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河复生记 > 第7章 有灌有排

第7章 有灌有排(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韩娱之掌控星光 末法之妖孽符神 上门萌爸 万古邪帝 仙宗大魔头 大明日月 悠闲大地主 反派代言人 剑道师祖 都市修仙指南

什么是“箭盘”,但是感到这份工很简单,应该赚不了多少银子。

“家里粮可够吃?”

孙一点点头。

“爷祖上有积蓄?”

孙一摇摇头。

闷蛋试探着问,“爷敲’箭盘’的工钱,够买粮的?”

孙一回答:“足够!还够我每年飞几次的。”

“这么说,这个敲’箭盘’也不简单?”

孙一思索一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敲键盘的,敲的好的就更少了。”

闷蛋肃然起敬。

孙一道:“我想问的不是小米和糜子,而是第五碗。”

闷蛋立即说道:“那第五碗叫番麦。”

孙一:“哦,我们那里叫玉米,这第五碗粮食是哪里来的?”

闷蛋莫名其妙,“饿自己种的呗!”

孙一:“你们什么时间开始种玉米的?”

闷蛋挠挠头,“这饿说不好,饿爷爷那一辈就种了。”

孙一原以为明朝出现玉米是个“奇迹”一般的存在,没想到玉米在明朝人眼里一点也不稀奇。

孙一心下大为感慨,一方面明末因为粮食短缺官逼民反,一方面改变全世界粮食产量的神级作物上门已经至少三代人。“万子万孙”都不得好死一点儿都不冤!

孙一诚恳地对闷蛋和其它明朝人说,

“在我的那个世界,玉米是产量最多的粮食。产量多到人都吃不完,就拿玉米来喂牲口、酿酒、榨油、做淀粉。我们的世界可以有许多人不用种地,有人说就是玉米的功劳。”

闷蛋愣愣地完全想象不出来番麦会有那么重要,

“这番麦,不,玉米自打崇祯元年大旱以后,在陕北就种不成了。”

孙一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大老远地跑到黄河边来种地。”

闷蛋点头,“即便是这黄河边,玉米也不一定长得好。这里地碱大,有的还是暗碱地。种的时候好好的,等伏天一到,碱全泛上来了。在这地方种玉米就象碰运气。”

巧了,孙一这次来河套顺路参观了当地博物馆,在后世的河套盐碱地依然是个问题,但政府有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

孙一笑着说,“我有办法治盐碱地。”

闷蛋眼睛一下瞪的牛一样大。在这里种地最头疼的就是盐碱地,别说有办法治盐碱地,就是有个办法能避开盐碱地都了不得了。

闷蛋的“大”侄子王二牛立刻忍不住“扑通”跪地,“求爷传授我们治碱地的办法!”

日塌天“呼”地立起,“求爷传授治碱地的办法!”

孙一毫不做作,“你们想学我就教给你们。”

明朝人立刻挤到孙一跟前,生怕离远了听不清。

孙一索性一下上了“桌子”:

“乡亲们,你们知道,地里有碱就成了碱地。”

“要治理盐碱地,办法很容易——用水冲!

“盐和碱都能化在水里,只要’有灌有排’,盐和碱的含量就能降下来。”

“有灌有排”其实就是后世河套治理盐碱地的口号。河套垦区以前只灌不排,造成了水中盐分的沉积,盐碱化越来越重。后来修了排水渠,利用流动的灌溉水带走地里的盐分,很快就把盐碱程度降了下来。

日塌天有些不可置信:“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孙一笑了,“越是简单的法子越是好法子;要是一个法子半天你都弄不懂,这法子十有**是骗人的!”

“爷说的有道理,有灌有排在黄河边并不难办。”,王二牛琢磨着说道。

闷蛋兴奋了,“要是这样子能成的话,这得凭空多出多大一片水浇地!”

陕北向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