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崔林言事 > 45 众里寻她千百度

45 众里寻她千百度(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追逐:巫女的私奔计划 穿回大明做公主 性不性都爱你 投笔从容 柳谙花不暝 宠宠欲动 猫游记 驭夫36计 失常 晓静

宁熙三年,春分。杭州府,福悦楼。

福悦楼乃是杭州府顶顶好的酒家,毗邻着西子一般的西湖,楼上雅座可观清纤袅娜的湖曦,又可览波光潋滟的雷峰夕照。此时春分,暖阳如纱,春风拂面,正是千般胜景的时刻,楼上早早的就高朋满座、人声鼎沸。

不过今日众人来得却有些晚了,一眼望去,往日坐惯的一张桌子已经坐着两个年轻书生。身量看着略高的那名脸上却不是文弱白皙,颇有些风霜,五官倒是端正得很,一侧的书囊上甚至还挂着一只行医的摇铃;另一名看着没有那么高,一脸的斯文文弱,倒像是寻常见的书生,手边却并无书囊;另有一个小书童立在一侧,想必是其中一人的随身书童。

众人皆是杭州府内富贵家的孩子,平常也在学堂念书,见了如同自己一样的书生,心中虽不大欢喜,却也算是有礼,上前相见认识毕,彼此挤挤,也都在窗边落座。那两个书生也并不介意,不一会也都彼此熟络起来。

此时春阳冉冉而出,耀得满楼的光辉,众人正聊得高兴,只觉得眼前大亮,皆转头去看,一时具没有了声音。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那一脸风霜的书生见了此情此景,忍不住轻声低吟起来。旁边的人听见了也都应声附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声音倒比学堂里面一同念书的孩整齐些。

一时又没有了声音,好一会一个看着颇为清瘦的书生站起来说:“说起来,咱们杭州府因这西湖生了多少雅事!林中书的这首诗可谓道尽西子湖的曼妙了!”

众人听了也都各自点头,又七嘴八舌的论起来。只听那文弱的书生说:“确然,这位林知府当真是一位人物,来了这杭州府竟无人不赞,为这西湖添了多少风流雅事!单说这首诗,如今杭州府可不是人人吟诵呢!想崔兄是个游走四方见识广的,刚到这杭州府就能念这首诗,可知其脍炙人口。”

那崔兄座着拱拱手,谦虚道:“方弟过奖了。如今天下谁不知杭州林知府、当初的林中书呢!一门父子三词客。这中州林家先后出了两位中书舍人,三人诗词天下传,果然是盛世风雅事。”

正说着,另一桌上的一位看着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年摇头晃脑的高声朗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那少年年纪又小,却做了负手抚须得豪迈状,一首豪气万千的词,倒念的脆生生的,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少年见众人笑他,却也没有羞得跑掉,只搔搔头,红着脸归了坐。那崔兄见了笑着摇摇头,又听见方弟说到:“这词竟大异于柳七郎的风味,豪迈的紧。”

“正是!这词我是在归家途中听闻的,当时……”那崔兄面上一顿,眼中浮了一丝异色,连脸上都柔和了起来,竟然径自发起呆来。好一会方弟推他“崔兄,怎么了?当时如何?”,他才明白过来,旋即笑着接道:“当时心绪低落,几乎万念俱灰,听了……听了这首词,竟然心胸一阔,那些得失也渐渐看开了些。”说着侧头去看那波光粼粼的湖面。那方弟看着迎着春阳的这张侧脸,竟然觉得脸上写满了心绪,原本端正的脸上变得恁的柔和。方弟心中有些奇怪,这首词中冯唐、持节云中,这些字眼都是些怀才不遇,千里马等伯乐的喟叹,虽然豪迈过人,但是到底意不平,何以能让眼前的这位崔兄心胸开阔了呢。

正疑惑着,又听闻那崔兄又叹道:“那林知府的词,可要铜琵琶铁绰板伴奏,关西大汉唱了方才显得其意味呢!”

同桌的人听了一时回不过神来,好一会哄然叫好:“亏得这位世兄想得到!若真如世兄所说,想到都觉得妙极。”

这回连那方弟也都和众人论起来,却没有留意崔兄脸上又浮起一层失意。

“……想他俩兄弟当初圃入京都,就被先帝称赞‘吾为子孙的两相矣’,后来元祐四年朝中为贷苗法争论,连方严大人都夸,如今京中尚且流传了不知多少林知府的风雅事呢……”

“这位小弟对京中事略如此熟悉,想必家中有人为官吧……”

“……林大人在杭州府也是克尽职守的,你瞧前两年连番清俊了西湖的淤泥,接着又修了湖堤,治上的百姓都连声的夸呢……”

“正是,我爹爹在府衙内有些官职,听他老人家说,这湖堤上沿路都种植了杨柳,如今开了春,一堤的弱柳扶风,这西子湖又添了如此景致,真是美不胜收。”

“在下也曾说林家有位闻名天下的林小姐……生的端得是好,坊间有诗为证:侬个腰身真细巧,侬个骂人也娇俏。侬个生就文章好,侬是林家娇娘妙。……”

那崔兄原本一直发着呆,渐渐的也被众人的议论吸引了过去,才低声问道:“方弟,林知府果然有个妙龄女儿么?”

方弟有些好笑的看着方兄:“崔兄不也曾在京中?怎得不听闻林老爷有个如珠如宝的女儿,名唤林恬儿?这林恬儿两岁上下就能背诵林老爷的诗词,尤其那一首回文诗,当初传得满京都都知道的。我近日在杭州府盘桓,大约听说这林小姐都是跟着林老爷到处赴任的,见过的人都赞其美貌聪慧,是难得一见的才女佳人呢。”

“林恬儿……”崔兄眉间很是疑惑:“这是林小姐的闺名么?林小姐可还有别的名字?”

方弟见他问得奇怪,很是不解:“崔兄如何这般问?天下只知这林小姐名唤恬儿,如他有闺中小名,也并非等闲人能听闻的。”

崔兄听了脸上一红,连连告罪:“在下唐突,在下唐突了!只是一时情急……”

同桌的人见崔兄如此情状,只道是青春慕少艾,也渐渐有人大胆调笑起来:“听闻那林家小姐,今年年方十五,算起来是嘉祐六七年出生的,生时林大人还为谋到出身呢。如今也就过了及笄之年了,将来也不知谁有幸得了去呢。”

“正是呢,也不知将来谁有幸呢……”

“听闻这林小姐的母亲,也是位人物呢!如今春漾琴,可不就是这林夫人弹出来的……”

“正是!听闻林大人到处上任,总随身携带着。”

“也听闻林大人的原配夫人早就去世了,世人也听不到春漾了……”

“可不是,也有近十年的功夫了。那林大人风流事也不少,只是至今未曾续弦,也不知是否还念着原来的那位夫人呢……可怜这位林小姐,年纪小小就没有了母亲……”

“没有母亲算什么,林大人可是把这位林小姐捧在手心里面疼着呢!”

那位方小弟见一众书生都如同市井小民传些八卦般,不禁皱了眉头,抿嘴不再说话,后来听见这样的消息林林种种,那位方才认识不久的崔公子却是极认真地听着,于是悄悄扯了扯崔兄,轻声说道:“崔兄莫听这些话,当初我曾跟随父亲在京中生活过一段时日,听闻那林姑娘是在京都中降生的,到了元祐四年,林大人丁忧回乡,林姑娘方才回家乡的呢。”

崔公子见这位方小兄弟人虽然文弱,但是持身甚正,方才醒悟过来:“为兄心系故人,真是造次了,这等话我等自当少听为上。”

方公子点点头,又想起来过来:“故人?崔兄见过林家的人?”

崔公子却不知该如何说,皱了眉,两人正说着,众人里又是一番大笑。两人倒没听清楚众人笑些什么,有些茫然。同桌的人见他两人的样子,只告诉他们,林大人过两日要在着西湖湖心岛上游玩,那林大人府上总住着不少当时名流,到时候又是杭州府的一件盛事。众人都笑着说着两日在西湖边候着,没准能一睹林小姐的芳容呢,因为林小姐颇有才情,是当世谢韫一样的人物,他父亲总喜欢带着她的。

那崔公子和方公子听了表情各异,方公子一脸不以为然,反倒是那崔公子上了心,细细的问准了消息。方公子见了就说:“崔兄还要在此逗留呢?眼见今年秋试就要开围了呢,还是早早上京做些准备好些。”

崔公子笑笑说:“不瞒方弟,我方才所说故人,我只知道她也姓林,可能与这位林大人有些瓜葛。这两年我曾走了她提过的山山水水,却不曾再见过,心中着实牵念,又无从寻找,是以只能碰碰运气,秋闱近在眼前,我也只能在此在徘徊几日罢了。”

“原来如此,崔兄所说故人也是如同林小姐这样的妙龄女子么?”方公子听了释然笑道。

“正是,在下也是机缘巧合认识了那位林姑娘……”

正说着,酒楼中的众人渐渐就起身告辞了,那崔公子与方公子也跟着就起身一同走出了酒楼。

一时间人声俱无,桌上却留了半碟子西湖桂花糖藕和炸响铃……

目 录
新书推荐: 开局演乌鸦哥,成港片反派专业户 六零:开局一碗红烧肉,媳妇被我宠上天 什么海王,我就是个钓鱼佬! 锦鲤福宝五岁半,首富全家宠宠宠 许下美好的你 掠吻尔尔 逍遥无敌天尊 偷偷结了婚,疯批前任他又争又抢 七零,我的目标是气死绿茶养女 江北往事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