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燕支泪 > 第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

第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云谁之思 失恋33天 荒魂宿舍 晶系魔法师 炼气士 款款而行 新床暖旧爱 兰陵皇妃 宝石不说谎 天降奇缘

“臣荣禄叩见太后!恭请太后圣安!”

“起来吧!没外人在场,荣中堂不必拘礼!赐座!”

“谢太后!”

“荣中堂最近可好啊?”太后翘着指甲端起茶杯。

“谢太后挂念,臣……好!”荣禄有些丈二和尚。

“听说荣大人最近新娶了一房夫人,娇艳动人,能歌善舞,您艳福不浅哪!”太后低头瞧着荣禄。

“老臣惭愧!”荣禄深知太后耳目广布,得知此事也在意料之中,只是突然提及,毕竟有些羞惭,而且太后一向精明老练,今日匆匆叫自己进宫,只怕不只是关心自己的私人生活这么简单。

“佳人相伴,诗酒为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荣大人倒是会挑时候享清闲哪!”

“禀太后,臣罪该万死!但臣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明哲保身啊!”

“明哲保身?中堂言重了吧!”

“臣绝不是危言耸听故作姿态,堂官说罢就罢,衙门说撤就撤,朝中老臣几乎人人自危啊!”

“那你们就该规劝着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关键时候你们也不能都趋利避难啊!”

“太后啊!皇上的脾气您还不知道吗,恭亲王在世时还好些,现在恭亲王薨了,皇上除了翁同龢和康有为的话,别人说什么都没用啊!”

“这皇上也不至于忠奸不辨吧!”太后起身踱着步,“皇上还是太小了,做事欠斟酌!”

“太后,朝中都盼着太后主持大局哪!”

“这样吧,我和皇上近期要去天津阅兵,你,去准备一下。我暂调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节制京津兵权。事后,你还回来,你觉得怎么样啊?”

荣禄抬头略一思索,“臣谨遵懿旨!愿为太后肝脑涂地!”

“老佛爷,皇上来了!”李莲英快步走进,耳语道。

“行了,荣禄你下去吧!好好准备,不要让我和皇上失望!”

“嗻!”荣禄退出。

“儿臣给亲爸爸请安!”

“皇上啊,这么忙,难得你还记着过来,快坐吧!”

“谢皇爸爸!”光绪在太后侧面椅子上坐下。

“亲爸爸这两天可好?”

“好!”太后拖着长音。

“嗯,儿臣有事要禀告皇爸爸……”

“什么事啊?”

“儿臣将内阁侍读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都赏加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准参预行政事宜。儿臣……还撤了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等闲散衙门;外省裁撤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东河总督及不办运务之粮道,仅管疏销之盐;上海《时务报》朕将他改为官报;此外,还想裁汰旧军,以西法练兵,筹建海军;力行保甲,实行团练。亲爸爸,对此事有没有什么指教?”

“你不都下旨了吗?还用得着请示我吗?”

“儿臣……想听听亲爸爸的意见……呃,还有一件事,儿臣想重开懋勤殿!”

“懋勤殿?那是你小时候用的,不是废弃多年了吗?用他干嘛?”

“儿臣觉得学识不够,还得勤读经典,学习治国之道,并选集通国英才,延请专家,共议国事……”

“一个西暖阁还不够你议事的吗?这又是谁出的幺蛾子!”

“亲爸爸,变法事务繁杂,事项众多,如今没有总理之处,开懋勤殿便于各方汇总!”

“你这新政还真是气象万千,包罗万象啊!搞得怎么样了啊?”

“回亲爸爸,同文馆已正式更名为京师大学堂,卢汉、粤汉、沪汉铁路已全部开工,译书局等事项正在筹备之中……”

“修铁路,又得请洋人吧!我听说,这修铁路是会坏风水的!”

“亲爸爸,那都是迷信,现在各国都在修铁路,有了这东西,物资交流又省时又省……”

“这又是那康有为说的吧!他的话合着就是真理了,他让你修什么你就修什么,他让你开什么你就开什么,他让你撤谁你就撤谁?”

“亲爸爸……”

“我也没别的意思,你是皇上,听话做事要留个心眼,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你那翁师傅也没教给你?”

“儿臣……”

“那六位堂官犯了什么不赦之罪,你将他们全部罢免?还有那六个衙门,都撤了,你让那些个人都干什么去?”

“他们违抗圣旨,阻碍言路,实在不把朕放在眼里!”

“什么是把你放在眼里?唯命是从,俯首帖耳,整日‘皇上圣明’就是把你放在眼里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自古以来,哪位明君不是虚怀纳谏?像你这样一不顺心就罢职,今后谁还敢进谏?那康有为就是正人君子,胸怀坦荡了?他说不定正是利用你铲除异己,步步高升呢!一个君主,连自己的大臣都驾驭不了,反被利用,我真是高估你了!”

“裁撤六衙门是朕的旨意,与康有为无关!”

“你瞧瞧,你倒替他掩盖起来!真是中毒不浅啊!翁同龢教了你十几年,就把你教成这个样子!好!你不是要撤旧换新吗,我看第一个该撤的就是他!”

光绪一听,心中大惊,“亲爸爸,您……不是说笑吧!”

“我没空跟你说笑!翁同龢自恃得宠,倚老卖老,目中无人,仗势弄权,朝中早已怨声载道,告他的折子有二尺高了,只不过我念他年事已高,一直没有处理这事,如今看来,不办是不行了!”

“翁师父德高望重,才学广博,是朕的恩师,也是朕的得利重臣,怎么能说撤就撤!”

“这事我已经定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不能背信弃义!”

“那你就能不忠不孝了?翁同龢年老昏庸,早该回乡养老了!什么重开懋勤殿,这简直就是想专权!没什么可商量的,小李子,把圣旨给皇上,请皇上用玺!”

“嗻!”李莲英从内间拿出一份旨卷,呈在光绪面前,“请皇上用玺!”

看着有些刺眼的明晃晃的旨卷,圣旨,圣旨!哈哈,这就是“圣旨”!

“亲爸爸,儿臣不能罢翁师父!朕曾向师父允诺,永远敬重师父,听从师父教导,朕是天子,一言九鼎!若连这点守信的权利也没有,朕宁可不当这个皇帝!”

“放肆!没人求着你当这个皇帝,当不当随你便,你以为大清国离了你就不行了吗?可别忘了你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亲爸爸!”光绪一怔,胸中如巨石压来,缓缓跪下,冰冷的地面触到膝盖的那一刻,绝望袭上心头。

“请皇上用玺!”崔玉贵取来玉玺,托在光绪面前。

这是什么?玉玺?方正高贵,王气十足,光滑晶莹的表面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他争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惜骨肉相残,父子反目。然而,没有争斗,没有欲求,甚至没有选择,它竟落在自己手中,可它属于自己吗?自己不过是拿起它的一个木偶……这玉玺,曾盖在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上,沾了多少洗刷不尽的耻辱。看着眼前的王者至尊之宝,他有些眩晕。

崔玉贵扶住光绪。

“还有,你用人掌权还欠点火候,今后,凡二品以上大臣须谢恩陛见并诣太后前谢恩,外官一体奏谢;荣禄经验丰富,我已任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节制京津兵权,你明儿就下旨宣布吧!”太后扶着李莲英的手,向外走去。

好厉害的旨令!人事任免权、京畿军事防务权和全国兵权悉收掌中,原来自己真的什么也没有……

“对了,还有一件事,过几个月,你和我去天津阅操,我已命荣禄着手准备了!”

……

目 录
新书推荐: 我的符箓能高考 开个当铺,怎么就惊动全世界 诡异之上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寒门渡 整个地下世界都听他的,你说他是卧底? 过分野 断亲缘,虐渣渣,重生千金她不伺候了 造个系统做金融 老公重生要退婚,我嫁他叔成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