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计较(上)(1 / 1)
第四九一章
正月里面,大家都喜欢串门,而正统十一年的正月,大家尤其喜欢串门。
朝堂上太多的变动,导致了所有的京官儿过分地敏感了,生怕下一刻有个什么大锤砸在自己的脑袋上,所以借着过年拜年串门儿这个档口,穷一点儿的自己提着礼品走动,富一点儿的,家人扛着礼品跟着乱窜,一个两个恨不得把一天时间拆成两天用。
至于行贿受贿……这特么大过年的礼尚往来,谁会在乎这个?
因为腊月里面,外朝的大佬们纷纷暗示翰林院和都察院的狗腿子吹捧备倭都司的光辉战绩,身为备倭都司的创始人,焦宏焦克明当然从中闻到了一点儿不一样的味道。
所以正月初五的时候,马愉还没找他谈话,他先借着摆放的名义,找上了杨溥。
“正统四年,下官备倭浙江,当时盗贼蜂拥,民心思变,下官费尽心力也不过是勉强镇压,反观如今,浙江剿倭之势,虽不说大局已定,却可以说民心大安。”焦宏坐在下首,看着一脸平静的杨溥,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却不知这下一步,少保有何打算?”
这年月内阁还就是个秘书机构,虽然有三杨确立了威信在前,又拿了票拟之权,但是内阁大学士还是个正五品的秘书,和六部这种衙门,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所以新晋的阁臣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威望,来镇压来自朝野上的反对声,基本都会给个加衔。
比如杨溥除了少保之外,还是礼部尚书;马愉除了是内阁学士之外,还挂了一个礼部右侍郎。
杨溥微微一笑,看了焦宏一眼:“克明当年苦心竭力,经营浙江备倭都司,这成效,如今已经显现,这浙南的倭寇被清剿大半,浙北纵然是遇上了倭寇入侵,也能杀倭寇个丢盔弃甲,此二者,一来克明运筹帷幄,二赖李信统兵有方。”
两人的话里话外,都可以回避了杨尚荆和他的备倭衙门、巡防千户所,那毕竟才是真正利益攸关的所在,防倭、剿倭这块蛋糕怎么切、甚至要做成多大,都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全赖陛下洪福,朝中诸位鼎力相助,宏不过是侥天之幸,得了些许功劳。”焦宏十分谦虚地笑了笑,小心翼翼地看了杨溥一眼,咬咬牙,终于开始试探外朝对杨尚荆的态度了,“况且,杨少詹事在南方立备倭衙门,统筹浙南沿海三府之水军,操练新军,更新战法,乃是真正剿倭之人,宏当年上书设立的备倭都司,却是断然没有这般能力下海剿匪的。”
备倭都司嘛,主要是“备”,不是“剿”,当然杨尚荆的备倭衙门也是“备”,不过后者是个怪胎,基本可以不列入讨论范围内,毕竟谁也想不到,前脚还特么是个翰林,后脚到了浙江,立马就成了杀神了?
杨溥听了这话,就知道对方有点儿动真格的了,于是他微微一笑,苍老的脸上似乎绽放出无穷的光芒,便是脸上的皱褶里面,都充斥着笑意,他举起茶杯来,轻轻抿了一口,看得焦宏就是一愣。
这是要端茶送客?自己也没说什么啊。
手扶着座椅,虽然屋里的火盆升的不算旺,可是焦宏的脑门上依旧出现了汗水,他知道,论起来,现在对外朝用处最大的,不是他焦宏,而是杨尚荆,后者虽然地位、声望还不行,但是借助特殊的身份、作用,不能亲自下场和他掰腕子,却可以有人帮他掰腕子。
而帮他掰腕子的人里,就可能有面前坐着的现在正统朝的文人双璧之一的杨溥。
就看杨溥放下茶盏,哈哈笑道:“老夫如今年岁大了,身体比不得从前了,便是从这喝茶一事上,早年三五盏茶水勉强可以解渴,如今有个一盏半盏,便足矣了。”
听着这话,焦宏的大脑开始飞速转动了起来,开始综合分析杨溥所说的话,碾碎老了,喝茶少了,大概的意思就是,他的官职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少保、礼部尚书两样,每一样拿出来都是大明朝最拔尖的那一撮,最不起眼的内阁大学士,却是可以参与国朝机务。
不过浙江备倭一事的功劳,可不是杨溥的,而是杨尚荆的,杨尚荆现在虽然年轻,但是上升的空间还是有的,而且是大大地有,换而言之,这茶水里的寓意,如果落到杨尚荆的身上,便不再适用了。
况且,杨尚荆身边还有一大票南京的勋贵跟着混饭,这功劳就如同锅里的肉,谁不想伸筷子下去多捞几块?
把这太师椅扶手的右手微微用力,焦宏看着对面的杨溥,脸上的神色恭敬,眼中的神色却多了一些凝重。
就听见杨溥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可是呢,一盏茶水解了老夫的口渴,老夫能说,这最后一口茶是真个解渴,前面喝的尽皆不算数了不成?”
听了这话,焦宏暗暗地长舒了一口气,这话很简单,就是证明杨溥、以及杨溥所属的大明朝最强的文官集团,并没有想要全力支持杨尚荆,而是要把功劳分给他焦克明最少一半。
只不过,作为前面被灌下去的大半盏茶水,他的名头上可能不会如最后那么一口茶水一般荣耀罢了。
不过事情到了这步田地,焦宏也明白,于情于理,实际上剿倭真正的功劳应该是谁的,杨溥这么作,说白了是让他占了便宜。
“少保教诲,发人深省,宏,当谨受。”焦宏站起身来,对着杨溥一躬到地。
杨溥摆了摆手,也跟着站起身来了,拍了拍焦宏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如今国库空虚,连年水旱,便是前岁赈灾,也要发河南之粮赈济陕西,克明身为户部右侍郎,心中当是明镜一般,这开源节流之举措,总也要有个章程了。”
焦宏听了这话,眼前就是一亮,一瞬间抓住了最重要的那个点,他站直了身子,慎重点头:“宏谨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