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彭德怀传 > 第49章

第49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大姊的坏男人 鏖兵西北 爱上大明星 盛唐 黑皮自白 矢的 后宫(李天晴) 让血泪换一个神话 中国远征军史 战意冲霄

对彭德怀的审查开列了如下五个问题:一、历史上的问题;二、篡党篡军问题;三、里通外国问题;四、资产阶级军事路线问题;五、大国主义问题。主要是所谓“里通外国”和“小集团”问题。

与彭德怀希望洗雪其莫须有的罪名相反,从专案人员的笔记中可以看到,审查的目的不过是要论证其“罪名”。笔记记载的第一次专案人员会议精神说:彭德怀向中央写了两封信,非常恶毒,把《决议》和自己的三次检讨全部推翻,是新的进攻,很猖狂。这个进攻不打退,党内过去有些反党分子、尤其是他的反党集团成员也露了头。

专案组成立后,彭德怀“旧账”升级,“新账”再添。连1961年的返乡调查也成了反党活动。1964年专案组成员去湘潭又进行了一次详细“调查”,凡在彭家围子与彭德怀有较多谈话的可查的来访者,都被一一查问,对66个被查问者做了“取证”。最后,向中央作了《关于彭德怀同志1961年回湘潭情况的调查报告》。

在这个“调查报告”中,彭德怀的乌石之行被说成“别有用心、满腹牢骚”;他与社员的谈话被说成是“笼络人心、争取同情、散布毒素、混淆视听”的“反党言论”。与调查者的愿望相反,从专案组留下的近千页材料和“取证”中,再现了彭德怀当年和群众在一起的许多生动对话和场面,反映了他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农民疾苦的关怀,也使读者今天能获知彭德怀乌石之行的真实情景。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二节 再上书八万言(3)

十中全会后,彭德怀不再收到中央发来的文件或通知。吴家花园门口的岗哨突然加严,荷枪实弹,高度戒备。哨兵记事本上写着三条任务:保证安全,不让反革命分子杀掉,不让他跑掉;彭德怀出去要跟紧,不让他接见外人;在国内有重大变化时,特别要注意他的动态,了解他经常接触的人员,谈了些什么,及时记录下来。他实际已沦为吴家花园里的政治犯。

彭德怀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毫不在乎。每天仍然是早上拿起他的锹和水桶在院子里翻土、播种、锄草、浇水。但看起来,他显得苍老了,染成青色的旧军装也打上了补丁。

到了年底,他又给毛泽东并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对加诸他头上的所谓篡军问题、所谓篡改军史问题、关于领袖人物的评价问题、所谓企图以后勤部作篡军基点问题、不同意军事博物馆塑毛泽东像问题、所谓收买人心等问题,一一做了说明。

他没有得到答复,他的信只是作为新翻案罪证又送到专案组去了。此后3年,他没有再给中央写信。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三节 心曲千万端(1)

彭德怀在挂甲屯吴家花园,石砌的围墙和严密的警卫没有把他和村里的群众隔开,他现在和群众都熟了。

彭德怀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走出村子。他散步又偏爱走田埂小路。村外有一座小桥,他常在桥上倚栏四望。田野、村庄,唤起他一些什么回忆呢?遇到社员在地里干活,他就爱去帮助干一会儿。转一大圈回村,顺便又拐到社员家去看看、问问。挂甲屯80多户人家,差不多他都了解。至今,老人们仍然记得他刚到村见人就说的一句话:“我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啊!”日子长了,人们不在乎他“犯错误”,倒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好心的老头了。

吴家花园饮水靠村里的一口小土井,天旱井干,雨天井满,实际是用不洁的雨水。国务院管理局决定在园内打口机井,彭德怀提出要打井不能只给他一人用,要村里人也能吃上机井水。机井在吴家花园西北角打出水后,彭德怀站在大门口,招呼村民进院接水,看着人们笑盈盈地把水挑走。

十中全会后,门卫不许村民入院接水,彭德怀大发一顿脾气。可卫兵是奉命,彭德怀也就不和战士多说。一天,彭德怀把景希珍叫到大门口来,说:你去找水管子,由我出钱把井水引到墙外去,再在下面垒个水池,不就行了吗?几天以后,大墙外水池前担水的人排起队,阵阵笑语。彭德怀每次路过,遇上有小孩子打水,少不了还要上去帮助一下。

吴家花园两邻的居民没有安电灯,每到夜晚,园内灯光明亮,园外一片昏黑。彭德怀又想帮助邻居办电。时值困难时期,大家都摇头——没钱,没材料。1961年夏天,彭德怀自己花了五六百元,买电杆电线,把电引到了两邻14户居民家里。

这年夏季多雨。一次暴雨连夜,凌晨4时,彭德怀突然翻身下床,披上雨衣,冲出大门,趟着深水,直奔村民卢兴院里。这时,卢兴家的两间老房正在暴雨中颤摇,卢兴一家8口畏缩在上漏下灌的危房内,听天由命。彭德怀站在院里大喊:“快走!都到我那里去!”卢家执意不去。他又冒雨跑回吴家花园,叫哨兵搬来芦席,自己手执电筒,像指挥战斗一样,指挥哨兵给卢家苫房。随后,彭德怀在雨中逐户查看,把住危房的人家都叫到吴家花园来,他的书房兼会客室里坐满了老人和孩子,彭德怀把热姜汤一碗碗送到挨淋的人手中。

十中全会以后,彭德怀不管哨兵的劝阻、跟随,在外出散步后,仍然不时往挂甲屯那些熟悉的人家中走访。由于他的帮助,突患半身瘫痪的民兵队长李文林得到救治,恢复了健康。在李文林住院期间,李的妻子为给丈夫治病筹钱,让大孩子退了学,把刚满8个月的孩子忍痛送人。彭德怀得知此事,连忙给李家送去奶粉、白糖、饼干。自己订的鲜奶也不喝了,叫给婴儿送去。又给李家的大孩子送去书包、袜子等物,劝李妻把婴儿留下,让大孩子复学,由他来负担李文林的医疗费。公社领导得知,为李文林解决了医疗费问题,李妻几次对彭德怀哭道:“是您救了我们一家子啊!”吴家花园内有几户工作人员家属,也是彭德怀经常关心的对象。园内、园外,每遇到谁家有难处,他就帮助。说:“我看到这样的事,不能不管!”

彭德怀自己的生活标准却一再降低,常叹气说:“目前国家这样困难,我在这里吃闲饭,难受呀!”罢官以来,彭德怀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不能白吃人民的东西。”

彭德怀在吴家花园整整住了6年。6年中,彭德怀像当年在太行山一样,为自己“驻地”的群众做了许多好事:问疾送医,扶难救危,解决水、电,指导生产……他认真当起挂甲屯的一个村民,遇有红白之事,他常常要去为婚者道喜,为生者祝福,为死者致哀。

1965年10月24日,彭德怀即将离开吴家花园,中央专案组派人前去挂甲屯调查,写出一份《彭德怀在挂甲屯的一些活动》的报告,结尾一段这样写道:“由于彭德怀利用群众的封建落后进行拉拢,加上小恩小惠,处处装出关心疾苦的样子,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成年人称他为‘彭老头’、小孩子们都叫他‘彭爷爷’。有的群众说,‘彭老头来了以后,挂甲屯有了福’,‘彭老头是好人,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彭老头给解决了(指安电灯)’。尤其是吴家花园周围的人,一提起‘彭老头’、‘彭爷爷’,真有点感恩不尽的味道,有的老太太甚至表示永世不忘。”

第三十六章 问题升级 第三节 心曲千万端(2)

人们学习解放军战士雷锋助人为乐、为人民做好事;一贯助人为乐、为人民做好事的解放军元帅彭德怀却因此而增添了罪名。

彭德怀常说自己“没有崽”,他把全部父爱给予了在抗日战争中被国民党杀害的两个弟弟留下的8个子女。5个未成年的,在他的抚育下都已长大成人。大侄女彭梅魁和丈夫张纯一常带着3个孩子到吴家花园来,小侄女彭钢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毕业回京工作,也住在吴家花园。彭德怀亲自为他们张罗饭菜,为彭梅魁的孩子洗澡,舐犊之情更深了。

彭梅魁至今保存着一张充满辛酸回忆的照片。那是1962年秋天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摄于吴家花园怀馨堂门前。

这天午饭后,彭梅魁全家都来了。彭德怀把3个孩子揽进怀里,逗了一会儿。彭梅魁提出,要孩子们和阿公一起照张相。彭德怀站在屋外台阶上给3个孩子摆好位置,彭梅魁拿起了相机,一看,伯伯转身藏到纱门后面去了。彭梅魁叫:“快来呀!伯伯。”彭德怀说:“现在我的名誉不好,孩子们还小,要让他们健康成长,不要因为我给他们造成影响。”彭梅魁听了一怔,眼泪跟着涌出来,忙按下快门。留下的这张照片,孩子身后模糊可见一个人的部分身影,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彭大将军。

晚上,彭梅魁给伯伯补衣服,彭德怀又嘱咐她:“我几次告诉你们别来了,你偏偏还来,现在我背着‘里通外国’的罪名,连下农村劳动的资格都没有了。但我实在冤枉极了,这样的冤枉要到何时才了结呢?”

彭梅魁擦擦眼泪,安慰伯伯:“我不怕,无论什么情况,我都要来看伯伯。”

要做到这一点多不容易呀。即令如此,当时的彭梅魁也想不到她今后为实践这句话,要拿出多大的勇气!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