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崔林言事 > 22 雏燕呢喃待高飞

22 雏燕呢喃待高飞(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追逐:巫女的私奔计划 穿回大明做公主 性不性都爱你 投笔从容 柳谙花不暝 宠宠欲动 猫游记 驭夫36计 失常 晓静

今年的元宵节我倒是可以和青云出门看花灯了,近段时间娘亲无暇管我,因此我玩的有些过了。元宵过后我直接住在了外祖家,第二日青云看见满天满地的雪,就拉了我去堆雪人。可惜我原本的身体就不好,堆了雪人的当天中午就不舒服怠懒吃饭,萱玉见我有些蔫蔫的,也不敢大意,只当是受了凉,回禀了舅妈,熬了浓浓的姜汤来给我暖胃。

却没有想到我喝了姜汤竟然觉得胃中翻滚,心里烧了似的难受,一口气连同午餐姜汤全部吐了出来,人也散了架似的累,到了下午就迷迷糊糊的发起烧来。

浑浑噩噩间大约知道娘亲来了,舅妈不让人搬动我,只让我留在外祖家静养。娘亲看了我,请看惯的大夫给我把脉开药,细细问了病情,又同舅妈说了好一会话,简直闹了个人仰马翻才带了蔻珠回家,留下萱玉照顾我。

我的身体我还是清楚的,那么长时间的调理,多少让我强壮了后天之本,一时受了寒,引致脾胃失调而已。因此看起来凶猛吓人,但是只要调好了脾胃自然还没有大碍。大夫是常日里给我看惯的,对我的医案有底,因此也是开了桂枝薄荷等温中散表的药,等我的热退了再慢慢的以薏苡仁、芡实等调和脾胃。如此过了大半个月,我也就缓了过来。

此时已经快到春分时候了,待我回到家中,娘亲已经大略的把上京事宜安排妥当了,只等过了清明节正式上京。

我还虽然清了寒气,但是娘亲以为春日里天气湿冷,因此日日困我在房内,不许我出门找青云,也不许祖父带我去山上。我只好在房中日日看娘亲管理家务。发放种子,安排春耕,商讨水利,甚至与官府交际,真觉得娘亲其实是个很能干贤惠的女人,而林娘精细周到处则又比娘亲更胜一筹,只是林娘大字不识几个,不必娘亲文雅罢了。可能考虑到日后蔻珠可能代替林娘协助娘亲,因此每每议事蔻珠一定在旁听着,虽然蔻珠的脾气一如既往,但是听多了也就渐渐上手会办些事情了。

这日萱玉在里间端了药碗让我喝药,我很不耐烦。中药难喝还不是苦的问题,是很多中药味道非常的莫名,酸的涩的什么都有,常年的喝实在是非常讨人厌的。最让我郁闷的还是大夫说的:“药之为药,只要适合病患,则可以随意饮之,一日不止三次,四五次都是可以的。”。娘亲像得了圣旨一般,吩咐一副药先泡再熬,喝完再复熬一次,时时备着给我喝,一天四五次倒还是少的。有时候我真害怕这药有什么副作用,引起肾衰竭什么的,但是大夫又说什么给我开的药多是益脾胃之物,不但熬药无害,就是当杂粮吃也不无不可,只是这东西粗糙小姐怕是不爱云云。此刻我无比的想念松风和尚,他精通药理,想必不会这么为难我。

我不想喝那药,苦了脸看着萱玉。萱玉叹了口气,说道:“罢,今日少喝一回吧,见天得喝,喝了大半个月,嘴里面还不苦出棵黄连来!”然后去掀了帘子看了看,才回来又说道:“康康可别吱声,不然小姐可又要担心了。”

我笑着对她点头。萱玉放下药碗,搂着我说道:“康康实在是个乖巧孩子,从来没见怎么发脾气,我瞧着啊,比小姐当年脾气还好呢!”

我笑笑,不说话,心里想着,你是还没有见过我发脾气,也还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现在去发脾气罢了。

正说着,娘亲、林娘和蔻珠就进了外间。萱玉示意我不要出声,自己掀了帘子出去,说了两句复又进来,悄声对我说:“咱们小声说话,小姐他们在外间议事呢,怕是要商议上京带人的事情。”正说着,就听见了林娘说话。

“少夫人,这会我看了四家子人,福叔和他女人、林雄和林雄家的我瞧着妥当,又是府里的老仆人了,上去跟着少夫人,林娘也放心。另外林英是林雄的兄弟,也是个老实的,我想少夫人能带了他们两口子去,二少爷也就有人周全了。”

好一会没有动静,接着林娘又说道:“至于少爷们的贴身仆人,原先京里有四个,这次回来了胡全和奉才。这四个我听陈管家说都是能做事的,尤其是胡全,是老爷身边老胡的儿子,自小就跟在老胡身边,是个可靠又谨慎老实的。少夫人可放心带了去。只是那奉才,林娘还不知少夫人如何打算的。”

“嗯。”娘亲的声音停了好一会才说:“这些日子,他可安分?”

“小姐,我见过那奴才好几次了,上次小姐买了好些丫头仆人进来,跟着学规矩,我就见过他在一旁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可见不是个安分的人。”这是蔻珠的声音。

“这我倒没见过”林娘接话道“只是听陈管家说,开始的时候家里没有动静要派人过去,他可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来,如今想是见我们定了行程,他才安分些。想来他跟着少爷见了些世面,有些本钱也是有的。”

我听了这话,不禁撇嘴,就是因为见了世面才不会骄傲呢,这个奉才可见是个浅薄的。我心里也奇怪,这样的人在得意什么?身份至今没有定,我看祖父的意思也对那奉香颇为不快,就算有了孩子也就是个女孩,难道他们打算用一个有可能成为才女的孩子作为他们争夺的武器么?这貌似不太有利吧?抬头看了看萱玉,见她也是一脸的不平,不禁笑了。萱玉想了想,伸手在他自己的荷包里掏了一小块桂花糖给我,我俩相视一笑,我接了在手里,继续听娘亲他们的话。

“本钱不本钱的难说。只是京里往来的都是些官老爷,再不也是些有见识的人物。我们常言我们是中州里第一等的人家,却不知道那京里才真正是繁华人间,钟鼎之家不知凡几,那排场不知大了多少去。是以选人不怕没见识,只怕自己的下人失礼于人前。做人只要恭谨老实,没得见识,慢慢再去见就好了。”娘亲训了一番话停了一会才继续道:“我看那奉才也是个有些才干的,到底是奉香的兄弟,怎么的也不能亏待了,我看让他在自家的庄子里面跟着陈管家历练几年吧,晓些农事,过几年也就是个正经的管事了,也不丢了奉香的脸。”

“少夫人心善,若是他能明白少夫人的这番心思,才是他的造化呢。”林娘接到。

嗯,我的娘亲算不算是个厚道人呢?她忌惮奉香奉才是肯定的,不想奉才跟上京让他和奉香连成一气也是肯定的。让他去田庄,在享福惯的人眼里是惩罚,但是对于老实人,却是学会本领享用终身的好事,无非看人的本性罢了。这样的安排林娘应该是明白的,因此才这样说的。我突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善良和不善良有时候并不那么容易区分,至少对于奉香他们而言娘亲不见的善良。

正发着呆,蔻珠进来了,和萱玉说了两句,萱玉便抱了我出外间。只见当地里站了四个孩子,也就是五六岁的模样,高矮不一,两个长得好些,另外两个却是一男一女。

那孩子脸圆圆的,身子却瘦的厉害,一身短葛衣,眼神有些倔强手里牵的是那个女孩子。估计这女孩子是男孩的妹妹,身量不高,眼神有些不安,脸上微微几点雀斑,长的倒是平凡。另外两个长得还高,一个长了一双好看的凤眼,另一个皮肤颇为细致。

当下里萱玉放我坐在桌边,娘亲之不说话却悄悄打量几个孩子。林娘在一旁说:“这两个高的,是邻庄子上人家的孩子,家里还有兄弟,没了法子只能出来做丫鬟。另外两个身世甚是可怜,是外地的流民,这大冷的天父母讨了吃的给他们自己却饿死了,两个孩子听了别人的话头上插了草标要卖了自己为父母葬身,陈管家见了就带了回来。”

娘亲点点头,便问那两兄妹:“你们叫什么名字?”

那妹妹看了一眼哥哥,却不说话,那哥哥迟疑了一下,抖抖嗖嗖的说:“太太,我和妹妹不愿分开……”

我看了看娘亲,只见她笑了笑,温言说:“可如今我只要服侍小姐的丫头啊,这可怎么好?”

哥哥听了抖得更厉害了,好一会才对女孩子说:“那妹妹以后要好好在这里做工……”

那妹妹急了:“那哥哥呢?我不愿意与哥哥分开!”说着眼泪就上来了,忽而想起娘亲,扑通一声跪下来,狠磕了几个头,求道:“求太太把我们都买了吧,我们爹娘都不在了,我不愿意与哥哥分开!”那女孩子虽然是跪着,却死死拉着哥哥的手,扯得他哥哥也只好跟着跪下来,悲切的哭着。另外两个女孩子听了都不免心酸,想起自己的家人,也都哭了出来,一时满屋里都是他们的哭声。

我知道娘亲无非是拿了话来探这两个孩子,只要是有情义的,娘亲就会给我选那两兄妹的。我想想也好,他们已经没有了亲人,我待他们好,自然我就是他们的亲人了。只要他们有情有义,品行好生□□就不会差到哪里。另外两个女孩子还有家人在世上的,难免以后还有手尾。

林娘看着几个孩子都哭得凄切,便说:“别哭了,以后是府里的仆人,要遵府里的规矩,好好做事就行了。”

那两个女孩子慢慢地也止了哭,另外那两兄妹挂着眼泪,呆呆的看着林娘,仿佛不明白。蔻珠上前去把他们扶起来说:“傻愣着做什么呢?少夫人和你玩笑呢,你们两兄妹本是一体的,分开了另一个还有活路呢?以后只管安心跟着小姐。小姐是个好脾气的,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说着引上来见我。

两个孩子先忧后喜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不一会才明白两人都能留下了,才眉开眼笑起来,那男孩子可能是心里憋着太久,一下子竟然往后倒去,晕了。

娘亲也吓了一跳,赶紧的让林娘请了大夫来给这两个孩子看看,又是一番闹腾。

那两个孩子一直由林娘负责教导和延医请药。想来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悲痛过甚,那男孩子狠狠的病了一场,连着两天高烧不退,梦里只叫着自己的爹娘,闻者心酸。女孩看见自己的哥哥病得这么严重,整个人都呆了,谁去拉她都不走,一定要陪在他哥哥旁边,只默默的看着林娘进进出出。

如今最紧要的事情是我的娘亲不日就要启程上京了,那日的那两个小丫头想必就是选给我的小妹妹的。那两个丫头知道自己即将上京也是欢天喜地的,倒把自己的家人暂时的放在一旁了。娘亲看了这样子私下里还对林娘感叹,这两个孩子性子有些凉薄,还说不是万不得已不愿意选这样的孩子。有千万交代林娘要看好给我选的两个孩子,要是觉得品行不对只管调开了不用的。

这些实际上都是日后我长大了林娘慢慢告诉我的,在我还刚才三岁的时候,我对即将到我身边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年的清明也在众人的忙忙碌碌中度过了。那一年的清明我印象到是非常深刻,因为祖父和娘亲带着我亲自去祖坟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挡不住漫天冒头的绿意,纷纷小雨却徒添离愁。我就要离开我的娘亲跟随祖父独自生活了,若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还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我的娘亲和父亲。

但是我也知道这事在必行,娘亲不可能长久的和父亲分离,尤其在知道父亲身边有个虎视眈眈的丫头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我心中虽然伤感,但是却能安静接受。娘亲很为我的懂事安慰,在清明过后,带我拜别了外祖父外祖母,又嘱托舅舅舅妈时常照顾我。我便于春后的一个连绵雨天告别了我的娘亲。

可能因为习惯了娘亲平常一日几次的探问照顾,一时间离开了娘亲我却有些心神不宁,连着夜里就做些噩梦,人不大精神,祖父见我上次受寒还没有好透,现在又添了症状,也不敢马虎。祖父日日为我焦心,有时候恨不得把我抱在怀里替我病了才好,虽然知道祖父是怕对不起我的娘亲,但是我还是很感动。等到我大好的时候,祖父知道我历来喜欢桂花的馨香,因此特别让陈管家运来了一株桂花苗,让那两个此时已经渐渐适应府中生活的孤儿为我种下。

桂叶新绿,芳香可待,孩子新霁,一切并没有因为娘亲的离开而塌了天,我也觉得开心了许多。

正当我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州府突然派出了衙役,满街的敲锣宣布:今上薨逝!

这一年是元祐元年,四月初九。

其时我的娘亲方才离家一个月,算脚程,堪堪到达京城。

连着好几天祖父都皱着眉,除了指挥陈管家停了宴会挂上麻布孝衣守国孝意外,别无他事。数日里祖父看着我每每会皱眉叹气,只有他身边的老胡敢去宽慰他。

我知道祖父必然担心京城的状况,父亲叔叔方才点了官职,又遇上权力更迭,尚不知道会不会受到牵连;娘亲刚才上京,怕是会遇到城中宵禁,也有可能生出事端。一行人中只有老胡的儿子胡全是经历过京中事情的,难免就有不周全的可能。

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便,只能干睁眼的着急。实在无法,祖父只好对我说些京中的情况。

由此我又知道薨逝的皇帝是我早就知道的仁宗皇帝,听祖父的意思,仁宗皇帝当之无愧为仁!当朝近四十年对臣子颇为忍让,是以治下名臣众多。先时的慕容修是古□□新的一面旗帜,宰相韩琦也是范遥革新的余音的老臣,还有为人作文都极为严谨的古光,甚至那位写了《言事书》的方严,都是仁宗皇帝提拔留用的臣子。尤其那位方严大人,位居下臣却敢对上位的韩琦等大臣横加指责,仁宗皇帝均能予以宽容不加惩罚。说到这里,祖父竟然都站起身来对着京城方向稽首而拜,隐隐眼中露出泪光。想必祖父想起了在朝三十多年伴随君王的经历,心中大有感慨吧。

祖父还提及昔日的太子,当今继位的天子,是仁宗皇帝的第三子,乃仁宗皇帝的宋皇后所出。据闻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君主,是脾气不同于仁宗皇帝,因此朝中风气怕是要为之一变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排遣祖父心中的不安,在这个世界里,我一直生活在家人的保护中,天地大不过这方院子这些人,自然还无法切身体会皇权的犀利。这次地位更迭,还没有以前看小说中描写的风声鹤唳,但是其中蕴含的不安定已经让饱经世事的祖父坐立不安了。第一次我对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每日的猜度让府里的众人都渐渐沉默,我大病初愈,也不能出门去见青云哥哥,说是蛰居一点都不过分。幸好还有两个娘亲给我选的伙伴。

这两个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调养,又换洗了衣服,现在看起来多少有了精气神。尤其那个男孩子,一张圆圆的脸,五官真是挺端正的,看着就有些虎头虎脑的样子,叫人喜欢。相比之下妹妹就有些平淡了,但是手脚倒是麻利的,连萱玉都夸她。两个孩子虽然身体恢复了,但是眼神里都有些沉痛,可能是因为一时间父母俱失吧。陈管家林娘也颇有仁慈,给他们父母装殓了下葬,也允许他们出去祭拜,平常并不打骂干那粗活重活,只是好好教些规矩,慢慢的两个孩子也就恢复些孩子天性。

此后两个孩子在世上再也没有什么牵挂,我不至于跟无极里面的著名台词说什么“跟着我,有肉吃”,但是我很乐意对待他们像对待我的伙伴一样。而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对他们,他们就能知道。

男孩子原本就有名字,就叫虎子,姓张的,我不欲改变,平常也就叫他虎子。小姑娘的名字却是让我哑然的阿妹。家里人自然不能叫她阿妹,我便问了她的意思,小姑娘只告诉我:“爹娘不识字,生了阿妹直呼乱叫而已……”

我看她眼神怯怯的,仿佛是失了母燕的雏鸟,脸上点点雀斑,反添几分机灵,想到她平常手脚伶俐,年纪比我大上两岁,身高却并未比我高多少,心中也觉得恻然,因此说:“我叫康康,是娘亲起得小名。本来你有名字我也不想帮你改呢,但是只叫阿妹,家里的人听了怕是要笑话你。只是改了,你乐意么?”说罢看着她。

我知道我的眼睛水盈盈的,看着人的时候特别容易让人相信心软,阿妹抬头看了一下我说:“阿妹听小姐的。”

我知道这两个孩子经历的惨事,对人不无戒心,不能一时软了他们,因此想了想说:“你若是不乐意,咱们缓些时候再改也行。”

阿妹赶紧摇头,说:“林管事说了,往后我们要听小姐的话。”

“嗯,我看叫燕影,可好?”云深徒留影,是故才淡,我私心又希望这个女孩子伶俐,才起的这个名字。

可是我却忘了我此时应属未识多少字的年龄,转念一想,拉着阿妹的手说:“不然,等日后我叫了你写这两个字,才正式给你起名字吧?”

阿妹有些茫然说道:“是,阿妹听小姐的。”

我转身吐吐舌头,天,我要找机会开始正式开始学习了。

到了元祐元年的五月十八,娘亲派回来的小厮才终于到了家中。原来今年京中附近大旱,反倒是让娘亲的脚程快了起来,因此娘亲是见了父亲之后宫中才传出消息皇帝薨逝的,是以娘亲避过了皇城中的宵禁。只是因为父亲叔叔是京官,皇帝驾崩必然有许多事情要办理,娘亲从旁协作,竟也忙乱了大半个月。娘亲担心祖父,因此尚未安顿好就打发小厮回来报信。为此娘亲并没有太多的消息能够传给祖父,只是告知父亲叔叔诸人均平安而已。不过小厮又说娘亲特地提到了我,希望祖父早日正式的给我入学。

无论如何,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消息,至少一家人是平安无恙的,祖父也就宽了心。因此让小厮下去休息,过了十天半个月,就又打发他们上京了,临行前也不过嘱咐父亲叔叔兢兢业业,辅佐皇上的话。

目 录
新书推荐: 掠吻尔尔 逍遥无敌天尊 偷偷结了婚,疯批前任他又争又抢 七零,我的目标是气死绿茶养女 江北往事录 权狱无间 都市奇异录之人狐传奇 娇娇一胎多宝,五个大佬争当爹 火红年代:女知青送上门,我靠种田养家 浪子生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