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运动会(二十八)(1 / 1)
五班的学生能文能武,学习拔尖的多,体育比赛拔尖的多,但我,除了学习和不入流的玩,体育一直是最大的短板。那时,李晓姝体弱瘦小,经常也不上体育课,记得有一年,整整安排了一个学年的乒乓球课,我只学会了怎么发球,还是最为简单的姿势,将乒乓球轻轻扔到球案上,等它弹跳起来以后再用球拍击打,同学们叫这种打法为“娃娃球”,我打球需要考验对手的球技,方向过偏速度过高我都接不上球。记得体育老师在考乒乓球课时,球技很好的刘琰萍、张利霞、刘苓、朱晓红都曾为我“陪练”,就像放慢了速度的电影胶片,即便如此,和我打球,连续击打一般都不会超过10个回合,勉强能够混个及格。如果她们发挥正常,恐怕我连一个球都接不上。现在想来,我能够顺利毕业,不至于体育挂科全仰仗了亲爱的同学。
运动会,是二中每年“五一”和“十一”的必备例会。无论体育成绩是否有特长,都会要求报一两个项目,体现全□□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我选择过立定跳远、三级跳远、标枪、铁饼、铅球,属于可以用蛮力就完成的项目。记得有一次扔铁饼失手,差点砸到旁边叫号的老师,被老师狠狠的批评:“看你貌似基本动作很规范,咋胡扔呢,往前,往前!”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扔过铁饼,总怕把身旁的人失手砸晕了。扔铅球倒是挺好玩,除了一次掉在自己身后,起码,球都飞向我的前方,只是距离从来没有拿过名次,但也不是最后一名。扔铅球比赛,班里的孙岩总会拿个好名次,为班级的总分添一份力量。那时,我常想,我和孙岩身高体重极其相当,可是孙岩所有的运动里除了跑步不是前几名,没有几个弱项,只能是自叹不如。
跳远是我的最爱,我只需要奋力向我注视的前方努力就会有距离,有一次,我居然取得了前十名,让我兴奋不已,这也是唯一的一次给班级运动会加分的一跃。当然,女生跳远刘爱玲是长项,尽管她惜字如金,但在跳远的项目上,她总能够发挥超常,年年都在进步。有一次,她穿着淡蓝色的布衫,一双白色的网球鞋刷洗的格外干净,在努力的快速助跑后,两条长腿在空中滑行,双脚落到沙坑的时候总会灌进很多的沙粒,跨越的距离总在前几名。也只有在她听到裁判的成绩时,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一改她冷美人的面孔。
恬恬在体育赛事上一直是班里的女神位置,除了擅长跑步,她的跳高也是长项。学校里跳高的杆子极富弹性,刚开始的跨越高度,通常在一米四,随后会一公分一公分的升高,直至后来5毫米5毫米的升高。恬恬的弹跳力极好,和班里的刘苓、马娟一次次越过杠杆,她们中间总会有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一跃。我们凝神闭气观战,唯恐惊扰了她们的信心。选手们细密的汗珠渗出每一个毛孔,在阳光下,脸上淡淡的汗毛竟是如此迷人,快速的奔跑、起跳,轻盈的飞跃,身下的杠杆颤悠着始终没有跌落。在我笨拙的背后,她们就像燕子一样优美的飞舞。
全校最牛的男子短跑冠军一直停留在五班。一直怀揣军营梦想的杨建新,400米短跑成绩是54秒。体育委员张雷100米的成绩是11.8秒,曾经代表酒钢二中参加全市和全省的比赛。在初三年级转来的张树雄,擅长运动,800米为五班争得了荣誉,真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秀才。他们的速度有多快,做个简单的比较,我的100米跑步成绩和杨建新400米的用时不相上下,简直就是羚羊和兔子的角色。当然,女生短跑除了羚羊一样的恬恬,就数朱晓红、张利霞、张霞、刘琰萍了,仔细回想,田径运动会上,身为班干部的我和大饼最大的作用就是当好拉拉队,看好运动员的衣物用品,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班最为出彩的是4*100米的接力赛,无论男子组还是女子组,一直是绝配,占据年级组的冠军位置不曾失守。男子组由张雷、李野、水淼、杨建新组成冠军组合,女子组由恬恬、张霞、朱晓红、刘琰萍组成冠军组合,在赛道上每一棒的位置都会有班里的拉拉队大声呐喊助威。像我这样的大嗓门大喇叭做啦啦队员绝对的优秀。记得有一次朱晓红将接力棒传到张霞的手中后,就摔倒了,同学们冲上去扶起她,嘘寒问暖的把朱晓红感动的直流泪,可大家见她不说话,还以为摔的厉害,紧张的不行,就连班主任朱卫东也跑了过来,听到恬恬回来说得了小组第一后,她才开心的笑了,她总是害怕自己的一摔把第一摔没有了。记得初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谭文和姚连梅时常充当护士,给擦伤的涂个药水贴个创可贴啥的,服务特别好,让班里的同学都非常感动,做好板凳队员也一样有重要作用。医疗队的传统到后来就由板凳队员们包揽了,大家都学会了给伤口消毒,简单的折叠纱布,撕扯胶带,团队的凝聚力就在这手手相连的关爱中不曾变成散沙,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那时,我爱看书,经常从李炳麟和张利霞家里借书,《简爱》便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言情名著。平时,我没有充足的时间看课外书,体育课,就成了我挤占的最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