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 41 章(1 / 1)
“备水,沐浴。”楚恒觉得自己好脏。
好想摸一摸,只是自己手上好脏,身上也脏。若是弄脏了她的心意,岂不是痛心?
逸着若有若无的香味。似乎是珍贵的麝香。是皇家赏的,不多,几乎都给了他。
确实如此,若是楚云娴在的话,定会承认的。
麝香对女子身体并不是太好,楚云娴也是自知的,尤其是体虚的她,电视剧看多了,神农本经上也查过了,麝香能活血止痛,辟恶气,去三虫,好处多的是,只不过不喜欢用,但是男子用了肯定没事,反正男人没有大姨妈。
怎么办,真是好喜欢她,越来越爱她,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私欲……
如今,怎么会控制不住呢,仿佛所有的戾气都消散了。
谁也不能让你受到伤害,即使是自己。他已经得到的足够了。
仔仔细细的沐浴后,楚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夜间,他还在想,若是穿着睡觉,会不会弄坏了。护腕会压坏的吧。还是抱着睡觉好了。
就像,能拥她入怀。
顺郡王府,林芷晴刚刚产后,又是高兴又是失落。
高兴的是,自己终于生育了婴儿,失落的,是生下的是女婴。
终于有了骨血相连的孩子,亲生女儿。
楚浩然自然十分开心,他正值壮年,却没有子嗣,府中女眷不多,自己算得上绝世好男人了都,守着妻女,安安乐乐的,就像做梦一样。
他们的女儿,叫什么好呢?
这对老夫妻难得心有灵犀,琢磨着自己的女儿取名一事。
小名早已有了,就叫做瑶瑶。
大名还没想好。愁死人了都。
自己的女儿小小的一团,过些年就慢慢长大了,想了想云娴,她已经许了人家,不知道小瑶瑶会被谁家有福气的娶回去……
真是让人为难。
张大管家:老爷,您多虑了。
为母则强,林芷晴能下地了,就严密的把握府中后宅之事,不允许出了任何差错!
她们的女儿,小瑶瑶,也终于在绞尽脑汁后,被取名为楚忆瑶。
楚云娴,下了个决定。
相对比她的决定,对比朝堂之事,不足一提。
今年开春,当今皇帝在朝堂之上宣布退位让贤,当今太子继承皇位。
此番旨意一出,满朝哗然一片。
文武百官跪倒在地,纷纷恳求皇上收回圣旨。
有官员道:“皇上龙马精神,怎突然退位?”
有的说,皇上微臣离不开您云云。
有人哭天下离不了您,太突然了没个心里准备……
只可惜皇帝铁了心要当太上皇。
太子并不吃惊,比起改革大事,父皇这一行为是早早的给自己暗示过的。
父子二人对改革势必要坚持到底。
科举改制,新皇必然大有动作。
这一切,都需要新的血液,新的引导人。
这一年,不论南方北方,皆是一片的震惊。
太子楚天佑登基为帝。
奉父皇为太上皇。
改国号为周,百姓中若有“周”为姓氏需避讳,应前去当地府衙盖之为“商”。
改年号为承景。
这一年,为承景元年。
改三司三公为六部,着少府下尚书为尚书省,何大将军,宋太师,罗太保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此外,合中书监、令为中书省,吴怀谷之父吴太傅身兼中书监。
其余变革无法列举,只觉得朝堂之上变换不停,太上皇同皇上同心同政,以绝对的天下之主身份卷起风云。
因科举而取士之年轻官员纷纷叩谢隆恩,然后被分往六部,其中,以林卓远为例前去礼部,身为礼部侍郎,吴怀谷前往度部(民部),柳于诚则同往中台,其父亲柳致知告老还乡,顺便带走了一批老顽固,年轻的帝王自然不会亏待他的儿子,柳于诚渐渐走进政治中心。宋太师虽然执掌尚书大权,但同何、罗两家泾渭分明,难以独具高位而顺风顺水。
宋太师之子宋重原率宋家门下弟子取士,多被分散各地,或同他人协助理事,接受监管。
大概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场面:哇哦你是宋家人(门人)?好厉害啊听说是书香门第清贵世家,真是太好了,被分到我们这地方帮忙来了,太好了,来来来,我带你熟悉事物,你看我们这个地方怎么样啊,人杰地灵,对对对,说的好,走,带你吃饭,不吃饭?游湖赏景,风花雪月,熟悉完了再办差……
宋重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安排。
只不过在吃吃玩玩后,再次要求为职之事,已经被排挤到外延了,机密事项,从来不会被他察觉一星半点。
新政之下,不乏有人惶惶不安,更多的,是对将来局势的期待。
很多人以为,改国号为“周”,是皇家对世家的妥协。
同样,以南方隐世家族为例,因长期避世,世家产生的分歧难以调和,有些世家子弟认为,如今外界政局多变,立国号为“周”,礼法诸多废立删改,我们世家还是守而不出的好;有的则恰恰认为,政局变革有利于世家出山,所谓破而后立,一成不变,只会腐化被蚕食,争争吵吵,倒是搅乱了多池春水。
当然,还是有很多没有变换的,例如皇族宗室没有完全归属于自己的封地,即使身为王爷宗主也只有封地上贡,就是封地的使用权归自己,所有权归皇帝,得赏之处,为皇家所有,随时可以回收,宗室之人可以享受带来的便利,可以前往赏赐地方观赏游玩,但只限于楚家人先前的封地。
总之,你不是皇家后人,不是楚家的,别想捞个封地占为己有,回馈后人。
宋太师也好,宋丞相也好,如今的宋尚书也好,还是不入流的世家之辈,门下弟子即便是有三千之多,也只能由着皇帝安排,被打乱各地,接受重重考验。
有识之辈,若是真有能力,自然可以往上爬,若是多了不该有的心思,为宋家马首是瞻,对不起,你还是趴着吧。
宋家如今,除了传言中的一屋子书卷,再无人歌颂功德。反而在上京大街小巷,多的是谁家亲友中了科举,得了圣上眷顾之余美谈。
宋家,终于悔悟了。
不论是何缘由,总归是皇帝不喜宋家之过高的美誉,那就安静下来,既然皇室已经妥协,改国号为“周”,那就是表示宋家,不是这么容易就倒下的。
楚浩然身为郡王,倒是没有什么好议论的,他对于朝政没有什么可说的,他也不懂太多,因而在皇帝楚天佑看来,去兵部玩玩也可以,如今国泰民安,没事练练兵,逗逗小女儿,也是有了交代。
楚浩然只是将原先同楚云娴的谈论告知了皇帝。
“郡主说她既然承袭了郡主之位,自然应当为先郡主奉养上香,如今自己家都受了封赏,可是臣妹只能久眠地下,实在不忍。微臣以为,若是将郡主过继与臣妹下,虽然明面上改变了父母称呼,但还是自家人。”
楚天佑思索良久,反正最近每天都要降下许多旨意,不差这一个。
于是上京多了一条新的消息。
嘉和郡主过继与先王顺亲王之女名下。只是对比新政变革,不过是皇家小事。
继承亲母郡主之位,楚云娴终于安心了。
宋家不敢多理会外界传言,宋采薇同样不会多嘴多舌。
过继?皇家就是荒唐。
若是无我宋家帮扶,早就乱成套了。如今倒是有些卸磨杀驴的意思,实在腌臜。
既然都是大周元年,楚家人也该给自己遮羞了。
知道这件事的昌平王觉得,自己该不该请求皇上给自己换回原来的“吴”姓?
算了,若是只因为“同姓不婚”的规矩而改姓,老祖宗会在梦里骂人的。
楚恒觉得,这一切不过是重回正轨。
楚云娴并没有告诉任何人,独自一人带着铃兰去了千叶寺。
她要为身生父母点长明灯。
为两位仙逝长辈抄写佛经。
府中,对于这一切都做好了安排,楚云娴当天上午,穿着素净的衣裳,一步一脚的走向千叶寺,路上并没有遇见什么熟人,因为穿的素净,也没有不长眼的歹人,即使有,也会被暗处的人处理了。
天子脚下,有什么好怕的?
更何况我背后有人,谁敢上前就弄死谁。楚云娴不着边际的想。
原本是应当摆足了场面,浩浩荡荡的去千叶寺,只是楚云娴觉得那样太不诚心了,对不起地下长眠之人。
楚恒并没有跟着一起,楚云娴也觉得很放心。
整整一个月,楚云娴都住在千叶寺,辰时起,洗漱,上香,抄经。
戌时就寝,铃兰睡在外室,她要守着主子,一步不分离。
顺郡王府时不时送来些常用物件,她也用着。
苏胜每隔三天上山一次,看望郡主。
苏胜觉得,若是真的一两个月都这样下去,自己的主子就会变回无情无心之人了。
明明都开春了,为什么世子身边的温度比寒冬还低?
还不是因为郡主吗!
这对冤家。
都是心知肚明,都以为另一个不知道,(自己)楚云娴她曾经的经历。
楚云娴:总不能告诉他,曾经的我是如何被天真的谋害吧,何况自己都不知道十岁之前的经历。
楚恒:我不忍心告诉她,我已经知道了她曾经受过的苦楚,十岁前遭受的折磨。
等下山,再去找她吧。(等她下山,我再去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