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刑警廖飞:暴雪公路 > (八)

(八)(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跑男之纯情巨星 从战神归来开始 诸天网购 我家豪婿有点妖 狼行三国 奔三的幸福生活 焚天吞星 霸婿崛起 来一个西红柿 都市之战神归来

“除非把这个女人扔下车去。”张芹盯着冯碧垚说。

她笃定的眼神,就好像真的听见了收音机中“女声”的话语。

但实际上,女声在说出“除非”两个字后,就在收音机中隐去了。

只剩下一阵短促的噪音。

如果没有大伙的阻拦与劝说,愤怒的冯碧垚和狂躁的张芹肯定会第二次大打出手。

张芹似乎认准了,冯碧垚就是这一连串不幸事件的源头。

究竟是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作祟?还是想为压抑不堪的心情找个发泄口?

廖飞也猜不透张芹的真实想法。

毕竟人心隔肚皮。

余光楠并未选择离开客车,理智在躁动冷却后重新上位,他也只好并不坦然地接受自己无法走出暴风雪的事实。

风雪难捱,罐头难吃。

廖飞一门心思都在琢磨朱记者的死,他没想到鹿淇突然向大伙说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提议。

“大伙们,我们玩个游戏吧?”鹿淇说。

在气氛如此压抑的车厢里,“玩游戏”显然是个无比唐突的提议。

但更奇怪的是,大家却都没有拒绝她的意思。

可能人越是神经紧绷的时候,越是需要放松吧。

廖飞本想拒绝,但听到“游戏”的名字时,他又改变了注意。

鹿淇说游戏的名字叫做“无罪推演”,是她在大学侦探社团时,经常会和朋友一起玩的游戏。

还活着的七个人向车厢中间凑了凑。

所谓的“无罪推演”游戏,是以某项“犯罪主题”为前提的。

假定所有游戏参与者都可能是凶手,大家依次发言,说出自己“不可能是凶手”的理由和证据。

这也就是嫌疑人的自我辩护。

当所有参与者均发言完毕时,进行不记名投*票,投给你认为最可能是凶手的人。

选出票数最多的三人,再次重复“自我辩护”与“投*票”环节。

最终得票最多的那个人,就是这场游戏的输家,需要接受早就预设好的惩罚。

“我们这有现成的犯罪主题。”鹿淇说,“就以朱记者被杀这件事为主题,大家觉得怎么样?”

说起这个真实的“主题”,乘客们的脸色都变了。

余光楠率先发难:“小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游戏吗?这是变着法的审我们吧!”

大伙也纷纷附和。

“是啊,简直在拿我们当做犯人来对待!”

“我不想参与这种游戏。”

……

鹿淇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笑着说:“这真的只是个游戏而已。”

廖飞忽然举了举手,说:“我参与这个游戏。心虚的人可以选择不参与嘛,鹿小姐也没有强迫大家。”

廖飞简单的激将法,很快发挥了作用。

余光楠不屑的说:“我也参与,呵,我没什么可心虚的。”

大伙面面相觑了一阵,最后也都选择了加入游戏。

鹿淇向廖飞投以感谢的目光,廖飞也报以微笑。

其实廖飞支*持鹿淇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听懂游戏规则后,马上就明白了鹿淇的真正用意。

她想寻找拥有“凶手思维”的人。

这次在车上进行的“无罪推演”和鹿淇平时在侦探社团玩的那种游戏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

那就是“真凶”是否存在。

侦探社团的无罪推演游戏并不存在真凶,所以更多的是考验游戏参与者的语言逻辑能力,比拼的是谁的“自我辩护”更有说服力。

但是客车上的这场无罪推演游戏,不仅“犯罪主题”是真实发生的,而且“真凶”极有可能就存在于参与者之中。

所以游戏的胜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参与者的自我辩护中寻找拥有凶手思维的人。

其实余光楠说的没错,这就是一种隐性的变相审讯。

凶手会隐藏自己,伪装成与杀人事件毫不相干。

但在潜意识中,凶手却无法抹去自己杀了人的事实。

就像一个说谎者,无论怎样伪装,还有是会有一个人知道他在说谎,那个人就是说谎者自己。

同样的,在凶手的伪装与辩护中,他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凶手思维”,搞不好就会在他的言谈之间有所展现。

鹿淇就是想寻找这样一个契机。

对此,廖飞默契地心领神会。

一场“侦探”与凶手间的心理博弈,就在看似“放松”的游戏中开始了。

“那么惩罚是什么?最后输了的人要做什么事呢?”司机李响问。这个内向的年轻人,似乎对惩罚的内容有些在意。

“关于具体的惩罚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鹿淇说。

一直默不作声的梁涵忽然说:“你是游戏的发起者,惩罚规则也由你来决定吧。”

梁涵的语气快而冷淡,仿佛有些不耐烦,希望无罪推演游戏赶紧结束。

最终鹿淇决定,输掉游戏的人今晚守夜的时候要多守两个小时。

这个小小的惩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司机李响也送了口气,他心里可能在想:还好不是当众唱首歌之类的……

确定了发言顺序之后,鹿淇又追加了一条规则:在某人发言时,任何人都可以向他提出问题。

之后游戏便开始了,头一个发言的人是司机李响。

“我,我没有理由杀朱记者”李响有些紧张,“假设我想杀他,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

“这种场合是什么意思?司机先生,请说清楚一些。”

李响摸了摸方向盘,目光沉了下去。他说:“这辆车是我工作的地方,我最不希望它出事故。如果我杀死了车上的某位乘客,日后怎么可能再安心的工作?”

“可朱记者并非死在你的车上,他是在树林里的雪地中被害的。”

李响怔住,很显然他的自我辩护脆弱到不堪一击。

“总,总之我和朱记者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我不可能害他。”李响说,像是无可奈何下的最后辩词。

这个内向的人说完这一句后,就一言不发了。

结果显而易见,大家都在心中认为,李响的阐述苍白而无力。

第二个发言者是梁涵,她一上来就十分坚定的说:“我不可能是凶手,因为我有昨晚不可能离开客车的证明。”

廖飞一下子来了精神,因为比起李响那种绵软无力的发言,梁涵强而有力的开场白更像是一个凶手应有的姿态。

但是现在,廖飞更加好奇的是,梁涵口中“不可能离开客车的证明”究竟是什么?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