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1 / 1)
17岁的年纪,远离家人朋友,在陌生的城市里独自生活。这就是封严现在的生活,清冷孤寂。人是群居动物,需要关心和陪伴,要不然封严无法解释自从那次书店相遇后他为什么跟叶清远如此快得熟识并且经常一起泡在闲远书店看书、聊天。
他没想到这个懒懒散散整天跟没睡醒一样的店老板早年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叶清远跟他说支教山区里的孩子眼神有多明亮,黄土高原的风沙有多干涩,济南军区医院死于脑癌要求捐献遗体的12岁小男孩生前有多乐观坚强,还有在无锡小巷里遇到的一对年已古稀的夫妻,他们互相搀扶的双手让人觉得什么叫美好。
叶清远也知道封严虽是这个小城的人,但自小跟父母生活在北京。因为高考,所以回到这个南方小城苦念一年,等明年六月考回北京跟家人团聚。叶清远还知道封严这个理科生平时却看《黄金时代》、《鳄鱼街》、《百年孤独》、《霸王别姬》之类的文艺小说。当叶清远问他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的时候,封严笑笑:“我欣赏儒家的中庸之道,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我不希望自己以后只是个满脑子公式数字会移动的机器。”
他还知道封严以后想当个医生。
为什么?叶清远问。
当医生赚钱啊,封严笑答。
不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类高而又高,玄而又玄的理由吗?
赚钱跟救死扶伤不矛盾吧。难道要让我饿着肚子穿着单衣在寒风中发着抖给你做小腿截肢手术?难道说我给你做胃切除手术时会因为午餐吃的是顶级法国牛排或穿的是夏凡尔衬衫或开的是奔驰宝马而把纱布或钳子落在你肚子里?财富是世人衡量成就的标准之一,我们不能免俗。
往往这个时候男孩的眼睛里波光流动,闪烁着聪慧的光芒,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自信和活力让叶清远很在意。也许就是这种聪慧吸引自己,叶清远暗想,小城的生活太过安逸舒适,他歇够了身心却常常忘了今夕是何夕。封严身上的活力让他记得自己还风华正茂,还能做些在自己年老回忆过去时津津乐道的事。
封严问得最多的事叶清远为什么偏安这南方小城,他知道叶清远曾拥有过多让人赞叹的经历和机遇,17岁的年纪对那些除了艳羡还是艳羡,所以他更加不理解叶清远的行为。
说实话,叶清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无法跟眼前还是孩子年纪一样的人谈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那些都在封严的政治课本里,不在生命里。况且他自己都没搞懂自己要什么,何必带坏一颗祖国即将成熟的果实呢。叶清远自嘲地想。
叶清远闭着眼,思索片刻,开口对封严道:“还记得第一次你来我这儿借书,问我为什么不登记身份信息吗?”
“对啊,我还问你难道不怕有人私藏不还?你说,他要是私藏就说明是真喜欢,送给他也没关系。”封严笑着回忆起当天的对话,他心里还想着,就因为这句话,我才爱到这儿来,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喜欢。
“其实,我这书店刚开张的时候还真有偷书的,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还是别人告诉我的。”叶清远看着封严困惑的表情,笑着继续道:“那是个孩子,三年前刚上初中,来我这儿租漫画看。刚开始还按时还书,后来见我不怎么上心,就动了歪心思。他把从我这儿低价租出去的书3块钱一本卖给同学。后来他告诉我,在他卖了大概20本后,被同班一个同样爱看漫画的女同学发现了,因为那小姑娘发现在我这儿能花更少的钱就能看到想看的漫画。小姑娘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于是就不再从男孩那儿买书。但她慢慢注意到书店里那些她还没来得及看的漫画隔几天会出现在别的同学手中,而店里相同的漫画却不翼而飞,她在租借笔记本上查到借那些漫画的人都是那个男孩。前因后果一联系,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我。”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封严道。
“对,明明花三毛钱就能看的漫画,为什么要花多十倍的价格买下来,又不是搞收藏。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孩子家境困难,他卖书挣的钱只是想每天给瘫痪的母亲买两个鸡蛋吃。然后我就告诉他,让他在学校帮我宣传书店,每介绍一个客人来,我就给他三块钱。”
“然后呢?”封严问。
“然后他真的认真帮我在学校宣传,并且主动帮我监督那些借书的同学,谁过了两个星期没还书,就去学校催人。”说到这里,叶清远笑了:“挺可爱的,是不是。”
“后来呢?”封严催促。
“后来,他在我这儿帮了两年忙,一年前跟亲戚去广州打工,现在在一家饭店当帮厨。其实他学习成绩挺好,但母亲瘫痪,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父亲没什么文化,每年在工地上当小工挣的钱没法儿支撑全家的生活开销。我曾劝他念完初中再出去打工,可那年他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债台高筑,他说他没有办法再坐在学校里安心念书。连夜跟亲戚上了南下的火车。”
“挺可惜的。”封严叹道。
“你觉得可惜,但他却很看得开。他到了广州后发现那儿有很多旧书摊,书都论斤称。他每天下班后就去逛旧书摊,收那些旧的还不算厉害的书,然后打包打包给我寄过来。店里有顾客看完书想买下来珍藏的,我都让他在旧书市场淘,每本比成本价多一倍的价钱买下来。自他之后店里偶尔出现卖书行为,但持续时间不长,一来会有人举报,二来大家都知道能在我这儿看到更便宜的书,就不去买那些人的书了。慢慢的我这儿基本没有偷卖书了。而且来我这里租书的客人很多也把自己家里的旧书放我这儿来,他们说放家里也是占地方还不如拿出来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租书的钱他们也不要,说就权当交书店的房租和水电费。”
叶清远定定地看着封严,说道:“你觉得我这样的书店能在那些大城市开下去吗?刚开始我开这小书店纯粹为了个人爱好,可后来在这小城里住的时间长了,越发不想离开。人情味。后来我想,我喜欢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的人情味,让人安逸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