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之子于归 > 20 六院艺比

20 六院艺比(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继女荣华 督主有令 太监弄 逼良为妖 [斗罗]八一八那个自产自销的唐门 静待花开 末日剑神的悠闲生活 韩娱权志龙之上钩 画上荷花河上画 尘世间

很快,六院艺比的日子就要到了。

于归早在五月下旬的时候便已经带着身边的两个大丫鬟鸳鸯和琥珀回到了青麓书院。

这个时候的书院为了迎接这次的六院艺比已经在方方面面上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艺比是在六月的中旬左右开始的,一比十天,每天比试一个科目,分别是琴、棋、书、画、礼、乐、射、御、书、数。由书院院长并朝中文渊阁的大学士亲自操刀出题。每科一题,不分男女学生均可参加。

过关者便可得到书院派发的一枚木刻,最后统计木刻所得,按成绩重新分出上院、中院和下院的新生。

这有点类似于现在初高中的模拟考试,考的好的就进好班,坏的就进普通班一样。

。。。。。。

青麓书院西北角有一座围楼,其实是各自独立的四座阁楼环抱而成,因四楼以花中四君子命名,又被合称为君子楼。

青砖鸱尾,绯栏银柱,四色琉璃瓦的君子楼,偏处于凌波湖畔,是六院艺比中除射、御外其他八项比试的论判地点。

四座阁楼两两对立的一侧,一楼皆以数十立柱撑耸,每逢六院艺比,便设软毯席案,满座共可容五百余人,二楼香廊席位,北面梅楼是艺比论判们席位,东西两楼是参比学生父母席位,南面兰楼是受邀朝中大人们的席位。

君子楼环围的中央空场是比试场地,地底四散埋有十余只特制的巨型水缸,人语乐音在此异常响亮。

。。。。。。

果如之前所说,当今圣上在艺比当日却是带着太子殿下一齐光临了青麓书院。甚至还做了第一场书试科目的论判。

而太子殿下虽然年仅十岁,却也同众学子一样参加了这场比试。

不过到底是书院人才辈出,殿下小小年纪虽然才智超群,可是跟着这些常年在书院进修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相比,到底还是年龄小了些。

太子殿下最后的书比成绩排名第三,算是成绩斐然了。

不过这两位皇城父子并没有在此多呆,书试过后,晚膳之时便再次起驾回京了。

算是匆匆的走了个过场,然,这过场却是声势浩大,余音袅袅的,书院因皇上亲临于此,自此名声更加远播不说,便是此时的院中学子们也是身心俱欢,各个卯足了劲要在这场宏达的比试之中争出个子午卯酉来。

。。。。。。

二日的比试是乐试。

这日一早天还未亮的时候,于归便在琥珀的侍候之下起了床。

作为书院的琴艺夫子,今日的乐试于归也必是要参加的。

本来之前也不过是准备着去观瞧一下,哪想着朝中论判到此之后,得知论判的名单之中并没有于归,便立刻提出了异议。

当年那一曲绕于宫殿的《幽兰》到底是令她名声大噪,此后数年之间世人提起时还是颇为的津津乐道。

不管于归本身的名声如何,然在琴艺之上到底还是受人尊敬的。

。。。。。。

带着丫鬟赶往君子楼的时候,路上便见到许多抱着古琴,笛子,或是其他的乐器的学生,一边说说笑笑一边脚下不停的赶去那里。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于归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老了不少。

曾经她也这般的肆意张扬过,那时候她还没有过来书院这里。

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也许。。。。。。

可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如果。

转回身轻轻的叹了口气

抬首之间东方的朝阳已经渐渐升起,又是一个清朗的日子。

曾经的是非过往到底如江流一般流逝,永不回头。

。。。。。。

刚刚转过拐角之处,便见到了前面一个穿着学士服的少年,怀中同样抱着一副古琴。

少年似是刻意的等在了这里,见着她们主仆三人过来,脸上立刻便漾起儒雅的笑容。

“阮阮。。。”

这句称呼一出口,于归便立刻抬起手抚了抚额头。

说了多少遍了不要这么叫她,怎的这人偏就是不听呢。

好歹她也是大上他好几岁呢,以他们两家的关系这小子就算不愿叫她姐姐,可是在这书院之中也至少应该尊称她一声夫子或是先生吧。

偏这小子倔强的很,两个都不叫,就喜欢叫她的小名。

“怎的在这里?”

实在是有些犟不过他,索性就选择无视吧。

“在这里等你。”

“你怎的知道我家小姐一定会过来这边的?”

小丫头鸳鸯仰着小脸一脸的疑问道。

少年一听,脸上憨憨一笑道:

“经验而已。”

这话一出口三个女孩同时一愣,之后其中的两个却突然揶揄的看向了自家的主子,而后者脸上却是可疑的一红。

这人。。。。。。

懒得再多加理会这个脸大不害臊的,于归直接抬脚的就往前走了过去。

少年见此脸上倒是一点没有郁色。

这么多年早就习以为常了,若是哪日这女人突然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自己怕是都不适应了。

几人前后脚的一同进了君子楼之后,于归便带着丫鬟直接去了北面的梅楼,而文睿渊则是直接留在了一楼学生们的席位之上。

一直目送着于归慢慢的上了二楼之后,文二少爷这才转身去寻自己的位置。

虽然不过是短暂的相处,可是能这样看着她,能这般的伴在她的身边一刻,他便已经觉得是恩赐了。

。。。。。。

这一次的琴试题目唤作《思音》,需要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自行理解,然后谱曲演奏。

最后的结果是由梅楼的论判们从各个角度揣度之后再定夺。

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每位比试的学生得到的考试时间并不多,不过仅仅是一刻钟,也就是十多分钟而已。

于归端庄的坐在上面,然后微笑的看着楼下一众学子千思万想和斟酌再三之后的行动。

果然无论在哪里,考试的时候大体都是一样的。

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开始抽签了。

有那年轻的负责考试的先生已经提着木箱过来,然后郑重的放在了场地的中央,学生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的排着队开始了抽签。

大约两刻钟的时间,比试的顺序便已经排好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按照自己抽到的顺序开始上场演奏。

无论是在哪一科目的考试都会有那擅长与不擅长的学生。

这次的乐试算是一个业余的海选,之后的那次专门的琴试才是专业的。毕竟书院之中琴、棋、书、画是有专门的高级授课。

一上午的时间里,于归都是随着论判们坐在上面一个一个的听着下面的学生们演绎着自己的作品。

有好听的,也有难听的,总之是没有什么出彩的。

到了下晌,就在于归觉得自己的耳朵快被摧残到无形的时候,总算是听到了下面一个与众不同的琴音。

坐在场地中央的少女一袭及腰的墨黑长发,顶上一绺用发绳扎劳后再插上一根玉簪,额前细发依然是半遮着眉,不用细看她五官的话,便会觉得很是素气。

然而,金钗之年的少女,虽模样生的偏俏一些,但这少女却比寻常少女多上一份宁静之气,微翘的眼梢难免让那双沉淀了不知名情绪的眼睛,平添了两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丽色,若是垂下眼睑,便又显得有些顺从,细看之下,这张脸虽然精致,却难免让人看不出真切来。

难道是个妙人?

听琴的过程中于归默默的注视着场中那个娴静的少女,这女孩不仅长得特别,琴弹得也很出彩。

一曲靡靡之音令在座的论判们纷纷的睁眼望了下去,待得趋近尾音之时,便已有那觉得不错的论判开始微微的点头了。

于归同样也觉得很不错。

小姑娘年纪看起来大概也不过十三四岁罢了,这个时候能将手中的古琴驾驭成这样,已然让人刮目相看了。

“有些天赋。。。。。。”

“倒是个可造之材。。。。。。”

身边的两个老论判相互之间评论着。

于归自始至终并没有说话,只是问了问身边的另外一位书院之中的夫子。

“这个女孩是谁?怎的没有见到过?”

那夫子微微一笑道:

“是中院的学生,你没见过倒也正常,因你只教授琴院的专门课程。”

“哦。”

于归轻轻的点了点头,原是这样。

怪不得她不认识,原来是不在自己的教授范围之内的学生。

“这孩子平日里的成绩并不出众,只是这琴上倒的确是不错的。。。。。。”

“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是不是单独的将她提调到你那去?”

于归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这么好的苗子,教教也不错。

。。。。。。

等到晚膳之前,乐试的比试也正好接近了尾声。

除了之前那位弹得不错的小姑娘之外,还有好几个学生考的也不错,而这之中便有那位令于归旁颇为头疼的文家二少爷文睿渊。

这厮就是个怪胎,聪明是真聪明,可是从来都不是用在了正道上。

初来书院之时,他是以书画闻名的,本来书院的夫子曾经想要他去那里,可是这小子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是拒绝了那位夫子的好意,反过来大张旗鼓的便宣称要进她的琴院。

结果,当然是被拒了。

别说他弹得不好,就是他弹得好,于归也是不愿意他进来的。

那小子明摆着就是另有图谋,她怎么能纵容!

文睿渊也是个拧的,见着自己是轻易的去不了于归那里,这家伙竟是没日没夜的开始了苦练。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这小子竟然还真的有了不小的进步。

截止到今日为止,于归见着他一曲《思音》谈罢的时候,都险些惊呆了!

这进步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倒真是有: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的意味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五星人才!这员工我招定了! 雾都孤女:美貌是幸运,实力才是利器 忠诉 全员失格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成全他和青梅后,我却成了白月光 重生75:从火车乘警到京圈大佬 穷途 年代逆袭:假戏真做拐新娘 伪龙残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