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映日荷花别样红(上)(1 / 1)
太后归政,天子掌权。光绪终于可以亲裁大政,跃跃欲试,喜悦难抑。一月之内,两次加上皇太后徽号,以表对这位亲爸爸养育栽培之恩和撤帘归政放手让自己施展抱负的感念。上月,侍讲崔国因充出使美日秘大臣,了解西方近况。布鲁克巴部长归化,赐予封号印敕。布鲁克巴(今不丹)与哲孟雄(今锡金)当时皆为西藏籓属,而今英人视为保护境内,意欲修路侵地,商议未妥,藏印交战,藏兵败退,志在复仇,驻藏大臣升泰极力压制,才未暴乱。英人既掠哲孟雄,又在布鲁克巴及后藏干灞修路,布鲁克巴地数倍于哲孟雄,升泰至边,部长遣兵千七百人护卫,并乞印绶封号,归顺大清。虽在边境,可慰人心。下旬,又与太后一起亲赴颐和园检阅水陆军队操练,日理万机,励精图治。
却说梦珍进宫已有数月,对宫中礼仪也愈加熟练,除了每日照例请安,就是写写画画,看了不少诗词古籍,自己偶尔也写两首来玩。皇后倒是来过一次,估计也是她姑妈的意思,不过是说些姐妹和睦之类的话,再者就是些衣料首饰时新玩意儿,可这皇后的字还写得真不赖,绘画上也有一些造诣。期间梦珍去了永和宫几次,姐姐自然热情以待,可总觉得心里不自在,梦珍只当是自己多虑了。太后倒像是很喜欢珍儿,总叫她到乐寿堂侍候。虽说是撤帘归政,但光绪毕竟不够老练,有一些机要奏章还须慈禧考量点头,梦珍文墨尚通,慈禧便叫她在一旁或代为朗读,或记录口述,配合得十分默契。梦珍以前只知道慈禧是个政治女强人,可如今才知她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不仅字写得好,画技更胜一筹,最喜画各色牡丹,颜料都是各色鲜花研磨而成的,寥寥几笔,活色生香,春意满堂。知道珍儿喜欢绘画,她还特意让宫廷女画师缪嘉惠给珍儿当老师,又将自己的一个贴身侍女萦儿赏给了梦珍,这个萦儿机巧聪慧,能书善画,梦珍可真是受宠若惊。
这一月,光绪又赏了湖南按察使薛福成三品京堂,令其出使英法义比大臣,赐张建勋等三百三十一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新人上任,朝野上下一派新气象。
一天的政务忙完,抬眼一看,已是夜幕幽幽。光绪倒不觉疲乏,拿起一样东西,也不叫步舆,自个兴冲冲向景仁宫走去。几个月的接触,他发现这个珍儿不禁活泼开朗,大方不羁,而且志趣广泛,见识博远,在有些问题上竟与自己看法一致,心有灵犀,十几年的宫廷生活,红墙之内,几乎所有人都对他恭敬有加,但却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更别说解他所想,交心知心,他也早放弃了寻找一个知音的奢望,如果不是这个珍儿的出现,只怕他真是要当一辈子的孤家寡人了。可是珍儿出现了,他觉得自己的世界里射进了一缕阳光,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感受,他也说不清,只觉得自从离开王府进了皇宫,就再没有过这样的感受。而且亲爸爸好像也挺喜欢这个珍儿,他们母子总算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了。光绪越想越高兴,脚步轻快,不一会便进了景仁宫。
“珍儿,看朕给你带什么来了!”一脸的阳光灿烂。
“什么宝贝啊?”梦珍正在画一副荷花图,这是那位繆老师的“作业”,听的说,立马放下笔墨,跑了过来。
“等等,先让朕看看你的‘功课’怎样。”背着手,光绪拉着梦珍来到桌前,“还不错,有长进,就是比皇爸爸的可还差得远呢!不过已经不错了,至少能看出来是荷花!该赏该赏!”光绪忍着笑说道。
“去去去!这是夸我还是贬我啊!”
“当然是夸了!你忘了,上次你画的那副荷花图,画完还很得意,硬是跟小瑞炫耀,结果小瑞说什么?‘主子,您这枫叶画得还真像啊!’”一句未完,旁边的宫女太监都绷不住乐了,光绪还只顾拉着小瑞,“小瑞,你给朕作个证,朕没胡说吧!缪师父教了你也真是好福气啊!”
小瑞那里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想笑又不敢放开了笑,只瞅着梦珍捂着嘴巴憋得满脸通红。
“小瑞,你到底是谁的人啊!可不许胳膊肘向外拐!”梦珍撅着嘴。
“回主子,奴婢是主子的人,主子又是万岁爷的人,所以奴婢……再说,小姐曾教导过奴婢,要帮理不帮亲……”小瑞憋着笑回道。
“好你个小蹄子,进宫没几天倒学会油嘴滑舌了,敢顶撞主子了啊?看打!”梦珍通红着脸,说着举手向小瑞跑来。
“哎,好了好了,珍儿,都是朕的不是,朕给她求情,饶她一遭吧!赏给朕个面子!”光绪拦在身前,一双大眼睛熠熠闪耀,“还不快跑?”转身对小瑞说道,
“是!”小瑞笑着跑了出去,其他宫人也知趣地退了出去。闷轻掩上的那一刻梦珍觉得心跳加速了好多。
只剩下两个人了,寝宫里突然静了下来。光绪还拦在她身前。一袭淡绿旗袍,头上只松松挽了个髻,一根玉钗差得随意而别致,无多余发饰。刚出浴的少女,一股幽香袭来,只让人心绪纷乱。从未这样近过,几个月来,一是忙于朝政,二来她总有躲闪之意,再者她还是个孩子,光绪也未作其他之想。可今日,伊人在前,真让人意乱情迷。他放下手里的东西,捧住了她的腰。
梦珍一颤,他的呼吸清晰可闻,他的脸渐渐贴近。
“那是什么?不是说要给我看样东西吗?”梦珍向前挣脱开来,指着桌上一个小黑匣子问道。
“哦,对了!朕差点忘了!”光绪回身打开匣子。
“照相机!”梦珍惊叫道。
“你认识照相机?”光绪也很惊异,这洋玩意儿自己还是头一回见。
“在广州的时候见过。”梦珍随口说道。自己可是摄影爱好者啊,好久没有摸过相机了,梦珍忍不住抚着相机,虽说不是那么先进,但毕竟已是十分难得了。“哪里得来的?”
“德国使臣庆贺归政,进贡的!怎么样,喜欢吧?”
“喜欢!喜欢!”梦珍捧着相机,乐得忘了说谢谢。呵呵,这要是拍上几张照片带回去,那可是稀世珍宝啊!上学那会儿,同学们都爱去拍旗装照,花好几千,也不过穿些仿制的旗袍,如今自己穿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宫廷旗服,要是照了照片带回去,她们还不知得羡慕成什么样呢!梦珍胡思乱想着,傻笑不停。
“看你乐得!”她或许还只是孩子,光绪想。
“这个东西怎么使啊?快给我照张相!”
“朕教你!那个德国使臣给朕摆弄了半天呢!”
到底是一百年前的高科技,折腾了半天,才闪了灯光。梦珍喜不自胜,捧着相机,二人畅谈至深夜,方各自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