理,吃了饭就去。”说到这就行了,不行,还要说:“好男不顶重发,这么长的头发,像什么样子!”直让儿子忍无可忍呼地立起,甩出一句:“你对我除了挑毛病还能干什么!”椅子一推,走;咣,从家里消失。
湘江两个月没有回家刚进门便遭此礼遇,心情可以想见,气得说不出话,伸着个指头点着家门一迭声对海云道:“你看看你这儿子!你看看你看看你看看!”海云清楚,湘江对儿子百般挑剔是因为儿子的冷淡,说又没法说,
“冷淡”是感觉性的东西;咽不下这口气,就用没事找事的方式显示他的存在表达他的不满。
这样说似乎是儿子错在先,但是且慢,儿子为什么会对父亲冷淡?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
一团乱麻,找不到头儿。况且现在也不是找头儿的时候,不是论是非对错的时候,眼下最要紧的是,家中无战事。
“高考压力大,青春期,”海云为儿子解释,同时也是对丈夫安抚,
“这时候的孩子个个都跟刺猬似的——”湘江把手一摆:“不能说不能碰了?我专为他抽空回来,想看看他‘一模’成绩怎么样,再根据情况跟他谈谈,他倒一抬腿,走了!上哪儿了?说都不说一声,他眼里还有父母吗?还有还有,晚上不学习了?这才刚刚过了个模拟考试,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海云说:“他理发去了。你不说他头发长嘛。”见湘江脸色好看些了,乘机又说:“难得你在,我还有个人商量帮着把志愿给他定下来。学校很快就要。”湘江脸色更好看了些。
海云清楚他的心理,他现在很愿意对儿子有些具体用处。做父亲的容易在孩子小时忽略他们,因为忙,也因为觉得提供了物质保障就算尽到了父亲责任,无暇或不屑跟孩子沟通,如此,在孩子渐渐强大起来时,他就会感到某种危机。
不过他们大多不愿承认这点,对自己都不愿意,包括湘江。夫妻二人翻看高考报考资料,湘江边认真看边犹自嘴硬:“报个志愿也得家长忙活,现在的孩子啊。你说咱们那时候,谁管咱了?什么不都是靠自己?”海云并不戳穿他,只就事论事:“不能这么比。咱们那时候是,都不管;现在是,都管。都管的情况下你不管,你的孩子就会比别人少了一分竞争力。”
“管也得有个限度,不能面面俱到事事包办。你看彭飞现在这样儿,活儿、活儿不干,礼貌、礼貌不懂,像什么样子。”公平说,说这话时湘江没有丝毫针对海云的意思——要有这个意思他就不说了,起码不会此刻说,四面树敌乃兵家大忌——他完全是按照适才的思路,借挑剔儿子以发泄;百忙中为他专程回来,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能不火?
一火就忘记了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