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良苦用心(1 / 1)
黎嫂还是把罗虹说给她的悄悄话告诉了黎明。『雅*文*言*情*首*发』***在这方面,女人的承诺是最不可信的,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她总要把耳闻目睹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倾倒给男人的。
当黎嫂问及丈夫,相信不相信栗致炟有了外遇的时候,黎明问她,听谁说的?
她说是罗虹亲口讲的,并把那天罗虹的哭诉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黎明说,这不奇怪,有没有外遇,并不决定于人的职务贵贱、地位高低。
从现象上看,婚外恋,找人,乃至包二奶、养小蜜的事,如今已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但是有另一种现象引起了黎明的思索,如今能做这事的人,不是有钱的,就是有权的。
这是为什么?不久以前,他指示一个助手深入到汴阳市管辖的一个山区县城搞调研。
那地方近来民事案件大增,而且多是婚姻问题,有妻子告丈夫不养子女的,也有的是正在打离婚官司的。
那个县城号称建筑之乡。县城及乡下的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男人,早已倾城外出,搞建筑挣钱,他们称这种举动为二十万大军出山城。
这种举动大大增加了小县城的收入,.二十万劳务大军中也培育造就了近千名工头,这些工头的别名就是老板,他们有带领上百名乃至数百名劳工的本领,他们有将建筑工程揽到手的本领,他们能为跟着自己闯世界的老乡亲友放工资,管他们吃住,最后他们自己还落得大把大把的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钞票。
先前在大山深处刨土疙瘩种地吃饭的山民,做梦也没想过能挣这么多钱。
钱多得花不了了,有钱的人不知道咋个消费好啦,除了吃喝就是下舞厅、泡小姐、玩麻将。
接下来就是另觅新欢,
“吐故纳新”,换了年轻老婆,甩掉结妻子。也有那不离婚的老板,家里的老婆依然是名正顺的家庭主妇,外边却养着年轻女人,现在时髦的称呼叫二奶三奶,那些有点文化又能帮男人料理点内勤事务的年轻女子,就称为小蜜。
黎明的助手从小县城调研回来,向他汇报这些新况,小城出现的这种家庭婚姻状况已很普遍,两种况加起来,在近千名工头老板中,大约占了百分之八十八点九。
这种婚姻的变故,与这种婚姻家庭的格局,就是官司增多的原因。听了助手的汇报,黎明惊讶了。
可是,事实还不只如此,一个老家就在那建筑之乡的法官对他说,当下工头老板换老婆包二奶养小蜜的比例已不是百分之多少了,而是百分之百,只不过有些工头碍于面子,又顶不住老家亲戚乡里的指责,就将二奶包得更为严实,把小蜜养得更为隐秘罢了。
如今还哪里有与元配夫人白头偕老的故事,还哪里遵守一夫一妻的法律。
这位法官讲得振振有词,有根有据,黎明相信,他讲的全是真事。也是这种缘故,小县城里大量的女人在离异后生活拮据,精神痛苦;大多离异家庭的儿女没了父爱,少了母爱,受不到正常教育。
人间亲遭遇伤害,接踵而来有关经济分配问题、子女负担问题、治病养病问题、老人赡养问题等等的官司就与日俱增,一浪高过一浪。
黎明面对的是现实,是一个个打官司的活生生的人。这种现实使他想起一位伟人的话,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大意)。
没有爱,当然就没有感,感破裂,当然是男女双方离异的理由。作为一个省城法院院长,一个省会最权威的法官,他至今闹不明白,有多少人的婚姻是有爱的,又有多少人的婚姻是没有爱的?
有多少夫妻的感没有破裂,又有多少夫妻的感破裂了?为什么在那个县城,过穷日子时没有这么多的离婚故事,是不是那时候那么多夫妻都有爱,还是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懂爱,都在混沌的愚昧的氛围里得过且过?
如今日子好起来,夫妻间都没有了爱,都感破裂了,都追求现代文明的生活了?
黎明并非盲目地怀旧,或是断然肯定以往的婚姻状态,但是他也没有肯定或是认可当下的这种婚姻家庭态势。
只是他现一种现象,只有那些经历单调、阅历浮浅,爱赶时髦,又颇有主见且自以为是的人,或是年纪轻轻的毛孩子,才会果敢地否定以往,赞扬眼前。
黎明看得出来,这类人和毛孩子们,尚没有担当过重要职务,当然也没有义务去负起什么责任。
他们的状态总是轻松的,自我感觉尤为良好,对自己的观点十分自信。
可是,黎明对这种观点确实不敢苟同,社会问题的压力,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拼杀混战,常常使他力不从心、精疲力竭和一筹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