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新年之喜(1 / 1)
昌平王世子楚恒,和枯叶大师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但在枯叶大师几番探察下,发觉此人心思缜密,杀伐果断,无人能及,尤其在出狱后,变本加厉,眼中的杀意隐而不出,但那种从本性而来的肆意妄为,已经汹涌在前。
那种带着杀意的眼神冰冷透骨,让这位大师担忧不已。
直到后来有了牵制之人。
那一天,他同这位世子品茗时,他看的一清二楚:这位世子如今就像是褪去了一身的冷漠与黑暗,变得安和而内敛。
虽然这种表现,更像是不得不内敛隐忍,以求让心爱之人亲近他。
枯叶大师放下了心结。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过了年,楚云娴十三岁,因为有着优越的郡主之尊,府中安排相比曾经,更加精细,真是应了一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若是放在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天能吃上两个肉馒头就很满足了。
身份地位的差距,让她深刻意识到,自己是活在怎样的世界。
这样的身份地位,若不能活个痛快,那可真是枉费了老天的安排。
府中人也自然热热闹闹,对将军府的下人来说,这一年可是好事连连,不仅仅是府中安逸,更是主母有喜,郡主赐婚。
就连楚大将军都乐的扭曲了面色。
侍卫们,尤其是顺着数字排名的那些活宝,早早的就轮着等放松了,大牛同样从房梁上翻身下来,陪着二牛等人喝起来小酒,几个下赌注输了的侍从们老老实实的看家护院,阖府上下,一片欢闹。
楚云娴也很开心,将军夫人挺着大肚子在戏台下点戏,林嬷嬷也跟着乐呵呵的,楚云娴不是很会听这种咿咿呀呀的腔调,只知道最后这场戏是个“妻儿平安”的落尾。
因为还怀着身孕,也不能熬夜,早早的就挂着幸福满足的笑脸告别将军,被林嬷嬷搀扶着回了院子。楚云娴坚持想守岁,可惜也熬不住,铃兰还给她泡了杯浓茶,底下的大牛说请她看武艺表演,后面的卫二等人东倒西歪的比划……
只是不知道,楚恒现在,在做什么?
他是否也在王府中跟着王爷等人其乐融融?
或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守岁?
昌平王府
王爷,王妃,世子,二公子等人齐坐一桌。
楚恒同二弟先后祝颂一番,听到母妃命二人坐下,才重回桌下,然后王妃夏氏同往年一般,命二子分别吟诗作对,母子三人方显得同食同乐。
王爷同样表现的十分深情,率先吟道:“欢笑情未至,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天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这是首内人守岁诗在这样的情况的被吟咏,显得暧昧而多情。
王妃听完了诗句后,脸色刷的就红了,怒嗔道:“王爷,这也太不成体统了!”
王爷吟着,还不忘凝视着自己的王妃:“王妃辛苦了,府中上下都的劳累王妃打理,如今既然是守岁,又是在自己家中,何必拘束?”
楚恒同弟弟楚承安十分安静的垂首用饭,仿佛什么都听不到,更看不到。
只是心里都明白了,如今的父王,不再执着往昔情分,顾忌王妃的感受,只是做个姿态而已。
这般的调笑,更像是妾室之流的玩闹。
被暗暗骂不成体统的王爷:还不是为了你们,年年如此考究文章诗句,搜刮肚皮,今年你们这两个兔崽子不肯赏脸,我这个当父王的只好豁出去了。
可惜没有得到两个儿子的任何感激之情。
为父王点蜡——楚恒。
实在不行,叫皇上赐几位美女给父王吧,可怜的。——楚承安。
身为昌平王世子,往年是必须陪同父王守岁,只是今年不同。
不好当着父王母后的面做哑巴,这兄弟二人告了声安,就一起畅谈相游作乐,直到走进世子院中,才停了嬉笑。
“大哥,你这可不像是你啊。”楚承安已有所指。
楚恒反问道:“如何才是我?”
“那弟弟可就不知道了,”身为亲弟,楚承安同样狡猾道,“或许,那位嘉和郡主也不知道。”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楚恒笑的很是温柔,让自己的弟弟打了个寒颤。
“你弟弟还是不知道的好。”楚承安看多了父王的作为,觉得夫妻之情,若是如此,实在可悲。
“有些人,永远不知足,天性如此。”楚恒同样意有所指。然后看了眼不以为意的弟弟,款款道,“然有的人,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我可没你这样幸运。”楚承安觉得,有些人,有些事,可遇而不可求。
若自己的世子兄长是用曾经生不如死的艰险才换取了老天的补偿,自己只能可惜可叹,协助在一侧。
更何况,他受够了那种无能无力的痛恨,无法帮助兄长摆脱深渊,反而还是靠着日趋艰难的兄长的庇佑度日安然,实在是够了。
昌平王世子,听上去是多么风光昳丽,可惜兄长却未有一日能安心享乐,反而独自承受着王府的命运,背负了不属于自己的重担。
同兄长为皇家赐婚的嘉和郡主,似乎曾经只是远远的看见,接触不多,当时他的兄长早已摆脱自己,飞身而去,嘉和郡主瞧见了他们兄弟,点头而笑,并不拘束,虽然隔着很远,但自己兄长寻来的暖玉却光明正大的挂在郡主腰间。
若是自己没记错,兄长那拿不出手的雕刻……着实难以言说。亏得人家不嫌弃。
回到府中后,迟迟跟来的兄长手中已经多了一把碧玉软扇,一看就是男子使用的,扇坠是月牙色的细玉,是嘉和郡主亲自挑选的。
楚恒对着他笑了笑,一扬扇子,道:“是不是很相配?”
他还能说什么?
瞧着优雅了许多,骗骗外人罢了。
不过还是说了好些体面话,然后从自己的兄长那里搜来了一块端墨,才匆匆离去,懒得计较这人装模作样。
“兄长之幸,世间难求。”
自己都忍不住要嫉妒了。
难道是因为数年前曾经相识,多了几分不同?
这样行事的郡主,难得可贵。
也难怪当今圣上用公主之封号册封其为嘉和郡主,当真英明神武。
只可惜如今宗室所出,以及世家高门贵女,不是自恃身份,就是另有谋算,自己未来的妻子,看重的,到底还是那一份可取的价值。
真心?开玩笑,若对母家毫无助益,怎会如此谋算?即便门当户对,也要估计政治偏见,家族力量等问题。
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平头百姓男子娶妻,至少也要看女方是否好生养。
讲道理,看重价值的不是只有宋家好不好?
大多家族都这样,男方也好,女方也好,若无可取之处,何德何能节为秦晋之好?
又不是戏台子演的落魄书生邂逅闺中女子,前前后后传唱几个时辰都没完没了起承转合。
跟自己弟弟不在一个频道的楚恒依然将亲弟弟扔出了院子,开始讲在外跑腿的程平喊来,问了一些隐秘之事,正想暂缓安排的世子想起了,苏胜早早告假回家过年,因而只能多辛苦程平了。
于是,楚云娴的蘅芜苑中,多了两束盛开的素心梅花,冰凉的风中,似乎染上了高傲的缠香,顺着冷风飘进了房中,楚云娴瞬间翻腾的思绪平静了下来。
静静的坐了几秒,楚云娴翻过了先前描画的样式,原本是要为他绣个绿竹的,繁杂的样式自己也不喜欢,索性稍作修饰……
第二天,大年初一,昌平王世子楚恒收到了一份独特而平常的礼物,同手掌大小的盒子中,装着的是一个同心结,与一个香囊,上面绣的是梅花。
楚云娴并不知道此刻楚恒的心,是怎样的动容与喜悦,对她来说,最熟悉的还是中国结,香包也很简单,之前就准备好了,只不过夜里守岁时候动了心思,将那束梅花绣在上头。
楚恒只余下无限的欢喜,眼下的垂眉显得温柔缱眷。他想,她终于被自己感动了,对自己动了心!两情相悦的滋味,原是如此妙不可言。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她的心意。
只恨不得将这礼揉碎了在胸口。
将她,也揉在自己的怀中。
苍天不负有心人。
我想得到的,最终还是得到了。
那就再无放手的可能。
这一天夜里,皇室一片欢腾,皇后大喜过望,只因为这一天,太子妃提前产子,生下了被期盼多日的皇太孙。
大年初一,大吉之日!
又在吉时生下了健壮的男孩,真可谓是得天独厚。
皇帝也异常欢喜,激动之下,大赦天下。
新年新气象,这样的好兆头让百官也松了口莫名不安的心。
直到年后第一次上朝,皇帝再次颁布了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省去了修饰词,传到了楚云娴的耳边。
皇帝有旨,恢复先帝之嫡二子楚成渝身份,追封其为顺亲王,先王妃柳氏为顺亲王王妃,嫡子楚浩然承袭郡王位,嫡女楚慧心已逝世,追封为安和郡主,由嘉和郡主奉下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