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1)
HS大学女孩子一向多于男孩子,引得外校甚至是武汉很多找不到对象的社会男士都朝这里聚集。我们的宿舍在不安静的时候爆发了一个新闻。苏小小最近心情不好,表现异常。
一个夜晚,在那间拥挤的宿舍,两盏灯晃得眼睛生涩。7个人都在,苏小小倾诉了她的心思。原来她暗恋我们班级一个男生,说一下,我们班级35人中只有7个喃生,都长的挺有特点的。目前我都不大认识他们的,苏小小喜欢的是来自广东的一个黑皮肤,戴眼镜,身高只有165的男孩。我吃惊苏小小喜欢人的速度,同时不停地问一个问题,那个男生叫什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怎么没有印象。
苏小小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一个她的老师。我想这和她缺少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缺少父爱有关。她暗恋那个老师四年,直到人家结婚。年幼的苏小小渴望老师的关心,过分地渴望那个老师的关心进而变成了爱恋,我能理解体会她的心情。我这人有一点好那就是很容易理解别人。当年的苏小小听说自己的老师结婚的消息后,是相当地难受。而她把这个难受一直珍藏,直到大学,才向我们倾诉。可这时的苏小小已经解脱了,已经长大了。可她依然很想那个老师,想她那时的心情。这已经与爱情无关。
这次苏小小喜欢的男孩,好象很关心苏小小似的。平时上课爱和她说话,有时还拍苏小小的肩。我是不知道她们是什么时候交流那么多的,总之是我们的苏小小就这么容易地喜欢他了。很简单地喜欢。
苏小小想向人家表达自己的心思,可对方好象没有感觉。为此,我们见过苏小小的泪水。我们6个开始关心苏小小,也开始关注那个男孩子。
一个傍晚,沈则容回来报告说,那个男孩在班级认了一个妹妹,好象这个妹妹也在追求他。
又一个下午,沈则容回来报告说,那个男孩子和我们班级来自湖南的女孩正式确定了爱情关系。苏小小又哭了,然后背起她那刚买的包包出去了。
晚上10点,苏小小回来了。我们几个为了安慰她。开始开批斗会,批谁?批那个男孩,我们说尽了他的坏话,但是没能拯救苏小小绝望的心。
接着我也出现了问题。有几个高中同学,确切地说是三个男生来到我们的学校。他们没有考上大学,是来我们学校读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好象和我们正规录取的不一样。他们来了我很开心,至少我又多了很多同学。可问题是他们中的一个是ZZ的好朋友,ZZ就是我高中暗恋的那个呀。
我又想起了ZZ,我想恋那时自己的傻样。我没有问ZZ的情况,我喜欢怀恋,怀恋的心情比爱情本身好。我就是这么矛盾。也许不联系更好,可以让我有想恋的人。
没有多久,我接到一个电话。是ZZ打来的,我很意外,也很激动,更多的是高兴。ZZ说他要来看我,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放下电话,我开始深沉起来,开始想着他来的样子。三个月不见了,见了说什么好,我一直在考虑。
ZZ来了,他还是那样,我带苏小小一起去见他。为什么要带苏小小?可能是怕两个人说话尴尬。ZZ开始抽烟,在我们面前。我发现自己没有感觉了,好象没有以前的心情了。我好奇怪自己。后来我们带他去吃川菜,我请客。然后我们三个在露天电影院坐了会,就送他出校门回去了。
接着,我和ZZ开始联系起来。我已经没有了感觉,可是我在电话里面还逼着他给我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不喜欢猜测别人的心思,好累。他没有说喜欢,也没有说不喜欢。
我的臭脾气来了,我找他要我所有的信件和纸条,说就此了结。
在一个下午,天气有点凉,我约好了ZZ见面。他来送还我的信件。那天疯狂英语李阳到我们学校露天电影院演讲,她们6个都去了。我到校外的公交车亭等ZZ。他把我所有的信件用一个大袋包着,递给我,我说:好了,再见。他说:不邀请我进去走走吗?我说:不用了,你回去吧。然后我就背着包回宿舍了,没有回头。
露天电影院不断传来疯狂的英语叫声。我很烦躁,把我给ZZ的信件全烧了。
青春的岁月,那个年龄的爱恋就这样结束了。
有痛苦,有忧郁,更多的是回忆,回忆自己那时的心情。我想那些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小浪花。这些浪花撞了我们的腰,有点感觉,但不疼。
(8)哀而不伤的大学生活
作者:琴海子
我最讨厌寝室里早上亮灯的时候。日光灯会在我头顶上“嗡”的一声,它让我绝望,让我严重睡眠不足……
秋天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学的生活。每天早餐,然后上课,中餐,午睡,晚自修。单调的日子重复着,我们开始变得安静下来,每个人在延续高中那股劲头都在试图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所有的未知与可能。
我开始讨厌上课,极度地讨厌大学的课堂。我认为老师的课是枯燥的、无聊的,对我始终产生不了任何实质意义的影响。我们政治系有了我这样的学生是悲哀的,而我这样的学生念政治系更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我们所上的课是虚无飘渺的,我总是无法理解老师要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白上这些课的目的。我开始逃课,才到大学两个月我就开始了逃课。我会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从后排背着书包偷偷地遛走,我不得不去,因为要应付点名。可悲的教育,用点名来约束着我们,我想自觉地去学,讨厌约束。我去图书馆,带着我的小本子,在图书馆的二楼或者三楼,找寻自己爱看的书,有时会记点我喜欢的话或者是自己写点感悟什么的,在那里我一坐就是一个上午。在别人眼中我是不务正业的,我看的书是没有用的,都是些小说散文或者杂文,要么就是心理学或者是人物传记。而这些好象并不能带给我学业上的进步。但是我依旧忙乎着。
一次陈新带着我去西区市场租书看。西区市场是我们学校里面的一个很简单的小市场,一条简单狭窄的街道,两边都摆着学习用具、女孩子的包包、首饰还有出租的唱片,打印的机子等等,在市场的最右边有个不大的地方,卖给老师家属的蔬菜,还有瓜子糕点类,最主要的有很多水果。因此,我们经常光顾那里,多是买点不贵重但必需的东西。
我最喜欢的是租书的地方,在市场的二楼,一个照相馆旁边,有两家。我很开心,也很感谢陈新带我去这样好的地方。那里书很多,押点定金,一天扣一元的租费就能看到我喜欢的小说,我是狂开心。在那里我是贪婪地读了很多小说,其中好象比较有印象的是张宏杰的《一切从大学开始》。从这部小说里面,我有了强大的震撼力,也想当作家呢。张宏杰在我眼中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他19岁到北京求学,念的是精密仪器专业,跟文学一点也不沾边。但这位理科学生迷恋上文学,他上课看别人的小说,课后写自己的小说,并想方设法逃课,最终,他选择了退学,不顾一切听从心灵的召唤,追求文学。当时我好开心,有点找到知音的感觉。于是又去看了他写的《清华园的故事》。越看越激动,甚至迷上了张宏杰,觉得他就是我的偶像。大二的时候,张宏杰来到HS大学演讲,看到海报我很激动。当晚,演讲现场就出现了我的身影。终于等到了他,可是听着他的演讲我很难将眼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人和小说的作者联系起来。没有等演讲结束,我就悄然离开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去见作家本人了,实在伤心呀。
当然,我继续看我喜欢的小说杂志,继续抄写我喜欢的字句。西区二楼成为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个地方,我很怀恋。
孙明明的爱好和我们不同。她永远是忧郁的样子,她的生活是哀怨的。我经常讽刺她:多情,装酷。她的爱好就是听歌,她的耳朵里面总是塞着黑糊糊的耳塞,手中抱着她的随声听,嘴巴里面哼哼唧唧的。肖丽丽、沈则容也爱听歌爱唱歌。她们几个经常一起讨论歌曲,还叫着要去KTV唱。我不会唱歌,一唱歌她们几个就开始挖苦我,一点也不留情。而且我唱歌她们都有夸张的动作,她们捂着耳朵尖叫。我很气愤,她们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自从她们讽刺我之后,我再也不敢唱歌了,我的心理是脆弱的。我也不想成为她们的笑料。其中,我最恨沈则容,她嘲笑我的时候,不看我而是看着别人,故意背对我,然后对其他几个挤眉弄眼的。真是阿姨那种挫伤我幼小的心灵。
孙明明和吴小火有共同的爱好,她们爱跳舞。周末的晚上,HS大学一般都有舞会。她们几个经常去,我不敢去,我拒绝去。有点怪怪的,感觉是那样的。
苏小小在干什么?她爱好很多,她也爱好文学,有时经常和我一起去图书馆,有时和我去租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