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二十一章(1 / 1)
此时一群人正坐在村长家的院子里稍作休息。村长家的房子是村里最大的,村长特意腾出了两个房间供客人们休息。
剧务大叔左城的为人和明嘉对他的第一印象完全符合,是个和蔼客气的大叔,平时就挺照顾她们这群女生的,而现在他正忙里忙外地帮大家把行李搬进房间,摄像梁博坐在一边捣鼓他的宝贝器材,张三同志正在和村长说话,七七正在帮白静化妆,小佳站在一边跟白静对流程,只有明嘉作为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小透明,受到全组的照顾,正坐在小板凳上揉搓裤子上已经干硬结块的泥浆。
村长家的大门外,一群小孩正扒着门框朝里望,村长家养的狗被一条铁链拴在门边的一课树上,正朝着小孩们狂吠不止。
明嘉终于打理好自己,站起来拍拍身上残余的泥土,朝白静她们那边走去,她也是组里的一份子,不能总享受大家的照顾,总要早点事做。
一群人在村长家稍作休整,吃过午饭后就各自背上背包准备出发了。明嘉刚来组里没几天,业务能力还很一般,只能干干跑腿的杂活,于是自告奋勇帮大家拎水瓶。
一群人在村长的带领下往外走,小佳手里捧着一叠卡片纸,一边走还不忘跟大家对流程:“我们现在去的是崂村的鬼坎井,虽然名字叫井,但其实是一个水潭,因为常年有气泡从潭底冒出,村民们大为惊奇,所以自古以来都是这个地区的象征,也因为泉水的这种神奇现象,村民们一直很注重保护,从汉代开始就有村民在泉水旁边立碑祭祀,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于水里的气泡,有专家来考察过,给出了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该地区地质的关系,水里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当然这部分我们不是科普节目不会做重点讲解,我们的重点在于泉水边各朝代遗留的石碑,所以等会梁叔你拍的时候重点主要是在那些石碑,还有村里会安排人在那里祭祀,这个也要拍一拍……“
明嘉一边听一边把这些信息默默地记在心里,一群人很快就出了村,往鬼坎井的方向走。
然而就快到的时候,明嘉看着不远处一片乌压压的人头,终于不淡定地抽了抽嘴角。
“哎呀,真的是泉水呀!“原本端庄素雅的主持人白静惊呼了一声,招呼明嘉道:”明嘉,快把我的杯子给我,哎呀,纯天然的泉水,我得去灌一杯带走。“
明嘉郁闷不已,默默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惊小怪,一边把白静的杯子递给她。
白静拿了被子就开始朝泉边跑去。
“行了行了,”张三同志拍拍手,“大家开工吧,就按订好的流程来,梁博负责拍摄,七七你去清场,让村民们走远一点腾个地方给我们,明嘉你和左城帮忙给梁博打光,小佳,白静的提示本呢,是不是在你那儿?赶紧找出来……”
众人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好几分钟之后才理清楚头绪,各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七七在村长的帮助下清完场,又迅速折回来给白静补了补妆,由于是户外题材的节目,对主持人的着装要求不高,白静只穿了一身白色的运动套装,头发扎成马尾垂在脑后,往镜头前一站,还挺像那么回事。
白静开始一边走一边念之前背下来的台词,摄影梁博跟着她走,打光的明嘉自然要跟着平移。拍完了节目开头部分,接下来就要拍自然素材,后期回台里再合成旁白。
梁博蹲在水里拍了几个从水底冒出气泡的镜头,一群人又转移到石碑那里,对着那些古老的石碑一阵猛拍。然后又是村长找来村民重现祭祀场景的镜头。
前前后后拍了两个多小时,张三同志看完试录,满意地点点头,于是一群人收工回村,休息一晚后天在拍地形地貌和民风民情。
晚上的时候大家在村长家吃完晚饭,趁着有空,白静开始采访村长,梁博架着摄像机在一边拍摄,张三同志站在一边指导。
村长抽着一管旱烟,开始絮絮叨叨地介绍起村里的各种传说:“我小的时候我爷爷就跟我说过……”
明嘉和七七作为两个闲人,站旁边看了一会儿,跑去村长家的厨房帮村长老婆洗碗。
梁博说要拍一个日出的镜头,于是大家早早的休息,天没亮就起来了。
村长的儿子在前面开路,一群人每人拿着个手电筒排成一队往山里走,四个女生被安排走在队伍中间,明嘉打着哈欠,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林间湿润的泥土上,心里想着回去之后又得刷鞋了,不由得十分痛苦。
好在山里的日出很美。看到这样的日出,众人都觉得值了,终于没人再抱怨早起。
一行人站在山头,梁博已经早早架好了摄像机等待在一旁。
太阳出来的时候,最初只是一线小小的红色,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大半个又大又圆的红日就出现在对面的山坳中间,万丈金光破开黑蒙蒙的云层,大地又最初仿佛被蒙上一层薄纱的样子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山林间鸟儿开始婉转,万物迸发出无限生机。
一行人看得眼睛都不眨,把呼吸放得轻了又轻,生怕打扰了这一方宁静。
直到太阳完全升起,阳光普照大地,梁博又拍了一个村里人家炊烟袅袅升起的镜头,张三同志才大呼了一口气,宣布收工。
接下来又是在山里的各种拍摄,凡是梁博觉得有用的素材大家都停下来让他拍个够,终于在中午前赶回村子。村长老婆家里聚了几个妇女,正忙着洗菜做饭,梁博扛着摄影机围着她们打转,这是在拍村里的特色吃食。
白静拿着录音笔开始采访:”大婶,你们这是做的什么?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大婶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淳朴的笑容,一双眼睛笑得眯起来:“啊,这是我们这里的传统,我们叫做菜粑粑,这个是早上刚上山摘的野菜,味道好得很,我们当地人都很喜欢吃……“
一旁的七七搬了个凳子坐在树下玩蚂蚁,无聊得打了个哈欠,揉着肚子痛苦道:“这都十二点了,什么时候才能拍完吃饭啊……“
明嘉赞同地点点头,抬头看天,天上白云朵朵,头顶时不时飞过一两只云雀,如果能先吃饭的话,这种生活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下午的时候大家留在村里,其他人去采访村民,明嘉和七七没什么事,于是在村里到处闲逛。
由于大家的效率高,原定三天的拍摄行程两天就结束了,晚上在村长家的客厅整体素材,确定没有什么遗漏了,于是在崂村的第三天大家终于能多睡一会儿,起床在村长家吃了早饭后才往回赶。
一行人去的时候无不光鲜亮丽,等回了城,除了白静作为主持优先享有洗头的权利,还能稍稍保持整洁的外貌,其他人无不是狼狈不堪,几乎是换了一个人。
在车上的时候张三同志就宣布了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内容:“现在我们素材都拍完了,马上要进入后期制作,梁博负责剪辑,白静要回去录旁白,小佳负责文稿,其他人没有通知可以暂时不用来台里。”
明嘉正要兴奋,张三同志就点名到她:“还有明嘉,你可以暂时不用来台里,不过你要随时跟小佳保持联系,把她发给你的内容翻译成英文,从这一期起我们要开始使用中英字幕了。”
“啊?可是我们节目不是一直都用的中文字幕吗?”明嘉问。
张三同志咳嗽两声,一本正经地答:“现在不是都提倡国际化嘛,我们节目也得赶快跟国际接轨才行,你看现在很多国产纪录片都已经开始用英文字幕了,我们虽然是个小节目,但也不能落后呀。”说完顿了顿,“对了,你要是忙不过来可以叫七七给你打下手。”
明嘉和七七对视一眼,都快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