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七十一章(1 / 1)
等到破狼军将朱离族的坟冢重新垒好了,大漠里已经升起了一轮弯月。天上万里岑寂,泛着青色光芒的大漠新月,地上千里风沙,看不到尽头的远处似乎有风暴声势浩大。这日子选得实在不算好,要是真遇上大漠风暴,破狼军就是有再多的人马也是给大漠填沙地的命。
野鬼婆婆全程带着一脸诡笑沉默着看破狼军行动,此时也抬眼看向远处。她的手杖呜呜咽咽的,泛着同月色一般的诡异青芒。
但是她依然什么动作也没有。
靖王爷可不打算跟索塔格的沙暴硬抗,眼看朱离族的坟冢与之前无异,他抬手打了几个手势,转头对那疯疯癫癫的野鬼婆婆道:“野鬼婆婆,告辞。”
谁知那疯婆子一听说靖王要走,身影飞快,一眨眼就闪到他眼前,青色骷髅手杖一横,将人拦了下来。“慢着!”
靖王爷握着莫阑的手微微收紧,沉沉看着她。
野鬼婆婆虽说疯癫,对危险倒是敏感得很,当下往后退开了些。退都退了,又觉得不太对劲,自己退什么呢这是?于是扯着一脸诡笑飘飘忽忽道:“王爷不是来找人的么?人都没有找到,走什么?”
靖王顿了片刻,掀起唇角露出点笑容来,只是凤眸微眯,这个稀薄的笑容就显得有些冷:“莫非野鬼婆婆知道什么消息?”
野鬼婆婆“呵呵呵”笑了两声,“宋小子么,老身当然认得。”
靖王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答,眼底微讶,“原来野鬼婆婆认得我朝的典礼大臣。”
宋贺乃是云重王朝史上最年轻的典礼大臣,不仅年轻,而且才华横溢,深得景帝赏识。但是再怎么年轻有为,宋贺也是不习武的文人,是货真价实的靠笔杆子吃饭的,这样一个人怎么会跟野鬼婆婆这样的武林中人扯上关系?
野鬼婆婆朱红色的眸子转了转,淡淡道:“云重这么大个王朝,也就那么几个人看得过去。”
靖王并不放在心上,江湖中人对朝堂都没什么敬畏之意,何况是脾气古怪的武林高人。云重国年轻的王爷望着野鬼婆婆,道:“你的条件。”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野鬼婆婆笑着一张皱脸,骨瘦如柴的手掌抚着骷髅手杖,面上疯癫如旧,语气中却多了几分沉重,哑声道:“宋小子的遗骨是老身收敛了的,你们云重人,老是想着什么魂归故里,漠西千里万里的,这个小子估计也待不惯……他是土生土长的子音人,皇城底下长大的,由着你这个王爷接回去,也算是不错的了。靖王爷,老身可以给你宋小子的遗骨,但是你得答应老身一件事。”
野鬼婆婆说着,抬了抬眼皮子,“祁家的人没什么长处,也就信用二字还看得过眼。”
野鬼婆婆对云重朝堂的态度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宋贺那个书生竟然真的不知怎的入了这疯婆子的眼,得到这样的高看。
靖王只道:“什么事?”
“老身想要王爷答应:日后无论如何,不得参与圣物之争。”野鬼婆婆一字一句道,语句里没了那种疯癫,倒多了几分慎重。
靖王爷唇角勾着冷笑,“本王连你口中的圣物是什么都不知晓,倘若日后遇上了,非要不可呢?”
野鬼婆婆像是听不出来靖王的冷嘲之意一样,“王爷多虑了。圣物与墨辰书不同,你们朝堂中人用不到,再者说了,老身又不是让你去给老身取那东西,只不许你拿罢了,王爷这都不敢答应么?”
这个段位的激将法对靖王没用,况且他只是懒得多生事端,并不是怕了谁。靖王爷向来面上沉稳淡然,实则心高气傲得紧,当真难得将什么人放在眼里。于是只不冷不热看了野鬼婆婆一眼。
野鬼婆婆朱红色的眸子转了转,添了几个筹码:“靖王爷,老身还知道一些朱离族的旧事,不知道王爷有没有兴趣?”
“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旧事?”靖王依然不动声色。
“譬如,他们冒死西行的原因;譬如,朱离、布罗反目的经过;……再譬如,朱离族那个唯一活下来的族女。”野鬼婆婆盯着靖王的眼睛,却没从中看到丝毫波澜。甚至是她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之前与靖王禀报的那个将士都露出了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个男人依然是山水不动的模样。
当真是有意思。野鬼婆婆咧着嘴笑了起来,慢腾腾吐出几个字:“绿河枯,白骨苏,万人葬空城!”
靖王蓦地一顿,慢慢眯起眼。
跟曲和他们那边搜寻合页双株的困难重重相比,靖王这边收敛宋贺的遗骨一事,显然要走运得多了。虽然他们挖了朱离族的坟冢什么都没有找到,却遇上了野鬼婆婆,也不知这疯婆子是哪里来的消息,竟是什么都知道。为了换得靖王爷的一句话,她倒是也不吝啬,将朱离一族的事情,连同那句诡谲的预言说了个详尽仔细,最后也依言将宋贺的遗骨交到了靖王的手里。
“靖王爷,老身可是把宋小子还给你们云重了,记得你的话啊。云天在上,九州神明可都看着呢,王爷若是不守信诺……”野鬼婆婆瞪着朱红色瞳孔古怪地笑了两声,手杖又呜呜咽咽哭叫起来,伴着夜风凄厉异常。
靖王着人小心收敛了宋贺的遗骨,闻言对野鬼婆婆颔首,道:“自然。”
野鬼婆婆哼笑着,倏忽间就从众人眼前消失。远处鬼影飘忽,传来她古怪的声调:“绿河枯,白骨苏!……绿河枯,白骨苏——”眨眼间就不见了身影。那身法快得教一众见惯了靖王、池之慕等高强武艺的破狼军将士都暗叹不已。
索塔格沙暴将临,破狼已经寻到宋贺遗骨,当下也不多做停留,即刻启程往回赶去。有经验丰富的大漠骆驼带路,又走得早,众人很快避开了沙暴的方向,一路没再遇上什么事,第二天午后便回到了叶诩等人扎营留守的地方。
叶家五公子的身体好一些了,正倚在榻上看一本异族地志,通篇的奇怪异族文字,难为他看得懂、也看得下去。看到靖王走进帐来,叶诩一愣,随后连忙起身下榻。
“王爷?不知王爷突然回营,泽青失礼了。”
靖王摆摆手,“五公子不必多礼。身体如何了?”
“劳王爷费心,泽青这身子……无碍的。”青年微微一笑,虽然脸色苍白,那温润的谦谦君子之风倒是不曾减损。“王爷前日才从营地出发,今日就回来了,可是一切顺利?”
靖王略略点头,“有样东西给你。”说着示意属下呈了上来。那是一个粗布裹着的小包,靖王直接推到了叶诩面前,示意他打开来看。
叶诩抬手掀开布包,只见里边又用防水隔热的油纸包上了,足有两层,可见行此事之人对里边东西的看重。打开油纸,果然是书册。叶诩翻检一番,是一套七本的蓝皮册子,总共还不及两指厚,装订不算精致,倒是挺细心。
“王爷,这是……?”
靖王道:“五公子得空的时候看看吧,这东西,放在五公子这里兴许要有用处得多。”
书册里边俱是手写的墨字,叶诩翻开看了两页,惊讶道:“这……这是典礼大人的手记,《漠西异族志》的其余七册?”
靖王颔首,“正是。这些东西应该是宋贺随身带着的,本王收敛他遗骨的时候发现了,便一并带了回来。留在长恪城的那三本,五公子已经看过了,这些便也先留在这里罢。”
“《漠西异族志》,原来是一套十册。”叶诩先前看过另外的三册,当时还感慨以宋贺的才情、眼界,只余下这寥寥数笔实在是教人惋惜,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还能在这大漠深处见到其余几册。
叶诩抚着书皮,叹道:“《漠西异族志》记载了漠西各异族的风俗喜好,生杀祭祀,乐典传承,……不一而足。不仅是漠西现存的异族,凡能在历史上寻访到踪影的漠西之族,都被他一一记录在册。终一生,成一事。宋典礼此人,年少高才,心胸博大,我辈中人,再无能及者。”
叶诩自小体弱多病,甚少出门,也并不熟识京都的青年才俊,他对人的印象都来自于兄弟、仆从的叙述,来自于书籍文字。而对于宋贺这个人,他二人曾在宋贺西行前见过一面,叶诩对他的印象很好,许是同类之间互相欣赏也说不一定。
靖王扫了案上的书册一眼,十分中肯地道了一句:“确实是。”
说着,靖王站了起来,轻轻弹了弹袖子上沾染了一路的尘土,“本王刚得到些消息,大漠空城之行,本王势在必行。五公子身体若无大碍了,这便喊人来收拾东西罢,大军一个时辰后拔营,前往索梅绿洲。”
叶诩放下手中书册,应道:“是。”
靖王点点头,也不再多说,转身出帐去了。
叶诩自己动手将几册书籍收拢起来,又收拾了几瓶药丸——都是孟媛平素里为他备下的,此番不在身边她放心不下,那些药瓶药罐的更是多了好几倍,叶诩只挑了几个救命用的,其余的自有人会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