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崔林言事 > 6 帝国书生意气盛

6 帝国书生意气盛(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追逐:巫女的私奔计划 穿回大明做公主 性不性都爱你 投笔从容 柳谙花不暝 宠宠欲动 猫游记 驭夫36计 失常 晓静

我还是常常容易发呆,有时候下雪,我就会想起“纷纷扬扬”这个词来,倏尔又记得前世很仔细的体会过这个词。

祖父是一介文人,又素喜与友人交谈阔论,以往就常在家中的花园赏雪、煮茶、品酒、谈文。因着祖父的文名,每每有妙文自家中传出,须臾便天下传抄了,一时间,中州家中成了天下文人墨客心中最最清雅的地方。但这种情况在我两岁生辰后就有了变化。

我想年前祖父就正式把家政交予娘亲,除了认为娘亲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已经可以接受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从俗务中走出来专心的著书立传,疏注些经典……或者在文人学者看来,诗词是怡情怡性的,唯有注释经典才是一个人足以传世证明其学术价值的行为。想来娘亲心中也是知道祖父的意思的,故而也全力支持。家务有了林娘的精细、陈管家的稳重到底渐渐让娘亲得心应手起来,只是历来那些跟红踩黑的事情母亲未能下了狠心来处置。后来在我饮食上出了两次纰漏,让我腹泻了两日,才让娘亲下决心整饬家务。有了决心,又有舅妈不时支的两个点子,娘亲在过年时候重新立了规矩,打罚了三五个仆人,终于把威信立了起来,家中因祖父先前的宽放而致的种种毛病才渐渐改回来。但病去如抽丝,一时的放纵究竟让娘亲殚精竭虑好几年才略略恢复祖母在时候的严整,这又是后话了。

除此以外,祖父为著书渐渐减少了应酬事,娘亲也有意配合祖父的低调,于是家中的杯觥交错声也开始消停了些。娘亲也终于分得出身来,有时候做些女红,有时候也弄弄墨读读书,有时候甚至带着我造访外祖父外祖母,甚至在祖父偶尔招待客人时也带了面纱在旁听些清论。

随着娘亲恢复一些做女儿时候的风雅习惯,对待我也渐渐不再绷得那么紧。因此我平日里的饮食也花样多了起来,尤其让我兴奋的是娘亲开始了对我的启蒙教育。平素读书会把我抱在怀中,与着一些简单的字也会只给我认;弹琴书写除了让萱玉伺候,还让寇珠宝我在一旁,或看或听。祖父也会拉着我在庭院里逛逛,指些花草给我,偶尔还念些诗词,有时候他一个如此有威严的人读诗读到动情处也会摇头晃脑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觉得特别的自在:祖父虽然过往有高调唱和应酬的事情,可能也有在官场里面的勾心斗角,但是到了此刻,他也不过是一个忠于自己学问的老夫子,是一个陶醉于儿孙绕膝的长者。此刻,刚懂事时候对他的回避几乎消失得无影踪,而在祖孙的互动中,祖父也对我亲近了许多。

平心而论,祖父确实称得上博学强记,尤其难得的是他并没有把自己困在儒学一途,常说君子六艺,祖父则六艺均有涉猎,因此所铸之言论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听娘亲私下评论,说祖父诗文不如我的父亲,但作文立论高远,逻辑严谨,很有大家风范,连我的父亲叔叔也深受此风薰陶,却不如祖父真的了其中三昧。又说祖父为官清正,初入朝即有宪宗皇帝钦点为中书舍人,此职虽然是一虚职,但自本朝立国以来皆是德才兼备又有文章传天下的硕学之士担任,祖父历官三十年留下风雅事无数,却并无有亏德行事,因此数次得到先皇、今上褒奖。恰因为祖父持身正当又清雅有才,养育的父亲叔叔也当真有风流名士的风采。

这是我第一次听见娘亲用了那么多语句来评论祖父、父亲和叔叔。当时我有些奇怪娘亲算是名门闺秀,议论家中长辈难道不会被人诟病吗?

不过随着母亲渐渐给我讲些本朝的开国事,我大致明白我身处的这个朝代,历来皆如此。原来本朝是赵姓天下,□□开国时正是五胡乱华后满目疮痍的样子,那时礼仪之道颓堕,而且□□虽然心怀大志却胸无点墨,因此尤其尊师重道,还特别的留旨晓谕后代君王:“刑不上大夫”。从太宗皇帝自本朝,前后两百一十七年,士子文人均有评议朝政,君主有真诚纳谏的传统;又因开放言路,本朝文风极盛,无论在朝在野文人均有著书立说的习惯。更兼百余年前名唤范遥的宰相力主古□□新,主张摒弃华丽词藻排比骈文,重焕古文古朴务实的风尚,天下文章气象为之一新,延宕到今上的朝政,累积数朝的弊政也得到部分清理,如今虽也有年景不好的时候,但到底还算海晏河清的繁华之世。

就这样的景象,也就不难理解祖父结交天下文人的高调张扬,也更不难理解闺阁女子都知天下事、议论天下事了。

就这样流水般的日子,一下子就滑出了年。元宵佳节的时候娘亲以我仍然瘦弱不堪鞭炮声为由,并未让我跟随青云哥哥出门看花灯。青云磨了舅妈好一阵也没有成功,扁着嘴走了。我虽然并没有哭闹,但是也觉得非常失望,连着好几天的情绪低落,可能祖父都感觉我的不愉快,一日在早晨问安时对娘亲说:“如今年也过了,开春诸事繁杂,康康怕是会给你添麻烦。近来我也有了春秋,冬春之季最易有些咳喘,也不大耐烦写书,不妨康康跟着祖父些日子,好分轻你的负担。家中后山景色很有可赏之处,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立了春正是万物复苏之际,我带康康吐纳些初生阳气,于我于她有益。何况康康经这几些日子调理,也有些起色,外出走走也好。”

祖父说得合情合理,娘亲听了也并不好反驳,就点头答应了,又另外给我拨了一名叫点翠的丫头,因我早已经不再吃奶,就乘这个机会撤去了我的乳母。

我有些发愁,毕竟对着总是沉浸于文学世界的祖父也是不容易的,但是转念一想,祖父克是名动天下的文坛领袖,风度不如常人,我跟得他多,岂非“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久之,我也馨香,这对我这一世也是不无好处吧,何况娘亲实在太紧张我了,让她让我都喘口气吧。这样想来我也就带着欢欢喜喜的心情开始了跟随祖父的生活。

当年的倒春寒颇为严重,祖父有时会忧虑山下民生,但听他的贴身老仆传来的消息说出了中州一带如此以外,其他州县都是好的,他又不禁怨自己杞人忧天打扰了这样的神仙日子。有时父亲捎了信回家,也不过讨论些学问,又谈谈自己如何备考罢了,祖父也只是微笑着捋捋自己的胡须不说什么。

我在山中娘亲也不让我日日给她问安,我每日一大早就给祖父问安,通常祖父留我一起吃早饭。饭后他有时候独自读书,思考问题,这时候他不喜欢我打扰他,点翠便带着我在院子周围玩耍。不过祖父多数时候都是带着我的,有时握着我的小手描写红,有时给我讲讲三字经、成语典故。这些时候我不算得开心,因为祖父行文严谨,虽然是说故事,但是自己的见解深刻反而讲得不那么通俗易懂,饶是我有前世的底子也听得有些吃力,但是慢慢习惯以后竟然也觉得祖父的话细细嚼在嘴里真是口颊余香的,因此也并不抗拒。

山中日子我最喜欢的是午饭过后,因天黑得还早,我和祖父都不敢睡中觉,都是或者围炉烹茶论些茶道,或是小酌青梅酒谈谈天下文道。这些时候常常是我听着祖父讲着。祖父以为我不懂,便自弹自唱颇为得意,而我懂了也不说,很惬意这样温暖又轻松的时光。也有时候,我带着小老虎暖帽,穿着小老虎鞋跟着祖父去山间踏青,初时山间梅花上还有雪花,后来又变成露水,我们都拿器皿收集了,留着煮茶。

时间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山间的鸟啼日繁,绿意丝丝冒出,春天真正的款款而来了。三月末的一日,祖父牵着我又一次走在山道中,空山静无人,山花始芳菲,祖父曾提到过的那条清澈的小溪还带着细小的冰凌子在山时间穿梭,时缓时急,带出淙淙的声响来,很让人心清神怡。我也不禁挣开祖父的手,站在溪边看那条小溪。

这小溪不同于我以往见的,他全在山石中流淌,尤为难得的是自山上下来颇有落差,到了此处却有挺大的一处坡地,因此减了水势,虽然也算流的畅快,但是并不激荡的样子。我有些奇怪就顺着小溪往上走,不一会就看到平缓尽头是一凉亭,凉亭翼然水上,溪水正是从此处低下穿出。我好像想到什么,回头拉了祖父就上了凉亭,一看才知道,想必当初造亭就是为了截住水流,免得山水放任自流,因此亭前是大约十平米的一汪小潭,黄绿相现,清晰见底。凉亭压住水势后又引出一流就是底下的小溪,想必那小溪也是取了平整的石头因时就势的堆砌出天然的样子来,只是年头也久了,长了苍苔点点,倒不觉什么人工匠气。

祖父站在亭前负手而立,一是又拂拂自己的胡须,说:“冰雪消融,一派新晴,好啊,好啊!”然后又对我说:“康康,你可知什么叫曲水流觞?”

目 录
新书推荐: 偷偷结了婚,疯批前任他又争又抢 七零,我的目标是气死绿茶养女 江北往事录 权狱无间 都市奇异录之人狐传奇 娇娇一胎多宝,五个大佬争当爹 火红年代:女知青送上门,我靠种田养家 浪子生涯 都市,伐妖录 工厂牛马历险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