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习近平讲故事 >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轮回一剑 老婆天天撩我怎么办 贵女无良 极品全能医神 领主争霸之心想事成 联盟之称号系统 问题狂锋 疯狂制作师 都市靓色人生

《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5月16日)

延伸阅读

古人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尖锐批评,逆耳之言,越是有含金量的话,可能越难以被接受,能听进去需要胸襟,能讲出来需要胆量。但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说真话的“指挥棒”握在听真话者手中。

唐初名臣裴矩,旧为隋臣。裴矩善于揣摩隋炀帝的心思,投其所好。隋炀帝曾称赞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隋炀帝好大喜功,裴矩就建议在东都洛阳举行规模盛大的元宵庆典。隋炀帝渴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裴矩就支持发动对外战争。隋朝灭亡,裴矩率部降唐。唐太宗纳谏于朝,裴矩像变成了另一个人,诤言直谏,敢于为唐太宗纠错。唐太宗褒奖他:“裴矩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也就是说,裴矩在隋朝奸佞而在唐朝正直,并非是性情有变化。如果君主不愿听自己的过错,那么正直的人也会变奸佞;如果君主愿意听真话,那么奸佞的人也可以变正直。大臣犹如君王的影子,身子怎么动,影子就会怎么动。

习近平举裴矩的例子,是为了强调说真话的“指挥棒”掌握在领导者手中。领导者只有敢于听真话、鼓励讲真话,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胸怀,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诚恳态度,方能让真话诤言蔚然成风。

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他强调,讲真话的前提是要听真话。除了讲裴矩的故事,他还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明听真话是一种智慧:“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

目 录
新书推荐: 聊天群:从斗罗开始抽取奇葩词条 逆天邪神:傻雕作者被鬼萝莉玩坏了 你惹他干啥?他魔尊重修来的! 七零孕妻嫁残疾,冷面军官宠上天 昭昭入我心 我的民宿,三界团宠 从歌姬到皇后 从侯门庶子到状元郎,我权倾天下 拿着超时空底牌,弃妇反杀成顶流 海棠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