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噩耗(1 / 1)
汉中王甄化派出世子甄少祥领兵五万与匈奴王的十万大军在中原边境集结。
出发前甄化便再三交代儿子,切莫意气用事,切莫出头,大事全部推给匈奴王去决断,打仗也是一样,让匈奴大军顶在最前面。
甄化当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把匈奴当成踏脚石,等匈奴与东昭两败俱伤,他再来一个渔翁得利。
大战一触即发,在所难免。
东昭大军的中帐。
肖奈与众将士商议如何布阵。
于千秋道。“此地平坦,没有可据守的险隘之地,这一战唯有正面对决,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何提升军心与士气是重中之重。”
肖奈仔细思忖,末了颁下一道圣旨。“传朕口谕,明日大战,杀敌三者封小旗,杀敌十者封百户,杀敌十五者封总旗,杀敌二十以上封千户,朕明日将亲自上阵,与诸将士生死与共!”
此道圣旨一下,在军中产生的震动不可谓不大,只要杀敌三人就能世袭一个小兵官的职位,子孙后代就有了保障。
肖奈在控制人心方面确实有一套,古人对光耀门楣看得最重,有这个千载难逢的封官机会,士兵们不拼了命才奇怪了。
次日清晨,两军在坝上平原排兵布阵。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恶战,竟然打了三天三夜!
大战到最后完全混乱,伤亡不计其数。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京城皇宫,信使打破了宫中宁静。
贝微微刚给两个儿子穿戴整齐准备去上书房上课,只见首领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来。
“皇后娘娘!不好了!陛下!陛下身负重伤,生死未卜!”
贝微微只觉得头嗡地一下险些晕倒。
首领太监跪在地上痛哭道。“朝臣闻讯都聚集在太极殿外,朝堂一片混乱,内阁也拿不定主意,丘大人想请太上皇主持大局,然太上皇自入秋后便卧病在床……”
左右侍女忙扶住贝微微,肖明琮和肖明玥也吓愣在原地,想哭但是又强忍着。
首领太监浑身颤抖。“皇后娘娘,现在可怎么办才好?”
贝微微脸色煞白,双目通红,深呼吸了好几下才稳住差点崩溃的情绪。
“皇帝……皇帝他一定不会有事的,定能逢凶化吉……”贝微微深呼吸,而后强自冷静的说。“本宫与太子摆驾太极殿。”
“母后……”肖明琮与肖明玥拉着贝微微的衣袍。
贝微微缓缓蹲下将一双儿子拥入怀中。“琮儿,你是长子,父皇不在,你便要肩负起上朝听政的责任,你害怕吗?”
肖明琮咬着下唇摇了摇头。“儿臣不怕。”
此时的太极殿正一片混乱,群臣就肖明帝负伤一事争执不休。
有大臣提议必须要大军立即撤退,让肖明帝回朝养伤,又有大臣反驳,此举无疑会让大军一泻千里,中原恐会拱手让人。
因战报中说肖明帝生死不明,一下子连内阁也慌了神了,群臣都拿不了主意。
“皇后驾到!太子驾到!”
原本吵吵嚷嚷的大殿咻地一静。
但见贝微微左手牵着太子右手牵着二皇子踏入大殿登上御阶,贝微微让两个孩子坐到龙椅上,她自己则转过身来面对朝臣。
群臣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纷纷下跪行礼,然跪礼结束贝微微却没有要群臣站起来的意思。
贝微微凤袍下的手紧紧攥成拳,指甲深陷肉里也不自觉,她要自己冷静一点。
“丘大人,前线军情如何?”
丘永侯反应过来忙回答。“战报中只说陛下深陷重围三天三夜,身负重伤,生死未卜,并没有提及更多的事情。”
贝微微强自冷静道。“皇帝吉人自有天相,战报中只是说皇帝生死未卜,又不是噩耗传来,为何尔等哭天泣地,仿佛我东昭即将亡国似的。”
群臣一时哑口无言,难堪不已。
贝微微看向首领太监,首领太监立即宣读手中圣旨。
原来是肖奈出征之前给贝微微留了一道圣旨,若是朝中不稳便颁布该圣旨,让太子监国,皇后垂帘听政。
只是贝微微没有想到自己会是在这种情况下拿出这道圣旨。
保皇党的大臣们都长舒了一口气,而别有心机的大臣则满心不甘。
且肖奈这道圣旨不符合这个世界的国情,皇后垂帘听政简直闻所未闻!
有耿直迂腐的老御史立即站出来痛斥。“荒唐!简直荒唐!陛下怎可如此糊涂!少妻幼子,子弱母壮,项时外戚当道,国将不国!”
群臣顿时议论纷纷。
贝微微却在一片质疑声中往前站了一步。“如果陛下……陛下不幸驾崩,本宫必追随陛下而去!诸位臣工忧心之事不会发生,如今东昭正值风雨缥缈之际,望诸位应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皇后这是要殉葬?
群臣的议论顿时又哑了火。
按理说可到此为止了,偏偏有一根筋的大臣要求道。“皇后可否立下懿旨为证。”
如果于半珊在以他的脾气估计已经冲上去揍人了,丘永侯气得要骂,贝微微却快他一步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的前线战场。
硝烟焚烧过的一处民居里,肖奈跟于半珊还有几名亲卫藏身此处。
于半珊向肖奈报告说。“谣言都按你的意思散布出去了,于将军也开始带兵洋装撤退,现在就等着他们上勾。”
肖奈点了点头。“按原计划进行。”
于半珊想到什么又道。“你生死未卜的消息若是传回京城,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你不怕三嫂一时想不开?”
肖奈眼中深沉,叹了一口气道。“我相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