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天子剑 > 第一百五十章 高祖金牍

第一百五十章 高祖金牍(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除妖事务所 狐狸是颗小樱桃 五伦禁忌 三国最强农夫 一叶落天涯 梦与奇缘 还我修为 远辰落星河 哎嘿吓不到我 宿主今天祸害男主了吗

五行剑齐,天子剑出‘天下太平,高祖金牍。

当年高祖皇帝曾留下遗诏:若日后大汉帝国到了存亡危急之刻,可开启髑髅台,取出天子剑与金牍,则保江山无恙。

如今董卓阴谋逼宫,不正是到了存亡危急之刻吗?

既然天子剑和金牍已重见天日,何不借此略作文章呢?

急中生智也好,狗急跳墙也罢,小皇帝被逼至绝境,只有铤而走险,借老祖宗的天子剑绝地反击。

天子剑,你可要保佑朕啊!

主意已定,小皇帝干咳一声,‘悠悠‘醒来。

“那个……那个……天子剑?”

他怯怯地望着董卓。

小皇帝想看天子剑,群臣又何尝不是如此!

无论是谁,这一刻的心情都是那么迫切,但又不能太过于表露出来,但所有的目光,都或多或少盯死了那盖着的天子剑。

“陛下,你醒了,谢天谢地!”

董卓见小皇帝‘醒‘来,满脸的’担忧‘瞬间被’欣喜‘所代替。

“劳烦相国担忧了,朕这心口痛,喝些白马寺的枣红茶就好了。”

“诸位臣工,苍天庇佑,祖宗洪福,陛下龙体无恙,实在我等为人臣子的福分,也是咱大汉百姓的福分呐,看来这天子剑和金牍确实能够带来好运呐,那么就请陛下揭示天子剑和金牍的真容吧?”

群臣哪里有心听董卓嗦,他们翘首期盼,眼巴巴望着小皇帝,用眼光催促他赶紧动手去掀开黄巾。

“我?”

小皇帝有些犹豫,但还是颤抖着手去掀。

黄巾落地,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和一枚金光烁烁的金牍映入群臣眼帘。

千呼万唤,犹抱琵琶!

丑媳妇终得见公婆!

传说中的天子剑和金牍,就是这等模样?

众人眼睛瞪的溜圆,纷纷下意识‘咦’了一声。

小皇帝本就柔弱的身子,因内心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同样颤抖的右手,轻轻拿起了天子剑。

剑只有一尺多长,剑柄镶满了红蓝宝石,剑刃散发出青寒之光。

与其说是把剑,倒不如说是把匕首。

小皇帝手握天子剑,内心波澜骤起。

父王啊父王,皇儿我终于不负您所托,果真拿到这天子剑了。

高祖皇帝啊,这就是您当年斩白蛇起义之剑!当年您凭借此剑开创了大汉基业,如今孙儿我要凭借此剑挽救这江河日下的大汉江山!

群臣又何尝不这么想,这下好了,天子剑重见天日,大汉帝国终于有救了。

有些老臣当即喜极而泣,豆大的泪珠滚落金龙殿。

而那些董卓的死党则内心急躁不安,既然吕布千辛万苦夺来天子剑,为何这般轻易交给小皇帝?

众人各怀心思,金龙殿内一片寂静。

此处无声胜有声!

忽然,众人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挽救大汉江山!

高祖遗诏里说的清楚,只要取出天子剑和高祖金牍,则可保大汉帝国无恙?

怎么保?怎么挽救?

是用此剑杀死董卓吗?

那跟让小皇帝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这样短的剑,临阵对敌犹恐不敌,一个剑客,如果使用这样的宝剑行走江湖,只怕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能保全。

更遑论保佑大汉江山!

也不知当年高祖皇帝是如何斩杀白蛇的,莫非当年

那条白蛇跟这天子剑一般短小?

那么,随手斩了那么短小的白蛇,就能号召天下群雄一举推翻暴秦,进而建立大汉帝国?

这,这也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吧!

众人方才的激动和兴奋瞬间一扫而光。

所有的目光,又齐聚在小皇帝身上。

这样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懂?!

奈何,此刻他也乱了方寸,心乱如麻,脑子里一片空白。

呆了半晌,他才在众臣的提醒下回过神来。

犹如黑暗中一道白光闪过,他脑海里突然一个激灵:是了,还有枚高祖金牍嘛!

传说中,金牍是高祖皇帝亲手所制,上面刻有留给后代子孙的治国良策呀。

对呀,怎么把这茬忘了,起死回生之术,一定就写在金牍上的。

群臣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小皇帝身上。

他一把抓过金牍,迫不及待地拿到眼前细看。

已经不再顾忌董卓了。

哈哈,果然有字!

热血瞬间上涌,小皇帝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了。

金牍上刻有十二个字。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小皇帝随口念出,声音虽小,但殿内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小皇帝一片茫然,这是什么意思?

千里草?

甚么千里草?

救命稻草?

群臣也同样一头雾水,高祖皇帝刻这些字,是想说明什么?

适才的激动顿时松懈下来。

董卓、吕布与王五三人偷偷对视,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请问道长,这是何解?”

董卓毕恭毕敬,向王五‘讨教’。

众人也不禁将目光移向这位自诩为南海观世音菩萨身边的童子。

王五装模作样,仔细端详一番,又故弄玄虚地掐指一算,等吊足了众人胃口,方才缓缓说道:“天意,真是天意!”

然后又问道:“这金牍是当年高祖皇帝所制?”

群臣点点头。

“是为留给后代子孙的?”

群臣点点头。

“高祖皇帝话,你们自然要听的?”

群臣点点头。

“恭喜相爷,这说的是你呀!”

“我?”董卓故作惊讶。

“不错!千里草,实为一个‘董’字;十日卜,实为一个‘卓’字。何青青,是为勃勃生机;不得生,是为惨淡收场。高祖皇帝已经说的很明白,欲救大汉江山,必须董卓相爷上位,方能使这枯木逢春,否则必定不得生,刘氏下场惨淡。”

小皇帝越听越是心凉,越是心惊肉跳。

群臣也面面相觑,满脸疑惑。

怎么会是这样?

高祖皇帝留下金牍,就是为了告诉子孙后代,有朝一日要将江山和帝王禅让给一个叫董卓的人?

这如何是好?

这怎么是好?

本来还指望天子剑和金牍能拉自己一把,如今看来反倒将大汉和自己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辛辛苦苦得来的天子剑和金牍,反倒为他人做了嫁衣!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若能料到是这个结果,为何还煞费苦心,暗度陈仓去开启髑髅台?

高祖皇帝啊,您怎能把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让于他人?

小皇帝的心,瞬间从热血沸腾化为冰天雪地。

从大喜到大悲,年轻孱

弱的他如何能够承受?

老方丈啊老方丈,您怎么还不来?

曹操啊曹操,你是怎么办事的?

群臣本来也有狐疑,但王五说的头头是道,而金牍又是高祖皇帝所留,因此,多数人渐渐由质疑变成默认。

即便不认又能如何?谁敢公开质疑高祖皇帝?

见众人沉默不语,王五趁热打铁,高声说道:“恭喜相爷,哦,不,恭喜陛下荣登大位。”

“这,本相德薄功浅,岂可有忝大位?”

“天意如此,陛下何必推却,难道陛下不想让这大汉帝国枯木逢春?难道陛下不想拯救天下万千子民?“王五推波助澜。

“孙儿千里奔波,总算不负高祖皇帝所望,将天子剑和金牍取来,他老人家既早已认定,相爷岂可不听?请相爷勿再推辞,早等大位,不负天下臣民所望!”吕布也火上浇油。

董卓这才‘勉强’答应:“本相身为汉臣,怎可不听从高祖皇帝旨意,为了刘氏福祉,为了天下苍生,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待日后选出有德之人,本相再退位让贤。”

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却难掩一脸得意之色。

立刻有大臣阿谀道:“相国神武之迹,光耀明德,正应百姓之期。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昔日尧舜禹皆有禅让之美德,而名播于无穷,今日上应天意,下合民心,合该如此!”

更有人厚颜道:“相爷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也不过如此,如今四方祥瑞已现,又有高祖皇帝遗诏,我等天下臣民,无不如禾苗之盼甘雨,婴儿之盼父母呐。”

王五又来到小皇帝跟前,笑道:“陛下,事已至此,速请去冕易服吧?”

“这……”

小皇帝当真傻了眼,他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虽然平日里已成傀儡,但毕竟还是帝王之尊,谁知这天子剑和金牍一经现世,竟是他禅位之日。

“不不不,道长所言都是虚妄之言,岂能以虚妄之言,而让朕舍弃祖宗之基业?”

“陛下,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忘之国,不败之家?何况董相国登基之后,并不改大汉国号呐。”

吕布也道:“不错,董相爷只是暂代陛下之位,带日后刘氏出现有德之人,董相国自会再次禅让,这大汉帝国,还是刘氏的天下呀。”

两人一唱一和,说的‘情真意切’。

说着话,两人就准备上前拉拽,吓得小皇帝忙道:“且慢,这……这高祖皇帝,他……他怎知日后会……会出现个董卓?”

小皇帝病急乱投医,却不料恰恰说到了点上,引的本已摇摆不定的大臣又生了疑心。

对呀,假如这金牍真是当年高祖皇帝所制,纵然他老人家英明神武,又怎能知晓四百年后,会有一个名叫董卓的人出现?

“假的……这金牍……定是假的。”

小皇帝索性一口咬定。

“陛下,如今汉室衰微,为了刘氏族人免遭横祸,陛下应尽快禅位,迟则生变呐。”

王五后面的话,已然明显带有恐吓之意。

说罢与吕布两人上前就拽,小皇帝哪里肯依,拼命挣扎,正混乱间,忽然听到小太监高叫“白马寺方丈觐见!”

这才是救命稻草,小皇帝犹如黑暗中看见了一丝亮光,声嘶力竭大喊:“快宣,快宣!”

只要老方丈来到,事情就要转机。

目 录
新书推荐: 剑落荒村 天下藏妖 一剑怒斩九重天 重生姜子牙:开局封神系统 神剑平天下 山野神医好快活! 开局炼化金翅大鹏,圣人懵了! 法舟 我的剑术没有上限 本官娘子就是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