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归帆(1 / 1)
夜,快结束了。
仰首望天的是故作镇定的建文,站在窗户边望着天边的越发寒冷的月,他的呼吸其实也是急促的。
皇后,呆坐在床边。
床,是空的。
点点的余温在她的触摸下是那么的缥缈。
眼泪,在她的脸上是无声的伤悲。
等待的漫长仿佛是几个世纪的停滞。
在寂静里听着五更的锣声敲响的一瞬。一个人影终于闪了进来。
是柳乘风。他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文圭,你回了。”
皇后一把抱过了孩子,放在怀里不松手,
“皇后娘娘,他不是二皇子,他是逆贼的孙子瞻基。”
“瞻基?不会,他是文圭,我认得我的孩子。他的衣服我都认得的。”
“那是我把他们的衣服换了的。”
“可他和文圭长的一模一样啊。”
“是的,正因为长的太象了,所以我才请皇上出了这个主意。那逆贼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敢和他换人。也怪他太得意了。看着即将攻陷京城,居然把家眷都带来了。要不,我们还真的没机会。”
“这孩子,换了来。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是什么?”
“唉,看他的造化了,如果他命不该绝,也是上苍有好生之德。”
“皇上,小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否?”
“恩,说来看看。”
“我想应该在这孩子的脸上留点伤疤,否则,怕以后和二皇子不易区分,万一出了什么,那我们的心血就白费了。”
“恩,这个吗?”
建文还在沉吟,皇后紧张了。
“这么小的孩子,让他受伤,不,不要这样。”
紧紧的搂着孩子,望着那酷似自己儿子的那张嫩嫩的红扑扑的小脸,皇后的眼里满是不忍。
怀里的孩子却全然不知,在她的凝视里,在自己的睡梦里轻轻的咧着小嘴。
他笑了。
笑的是那么的无邪。
笑的让抱着他的人都在颤抖。
“皇上,求你了。不要。”
“不然。为了文圭,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建文的声音无法抗拒的响起。
看着那孩子,他更多的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为了文圭,为了文圭。”
皇后喃喃道,不自觉的就把手中的孩子递了过去。但她终究是不忍看那场面,掩面而出。
她想起了刚还在身边的两个孩子。
一声啼哭在她的身后响起。划破了夜的沉寂。
“文圭!”
返身,冲进屋内,她抢过了柳乘风手中的孩子。泪,不由的滴落,滴在了孩子的脸上,滴在了孩子额头涌出的鲜血上。
剑,又一次从建文的手中掉下。
剑尖的点滴血迹慢慢的凝固,成红色的记忆。
天终于亮了。
柳乘风已经走了,他得尽快的离开,否则等到城外的开始攻城他就不好走了。
僧衣僧帽度牒。放在桌子上。
那是建文从一个铁柜子里找到的。本来还有一张纸的,可纸已经被他烧掉了。
皇宫外,大臣们在紧张的等待,等着皇上的召见。可很久都没动静。
“皇后,和我一起走吧。外面的人等急了。”
“不了,皇上,我累了。真的很累了。走又如何?我们能和两个孩子在一起吗?”
“可孩子们很安全的。你不想看他们长大的模样?”
“不了,为了等看他们的模样,我得等上多少年,我得流尽多少泪。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再说了,如果我不死,他们又怎么会相信你不在了呢?我要让他们相信我是随你而去的。”
“可,可你如何证明?”
“皇上不用担心,臣妾自有主意。还请皇上赶紧离开吧,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我不走了,陪你一起。”
“不行,你的存在是太祖早就决定了的,要不,他怎么给你留了铁柜子,留了那些佛家用物。”
“可。可。舍下你独自逃命,我做不到的。”
“不,皇上。只要你能在念经诵佛的时候为我多念几遍往生咒,在为佛上香的时候给我也上一枝,我就满足了。”
紧紧的,建文拥住了面前的她。一行泪,从他的脸上滑下。
“轰隆轰隆轰隆。。。”
远处传来了炮击声。
震的皇宫的屋顶灰尘也往下落。阵阵厮杀声响彻了京城。
“皇上,快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殿的后门开了,两个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皇上以后就靠你们了。快带他走。”
皇后猛的挣脱了拥抱,把建文推向了他们。
两人一左一右,挟持着建文从后殿消失了。
穿过后殿的迷道,他们来到了尽头,那里,是京城的护城河。有一分支蜿蜒在迷雾深处。
一舟,静静的停泊。船上一僧,双手合十。
“啊弥陀佛。祖出佛门,孙归佛门。岂非定数。”
建文凄然一笑。回望。皇宫内一焰冲天。隐约中听到有歌响起。
“记得当年初相见,满面桃花娇羞面。桃花虽随流水去,独留芳菲在人间。”
“阿凌。”
他的泪再次落下,那是他和皇后初次见面时送她的,时隔多年,此景下忽然再听,恍如隔世。
皇宫外的大臣们等的急了。炮声仿佛响在耳边。终于,他们冲破了侍卫的阻拦。进入了皇宫。
大殿前,皇后正迎风而立,殿门大开,依稀看到有个身着龙袍的人坐在龙椅上,他的头头是低垂的。大殿的周围堆满了柴薪。
“皇上已经驾崩了,我也当追随。你们不要试图阻拦。”
皇后的声音是那么凄婉。所有的人一听扑通就全跪下了。
惊天的哭声开始在皇宫蔓延。
熊熊的大火也开始在大殿周围蔓延。
皇后返身,走进,也坐在了龙椅边,紧紧的靠着那垂首的人。
一曲清歌回荡在炮火轰隆的京城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