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彭德怀传 > 第51章

第5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大姊的坏男人 鏖兵西北 爱上大明星 盛唐 黑皮自白 矢的 后宫(李天晴) 让血泪换一个神话 中国远征军史 战意冲霄

我这个人倒是有孤立主义,还有民族主义,一向反对外国人,和外国人谈不来,也不认识一个外国人。”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敲茶几,茶几震动起来:“如果查出有什么叛国活动,按国法办!”“还有一条,说我搞小集团活动,我历来没有,也未想到,请中央去查,如有,按党纪处理!”

彭德怀提高了嗓子:“十中全会以后,什么文件也没有了,我现在好像是一个脱党分子,我不会像高岗一样去自杀。我这个人不会开小差,最好到农村蹲点,到基层去做点工作。现在我想到云南或贵州山区农村去……那里没有外国人。”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事后由贾震等3人回忆追记上报毛泽东、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成员和中央专案组负责人。

9月7日,彭德怀、习仲勋专案委员会常委开会研究今后工作,康生在会上讲话说:

“中央最近分配这些人(彭、黄、习)的工作,我们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更便于我们审查他们的活动,所以我们不要松气(有人插话:他们一出去,就会叫);二方面还表示希望他们转过来,转不转过来,全看他们自己。”

9月11日上午,高级党校副校长贾震又到吴家花园,通知彭德怀:中央有人和你谈话,现在就请你去人民大会堂。

步入大会堂江苏厅,彭德怀看到,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乔明甫在那里等着他。

互相问好,漫谈数语,彭真说明主旨:“今天我代表党中央和你谈话,中央决定派你去大三线任副总指挥。”

事情未免太突然,彭德怀沉默了片刻,回答:“我是共产党员,服从分配。但我犯了错误,说话没有人听,说错了人家怀疑,说对了人家也怀疑。”他表示对工业生产也没有经验,不愿去三线,仍希望去农村做调查。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三节 心曲千万端(5)

彭真说明三线建设的战略意义,举出大三线总指挥是李井泉,彭德怀很熟悉的,干部则多是部队去的,“你到那里帮助李井泉,还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彭德怀仍然坚持想去农村做调查研究工作。谈着谈着,又把话说到庐山会议问题上来了。谈了两个小时,没有解决问题。

彭德怀独自回吴家花园了,彭真打电话向中央报告谈话情况,贾震、乔明甫二人整理了谈话纪要上报中央。

事情似乎是僵住了。从中央说,这是示彭德怀以宽大,但他偏不接受分配;从彭德怀来说,他体会到中央对他伸出了手,但他的顾虑也是十分现实的。

9月21日,彭德怀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请求允许他回到农村去。

彭德怀的信当天下午便送到毛泽东案头。“解铃还需系铃人”,毛泽东看过彭德怀的信,决定明天亲自同彭德怀谈话,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参加。

9月23日早7时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毛泽东秘书打来的电话,说毛主席约他8时半前去谈话。彭德怀答:“主席习惯晚上工作,上午要休息,我晚上去吧。”秘书答:“叫你上午来就来吧!”彭德怀马上乘车前往,8点15分到达颐年堂,毛泽东已在门口等候,看见彭德怀来到,远远就伸出了手。

彭德怀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向和颜悦色、专门等候着他的毛泽东问好。

毛泽东注视着彭德怀黑瘦的面容,斑白的两鬓,似生伤感,说:“几年不见了,你显老了。”

彭德怀勉强笑答:“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咯。”

毛泽东笑了:“早在等着你,还没有睡觉,昨天下午接着你的信,也高兴得睡不着。”毛泽东继续说:“你这个人有个犟脾气,几年也不写信,要写信就写八万言。今天还有少奇、小平、彭真等同志,等一会儿就来参加。周总理因去接西哈努克,故不能来。我们一起谈吧。”

那么严重的“翻案书”,被毛泽东一句话就化解为轻松了。

彭德怀说:“好!”然后心平气和地向毛泽东解释了他向彭真、贾震等人谈过的不愿去三线,愿去农村的原因。

毛泽东说:“现在要建设大三线,准备战争,按比例西南投资最多,战略后方也特别重要,你去西南区是适当的。将来还可以带点兵去打仗,以便恢复名誉。”彭德怀答:“搞工业是外行,完全无知,政治上也不好做工作。”

两人在院子里边走边谈,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到的三条保证,毛泽东说:“后面两条我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毛泽东大海般的气度使彭德怀敬服。

8点40分左右,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先后来了。大家略事闲谈,转入正题。毛泽东说:

“彭德怀同志去(三线)也许会搞出名堂来。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成立三线建设总指挥部,李井泉为主,彭为副。还有程子华。”

彭德怀仍然未接受:“我去搞工业是外行,时间紧迫,恐有所负,我想去边疆搞农业。”

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一起劝他说,搞工业都不懂,都在摸索。

毛泽东环视在座的人,斩钉截铁地说:“彭德怀同志去西南区,这是党的政策,如有人不同意,要他同我来谈。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衷心诚意的。”

毛泽东接着说:“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然后,毛泽东谈起了往事:“在立三路线时,三军团的干部反对过赣江。彭说,要过赣江。一言为定,即过了赣江。在粉碎蒋介石的一、二、三次‘围剿’时,我们合作得很好。反革命的‘富田事变’,写出了三封挑拨离间的假信,送给朱德、彭德怀和黄公略三人,彭立即派人将此信送来,三军团前委会还开了会,发表宣言反对了‘富田事变’。反对张国焘分裂的斗争中,也是坚定的。解放战争在西北战场的成绩也是肯定的,那么一点军队打败国民党胡宗南等那样强大的军队,这件事使我经常想起来。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就要否定一切呢?……”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三节 心曲千万端(6)

毛泽东转头对坐在身旁的刘少奇说:“请少奇、小平同志召集西南区有关同志开一次会,把问题讲清楚。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来找我谈。”

谈话进行了五个半小时。毛泽东一夜工作之后,还没有休息,也没有吃早饭,留彭德怀和在座诸位共进午餐。饭后,毛泽东显得有些疲倦了。彭德怀依依不舍,起身向毛泽东和在座的同志告别。

回到吴家花园,彭德怀的心情还激动不已,立即提笔把和毛泽东的谈话追记下来。他感到毛泽东的谈话是诚恳的,支持他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态度是坚定的,他深受感动。在以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写的“交代材料”中,彭德怀提及此事,还写道:“主席谆谆教导使我终生难忘,去西南工作亦不便再拒绝了。”

然而,他的心头也被投下一些新的阴影。

毛泽东在送别彭德怀时忽然问道:“你在中南海游泳池畔对我说过要斗刘少奇同志,恐怕你是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吧?”

彭德怀迷惑不解,为何又来了这样一个大转弯?况且并无此事。彭德怀在一份回忆中写道:“反反复复回忆了两天两晚,睡眠时间很少,实在记不起有这样的事情。即或说过这样的话,也不能说这就是参加了高饶反党联盟吧。”

整个会见的气氛仍旧压倒了临去突然这一问。彭德怀开始为结束吴家花园的生活、投入新的工作做准备。

10月6日,总书记邓小平请彭德怀到中南海怀仁堂,告诉他,等刘少奇从东北回京,还要召集西南区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负责人开一次会,要彭德怀为去西南工作先做些准备。邓小平对彭德怀说:“业务上大家都是外行,政治上照主席说的,要互相信任。”

邓小平谈话后,彭德怀到杨尚昆家里,请他帮助办理离京前的事务,并向杨尚昆辞行。面对老战友,彭德怀一掬肺腑,说:“这次到西南,我很难过,我不想去,想要搞农业,担任王震那个角色。有人(因此)说我对毛主席这样仇恨,其实我只是对主席思想跟不上。……”谈话中,彭德怀怆然泪下。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这篇由江青和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的张春桥直接主持、由上海市委写作组的姚文元执笔的文章,把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为响应毛泽东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精神于1959年6月开始酝酿,1960年写成的一个剧本《海瑞罢官》,硬和1959年7月在庐山出现的彭德怀被罢官一事联系起来,说成是替彭德怀翻案。在中央安排彭德怀去西南大三线工作的同时,彭德怀专案审查委员会的工作也加紧进行。委员会下属的专案办公室写出了《彭德怀反党问题审查报告》第五稿,并进行了讨论:“彭德怀和黄克诚这些人是反革命、阶级敌人”,专案审查委员会“实际上是审查反革命,审查他们的反党、里通外国、搞颠覆活动,要这样来写(审查报告)”,“审查委员会的任务不是证明谁正确,不是审查他们的翻案有无根据,而是进一步审查他们的反党罪行”。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