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铁血民国 > 7 才华初现(一)

7 才华初现(一)(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你是狐狸精 丫环好狡猾 丫环好难缠 丫环好迷糊 丫环请留步 网游之驯兽师 丫环好嚣张 丫环好薄情 一路,锦绣相随 关于爱情那些事儿

日俄在中国的交战并没有引起国内的震动,这个时候的中国人还是太麻木了。

革命党人继续自己的革命共和之梦,野心家们操控自己手中的权柄企图获得更大的权力。

自1895年12月起,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

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直上。1897年,擢直隶(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练兵。1898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前往济南。时山东境内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派兵到各州县残酷镇压。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权势更加显赫。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并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力。1902年,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巨,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

现在的袁世凯是春风得意,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祖庭(袁家文字)呢?”回到府中的袁世凯心情非常愉悦,询问自己的二姨太太沈氏。

“祖庭大概又去军营里玩了。”沈氏微笑着结果袁世凯的外套。

“这小子像我,不错不错,玩居然能够玩出名堂来,给他请的老师怎么说?”一提起自己的长孙,袁世凯就老怀大慰。

“英文老师菲德尔,德文老师费德罗里希,日文老师伊藤博,俄文老师克利得,私塾老师郑先生,法语老师默克尔都在夸他,他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尤其喜欢西方数理!”谈起袁家文,沈氏也是非常地开心,袁家文对他非常尊敬,嘴巴也很甜,让她真正感觉到天伦之乐。

“我看啊,云台都不如他这个儿子,以后能传我衣钵的大概就是这个小子吧!”袁世凯有点感慨,“去让人把这个小子抓回来吧!”

“恩!”沈氏虽然心疼袁家文,但她毕竟是袁克文的养母,如果丈夫真的想要将自己的体统传给家文,那也就是说要传给克定了,那克文怎么办啊?

心里虽然忐忑,但是沈氏没有多说什么,一切都还早呢,家文才8岁呢。

“祖庭,在军营好玩吗?”对自己的长孙,袁世凯一改再外人面前的冷酷,对于能够传他衣钵的传人,袁世凯还是用心培养的。

“恩,那些武器我都会玩了,爷爷,有没有更新的武器?”袁祖庭一脸的天真无邪,乐得袁世凯搂着他大呼自己的麒麟子。

“最新的武器啊,你喜欢什么,到时候爷爷去国外给你订购?”对于袁家文的要求,袁世凯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让他的其他儿子们都有点吃味呢。

“去国外订,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造?”袁家文天真地问,一脸地不解。

“这个……”袁世凯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的长孙解释这些复杂的问题。“朝廷未批准……”

“哼,什么破烂朝廷,连自己军队的并且都要依靠国外提供,这不是将控制自己的缰绳交到别人手上吗?”袁家文不屑地说。

“祖庭大胆,何来这大逆不道的言语。”自家孙儿大胆的言词刺激了袁世凯,猛地一拍桌子,怒斥。

“孙儿知错,爷爷不要生气,只是近日孙儿听别人讲了当今朝廷的昏庸,太后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赔了日本人2亿两白银,庚子年又赔了联军4亿两白银,这样的朝廷外不能抵抗外辱,内不能振兴中华,有什么用?”袁祖庭立刻跪下求饶,但嘴里的话却丝毫没有放松。

“放肆,朝廷的功过也是你一个黄口小儿能够评论的,来人,把孙少爷给我关到禁闭室里去。”袁世凯勃然大怒,丝毫不顾沈氏的劝解,将袁祖庭关到了禁闭室里。

夜深人静之时,本来应该低声哭泣的小孩静静地坐在禁闭室,脸上毫无被斥责的低落,平静地笑着,嘴角上浮现出一个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年纪的微笑。

袁世凯啊,袁世凯,我就不信你对这个朝廷没有一点的想法!

唉,这个身体真是倒霉,居然是臭名昭著的袁世凯的孙子,那自己以后还不得被后人给骂死,要不就是被革命党给干掉,自己怎么做呢?去投奔革命党,晕,别人会不会相信自己都是个问题呢?难道等死?这绝对不是灰狼的风格。干什么呢?总不可能就这样灰溜溜地躲到国外吧!那多丢人,到了这个年代来不干出点事业来都对不起自己。

算了,先这样一步步地往下走吧,现在还是要靠着袁世凯的,到时候他要是太猖狂了,就把他干掉,反正不能让他成为众矢之的,那样自己都不好混了!

胡思乱想了半天,灰狼无比地思念硕鼠,要是她在就好了,那活生生一本历史书啊,自己对这个年代的很多事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袁世凯窃国,刺杀宋教仁,民国这十几年乱得一塌糊涂,自己到底该投靠谁呢?

唉,也不知道龙牙和硕鼠有没有到这个年代来啊?

*****

“怡龄呢,又在书房?”从学堂下学的宋庆龄回到家只看到自己的三妹妹美龄在客厅里玩,四妹妹却不见踪影,难道她又在书房看书?

“二小姐,四小姐在书房里看书,已经进去两个时辰了。”下人恭敬地回答

“又在书房啊!”宋庆龄叹口气,转头看向美龄,“三妹妹怎么不把四妹妹带出来玩呢?”

“她一看入迷了书,谁能拉得动啊?”年幼的宋美龄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二姐,“二姐,这是大姐从美国寄回来的信,二姐,你说我们什么时候也去美国读书啊?”

“等父亲安排吧,我去书房把那个小书呆抓出来玩。”

“好啊,估计也就只有二姐你能把那个书呆子说动呢!”美龄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庆龄叹了口气,明明是双胞胎姐妹呢,怎么性格就相差这么多呢?三妹妹活泼大方,喜欢热闹,虽说有点的傲气,但是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啊!四妹妹和三妹妹性格完全不同,文静,最喜欢的就是看书,都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大的毅力,自从两岁开始习字以来,每天都会练习一篇大楷,三篇小楷,然后就是不断地看各种的书籍,人只要一拿着书就完全忘了周围的事物,从最开始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始,到现在已经自己跑去父亲书房里找书看了,不过那些书她到底看懂了没有?

这个一直是庆龄脑海中的疑问,平时也没看这个妹妹表现得有多出众啊,最多就是体贴,也不见她展现什么才华呢,哦,当然,那笔字非常的漂亮。

“怡龄?”看着坐在大椅子上看书的小小身影,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坐在那么大的书桌前,高高的书桌几乎能够遮住她整个人了,看了这种情况,庆龄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二姐姐?”看书的怡龄抬起自己的头看着自己的二姐。

“在看什么书呢?”

“严复先生译作的《天演论》。”

“《天演论》?你能看懂吗?”对于妹妹看的书,宋庆龄也感觉到有点咂舌,这可是一本外国的名著啊!

“不是太懂,它所说的‘优胜劣汰,使者生存’的道理也适用于人类,但是我们平时看的书却说天子就是上天注定的,既然是上天注定的,那天子就不需要参与这样的竞争,可是天子也是人,这个到底适合于人类,难道却不适合天子吗?还有……”小小的怡龄将自己看书的疑问全部说了出来,让宋庆龄听的是越来越惊讶。

天啊,这是自己的妹妹吗?不过8岁的小孩就有这样的思想,加以培养,前途不可限量啊!

兴奋地抱着自己的小妹妹跑下了楼,“父亲呢?母亲呢?”

“二姐姐,怎么了?”怡龄不解地拉拉自己姐姐的衣衫。

“没事,我的妹妹是个天才呢!”庆龄兴奋地亲亲自己妹妹的小脸蛋。

在家人联合的测试下,众人惊讶地发现怡龄的惊人才华,只要她看过的书绝对是过目不忘,

记下的读书笔记上面所写的问题虽然幼稚但是却足以看出其中的潜力,这可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所提出的问题啊!

宋嘉澍外出经商回来以后大喜,对自己的小女儿愈加疼爱,唯一可惜的是怡龄仍然和以前一样,不怎么喜欢和陌生人说话,这一点上比起她的三个姐姐都差了很远。性格的孤僻让小怡龄不喜欢去学堂上学,只是呆在家里学习,看书,练字,为了自己的小女儿,宋嘉澍专程请了私塾老师到家里来教导她。怡龄写得一手漂亮的颜体,很多时候,宋嘉澍仁也会让自己这个不喜欢言语的小女儿帮着自己整理一些文件,账本。

目 录
新书推荐: 穿越1937,爆兵杀穿淞沪战场 民国:一元秒杀平推二战 亮剑:开局自爆穿越身份 李二狗和地主家的女人们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