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与建设

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与建设(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食神天下 丧尸女友养成记 峨眉祖师 英叔后人灵异录 邪风道骨 多元宇宙的见证者 末世之宠物为王 火影之千叶传说 奇侠系统 植物宗师

用五天时间制定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这对高桥南来说,难,也不难——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难的是他在此之前并没有独立指挥连以上单位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的全局观。(好看的而且在过去执行任务时他无需考虑行军布阵、后勤补给这些问题,只要照着上司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一步步完成就行。但现在自己要作为统筹全局的指挥官,制定作战计划时就不得不把这些事情全都考虑进去,而他在这方面的执行经验可以算是一个短板。

说不难则是因为他自入伍以来就一直跟在钱天敦身边,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钱天敦如何制定计划、指挥作战,他就算看也看会了七八分了。何况钱天敦对他并不藏私,也教了他不少在军校进修也未必能学到的实用战术。相比民团其他部队的同级别军官,高桥南在实际作战中所积累的经验也少有人及,如果不是他一心要跟着钱天敦,早就可以分配到别的部队中独当一面了。

高桥南很清楚钱天敦把这个任务派给自己,既是信任,也是考验。只有通过了这一关,他今后才有可能获得继续上升的空间。他拿了钱天敦的资料,立刻便回了营部,召集几个得力的手下开始研究地图。五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他可是一分钟都不愿意浪费掉。

钱天敦当然也不会真的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高桥南身上,虽然他的确对高桥南信任有加,但此事关系到海汉今后一段时期在台湾岛上的扩张进程,钱天敦仍是半点也不敢大意,当下便发了电报通知大本营这边的最新进展,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一并汇报上去。虽然他也知道执委会未必会批准近期对西班牙人动手,但这个备案工作还是必须要先做的。而且他手上的地理资料也不够详尽,必须依靠大本营更详细的军用地图作为参考才行。

与此同时,台南的高雄港建设也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尽管在开发之初海汉对福建方面采取了“不公平”的态度,故意让广东商人获得了先发优势,但占据了地利的福建商界很快就向当地输送了大量劳工,打算以数量优势来换回时间上的劣势。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效果非常好,类似港口基建这种需要使用大量劳力的工程,谁人多谁就能更快地完成。无法快速补充人力的广东商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福建同行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着工程进度。

这样的状况不仅仅出现在码头工地上,在同样需要大量劳力的种植园项目开发过程中,广东商人们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前往台湾岛垦殖,据说广州市面上招揽移民的价格已经明显上浮了至少三成。这甚至影响到了海汉在广州府的移民基地运作,从1633年年头上开始,番禺移民基地的新招募移民数量就直线下滑,有移民倾向的人口纷纷将接受雇佣前往台湾作为了求生的第一选择,这个效果是当初制定高雄港开发方案的众人都没有料想到的变化。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执委会对此倒也没有什么不满,既然商人们愿意花这个钱组织雇佣劳力,海汉也没什么理由阻挠。反正这些人到了高雄之后定居下来,日后迟早还是会选择加入归化籍,相比海汉自行招揽的移民也仅仅只是入籍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过澎湖基地接收移民的数量倒是不跌反涨,因为这边的情况与广东完全不同,所接受移民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于福建当地,而是大明北方的战乱地区。由于海汉方面给出的回报较为丰厚,以往跑北方航线的福建海商纷纷改旗易帜加入到跑腿的行列中来,将北方的战争难民运到澎湖,换取各类海汉出产的紧俏货,运回江淮一带换成银子,再用银子招募更多的难民。

这个操作方式十分简单,而利润也相当丰厚,一艘四百料的海船如果每个月能在澎湖和淮安府之间跑上一个来回,就能净赚千两以上。这其中只有少部分利润是来于难民本身,大头倒是用移民换到的那些海汉货,运到江淮给那些不差钱的盐商,获利比他们过去贩其他土特产高多了。

在有人尝到甜头之后,便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仅在1632年的最后一个月,就有七家共计十六条船新加入到这门生意当中,而运输移民的数量比前一个月更是有了百分之三百的暴涨。

本创世中文,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用五天时间制定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这对高桥南来说,难,也不难。

难的是他在此之前并没有独立指挥连以上单位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的全局观。而且在过去执行任务时他无需考虑行军布阵、后勤补给这些问题,只要照着上司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一步步完成就行。但现在自己要作为统筹全局的指挥官,制定作战计划时就不得不把这些事情全都考虑进去,而他在这方面的执行经验可以算是一个短板。

说不难则是因为他自入伍以来就一直跟在钱天敦身边,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钱天敦如何制定计划、指挥作战,他就算看也看会了七八分了。何况钱天敦对他并不藏私,也教了他不少在军校进修也未必能学到的实用战术。相比民团其他部队的同级别军官,高桥南在实际作战中所积累的经验也少有人及,如果不是他一心要跟着钱天敦,早就可以分配到别的部队中独当一面了。

高桥南很清楚钱天敦把这个任务派给自己,既是信任,也是考验。只有通过了这一关,他今后才有可能获得继续上升的空间。他拿了钱天敦的资料,立刻便回了营部,召集几个得力的手下开始研究地图。五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他可是一分钟都不愿意浪费掉。

钱天敦当然也不会真的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高桥南身上,虽然他的确对高桥南信任有加,但此事关系到海汉今后一段时期在台湾岛上的扩张进程,钱天敦仍是半点也不敢大意,当下便发了电报通知大本营这边的最新进展,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一并汇报上去。虽然他也知道执委会未必会批准近期对西班牙人动手,但这个备案工作还是必须要先做的。而且他手上的地理资料也不够详尽,必须依靠大本营更详细的军用地图作为参考才行。

与此同时,台南的高雄港建设也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尽管在开发之初海汉对福建方面采取了“不公平”的态度,故意让广东商人获得了先发优势,但占据了地利的福建商界很快就向当地输送了大量劳工,打算以数量优势来换回时间上的劣势。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效果非常好,类似港口基建这种需要使用大量劳力的工程,谁人多谁就能更快地完成。无法快速补充人力的广东商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福建同行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着工程进度。

这样的状况不仅仅出现在码头工地上,在同样需要大量劳力的种植园项目开发过程中,广东商人们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前往台湾岛垦殖,据说广州市面上招揽移民的价格已经明显上浮了至少三成。这甚至影响到了海汉在广州府的移民基地运作,从1633年年头上开始,番禺移民基地的新招募移民数量就直线下滑,有移民倾向的人口纷纷将接受雇佣前往台湾作为了求生的第一选择,这个效果是当初制定高雄港开发方案的众人都没有料想到的变化。

执委会对此倒也没有什么不满,既然商人们愿意花这个钱组织雇佣劳力,海汉也没什么理由阻挠。反正这些人到了高雄之后定居下来,日后迟早还是会选择加入归化籍,相比海汉自行招揽的移民也仅仅只是入籍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过澎湖基地接收移民的数量倒是不跌反涨,因为这边的情况与广东完全不同,所接受移民中的大部分并不是来自于福建当地,而是大明北方的战乱地区。由于海汉方面给出的回报较为丰厚,以往跑北方航线的福建海商纷纷改旗易帜加入到跑腿的行列中来,将北方的战争难民运到澎湖,换取各类海汉出产的紧俏货,运回江淮一带换成银子,再用银子招募更多的难民。

这个操作方式十分简单,而利润也相当丰厚,一艘四百料的海船如果每个月能在澎湖和淮安府之间跑上一个来回,就能净赚千两以上。这其中只有少部分利润是来于难民本身,大头倒是用移民换到的那些海汉货,运到江淮给那些不差钱的盐商,获利比他们过去贩其他土特产高多了。

在有人尝到甜头之后,便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仅在1632年的最后一个月,就有七家共计十六条船新加入到这门生意当中,而运输移民的数量比前一个月更是有了百分之三百的暴涨。用五天时间制定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这对高桥南来说,难,也不难。

难的是他在此之前并没有独立指挥连以上单位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的全局观。而且在过去执行任务时他无需考虑行军布阵、后勤补给这些问题,只要照着上司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一步步完成就行。但现在自己要作为统筹全局的指挥官,制定作战计划时就不得不把这些事情全都考虑进去,而他在这方面的执行经验可以算是一个短板。

说不难则是因为他自入伍以来就一直跟在钱天敦身边,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钱天敦如何制定计划、指挥作战,他就算看也看会了七八分了。何况钱天敦对他并不藏私,也教了他不少在军校进修也未必能学到的实用战术。相比民团其他部队的同级别军官,高桥南在实际作战中所积累的经验也少有人及,如果不是他一心要跟着钱天敦,早就可以分配到别的部队中独当一面了。

高桥南很清楚钱天敦把这个任务派给自己,既是信任,也是考验。只有通过了这一关,他今后才有可能获得继续上升的空间。他拿了钱天敦的资料,立刻便回了营部,召集几个得力的手下开始研究地图。五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他可是一分钟都不愿意浪费掉。

钱天敦当然也不会真的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高桥南身上,虽然他的确对高桥南信任有加,但此事关系到海汉今后一段时期在台湾岛上的扩张进程,钱天敦仍是半点也不敢大意,当下便发了电报通知大本营这边的最新进展,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一并汇报上去。虽然他也知道执委会未必会批准近期对西班牙人动手,但这个备案工作还是必须要先做的。而且他手上的地理资料也不够详尽,必须依靠大本营更详细的军用地图作为参考才行。

与此同时,台南的高雄港建设也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之中。尽管在开发之初海汉对福建方面采取了“不公平”的态度,故意让广东商人获得了先发优势,但占据了地利的福建商界很快就向当地输送了大量劳工,打算以数量优势来换回时间上的劣势。

不得不说这一招的效果非常好,类似港口基建这种需要使用大量劳力的工程,谁人多谁就能更快地完成。无法快速补充人力的广东商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福建同行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着工程进度。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