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开心三国消消乐 > 第四十六章 挽留鲍信

第四十六章 挽留鲍信(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带土很忙 末世豪华游轮 盘龙之奋斗 玩转次元位面 南宋英豪传 国漫的世界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华娱之天皇巨星 异界大魔导 韩娱之我是安娜

当日,一行人回到洛阳时,已时近中午,早有文武百官在城外等候,丁原的身影也赫然其中。

君臣见面,又是一番唏嘘,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泪。

丁消悄悄走过去,将丁原叫到一旁,小声叮嘱道,“父亲,此番护驾,姐夫与世伯王允乃是首功,一会儿若论功行赏,你一定要据理力争,争取为他们二人谋个高位!”

“好,为父定当极力举荐!”

丁原眼睛一亮,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还有。”

丁消又道,“若董卓盛气临人,逼迫皇帝,你便站出来,与他对着干!”

“这……”

丁原抬起头,有些忌惮的扫了董卓一眼,随即不解道,“为何?”

“反正我们与董卓很快就会刀兵相见,何不趁此机会,为自己搏一个好名声?”丁消笑问。

“……我明白了。”

丁原想起丁消当日之言,便重重的点了点头。

另外一头。

董卓以护驾为由,坚持带兵入城,小皇帝早已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阻拦。而文武此时都没有带兵,就纷纷保持了沉默。

只有骑都尉鲍信心生不满,就快步走到袁绍面前,低声道,“董卓欲图带甲入城,必有异心!我们应趁其不备,立即除掉他!”

除了董卓之外,现场只有吕布袁绍王允鲍信几人有兵,而袁绍目前在几人中职位最高,鲍信便第一个想到了袁绍。

“这……”

袁绍面露为难,直接拒绝了对方,“朝廷新定,不可轻举妄动。”

“哼!”

鲍信觉得袁绍胆小怕事,便又走到了王允面前。

提及此事,老狐狸王允并没有一口拒绝,却也没有马上答应,“此事太大,还需从长计议。”

“王大人,机不可失啊!”鲍信急道。

“允诚,董贼势大,仅凭你我这点人马,如何能成事?”

王允笑着反问了一句,就安慰道,“此事且容商议。”

“哎!”

连番受挫之下,鲍信有些心灰意冷,一气之下,就要带着手下离开。

不想,丁消的身影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鲍大哥,朝廷马上就要论功行赏,你护驾有功,却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有些得不偿失呀!”丁消笑道。

这鲍信也是忠义之士,历史上,此番负气回乡之后,投到了兖州刺使刘岱手下,参加了讨伐董卓,后来,刘岱被黄巾所杀,鲍信便立主迎曹操入兖州,最后更是为了救曹操而死。

丁消一方面欣赏鲍信的为人,一方面也是为了结交一下鲍信,为自己将来兵进兖州埋个伏笔,就决定借此机会帮一帮对方。

“多谢丁公子提醒。”

鲍信与丁消仅仅见过数次,并不相熟,对方能在此刻善意提醒,令他深感意外。

不过,来的人并非丁原或者吕布,面前的丁消毕竟只是个未出仕的少年郎,他的心中便有些失望。

再加上他原本就淡泊名利,此时更是心灰意冷,便坚持要走,“不过,鲍某心意已决,就此别过吧!”

“鲍大哥且慢。”

丁消拦在对方身前,咧嘴一笑,用家乡泰山话说道,“你我本是同乡,就算要走,小弟也得为你设宴践行才是。”

“践行就不必了,来日方长,待丁公子日后返乡,鲍某再与公子叙旧不迟。”

鲍信此时心情低落,根本无心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把酒言欢。

“鲍大哥执意要走,难道忍心放任董贼专权,皇帝受人欺凌摆布不成?”丁消激道。

听到此话,鲍信有些诧异的看了看丁消,没想到面前这个少年,居然会有这般真知灼见。

他不由扭头看了看袁绍,眼中升起失望之色,随即幽幽一叹,“鲍某势单力薄,凭我一人之力,难成大事……”

“鲍大哥,你莫非忘了,还有我父亲和姐夫么?”丁消笑问。

“哦?”

鲍信眼睛一亮,“可是丁将军让你前来留我?”

“呃,正是。”

丁消嘴上答应,心中却在叫苦。自己的年龄还是太小了,修为又低,导致这鲍信根本不鸟他,而一提到丁原,对方马上态度转变,就和打了鸡血一般。

“那好!”

鲍信兴奋道,“那我便留下,与丁将军共图大事!”

见此情形,丁消只好把自己的意思,贯上了丁原的名义,“父亲的意思是,你先跟着大家入宫,接受册封。”

“为何?”鲍信面露不解。

“因为董卓势力太大,父亲希望你能掌控一部分军马,日后反董时,也能有些资本。”

丁消解释了一下后,又安抚道,“放心,父亲会极力保举你,尽量促成此事!”

“我明白了。”

鲍信郑重点点头,随即抱拳一拜,“代我谢过丁将军!”

“鲍大哥客气,大家都是为了汉室,不必言谢。”

此时,小皇帝已经被众人簇拥着入了城,正向皇宫走去,所以丁消在客套了一句之后,便急忙追赶丁原而去。

“此子不凡。”

鲍信目送丁消远去,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便迈动脚步,跟在了队伍后方。

前方。

董卓经过一番观察,发现这皇帝除了哭就是哭,根本就是窝囊废一个。

反倒是陈留王神色如常,同他对答如流,董卓的心中,便有了废立之意。

待入了皇宫,见到同样被吓得不轻的何太后,皇帝母子又是一番抱头痛哭,又听说“传国玉玺”给丢了,董卓觉得这是天意安排,就更加坚定了废立之心。

“大将军人死不能复生,请太后、陛下节哀,此番十常侍作乱,已全部伏法,臣认为,应该及时论功行赏,以安民心。”董卓拜道。

此事对其他人也有利,百官便没有阻拦。

而何太后也没有反驳的理由,就点头答应下来。

“理应如此。”

“此番诛贼护驾,河南尹王允、典军校尉吕布,当为首功,请太后、陛下明查!”丁原率先出列拜道。

“臣附议!”

“附议!”

杨彪等人出列附和道。

“哼!”

董卓一看有人敢抢头功,便狠狠的瞪了丁原一眼,不过考虑到对方说的是事实,切支持的人很多,他便没有反对。

反倒是袁绍很是不满,就给自己的叔叔使了个眼色。

太傅袁隗马上站出来道,“大将军被害之后,司隶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当机立断,身先士卒诛杀十常侍,理应居首功。”

“臣附议!”

又有一些文武站出来呼应,而且这一次,人数更多。

见两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何太后就有些举棋不定起来。

就在这时,董卓再度开口道,“太后,臣觉得,护驾之功大于诛贼!况且袁绍擅自带兵入宫,本是大罪,就算有功,功过相抵之下,何敢贪居首功?”

董卓今日并未诛贼,所以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支持护驾为首功。

而他这么一开口,不少支持袁绍的人,便不敢再吱声了。

袁绍的脸当时就青了。

“既然众卿意见统一,那本宫就宣布,封王允为太仆,封吕布为五官中郎将。”何太后缓缓说出了封命。

“臣叩谢皇恩!”

王允吕布大喜,拜谢之后,先后朝丁原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