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 海边的灯塔(1 / 1)
金色炫目的几个大字:“香菱书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屋子的木门上镌刻一行行字,是黄埔香玉找人刻上去的,原木的门,粉红色字体,像一本青春日记,面向大海。
----------
您若走来
疲惫了就歇息下吧
我刚刚出门
拿起书
离开时轻轻放回
只为守护爱的灯塔
我终于看见了大海
这是我儿时的梦
请您带上我的梦
远游
-----------
若推开门,左边就能看见一个旋转楼梯,右边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和房子固定在一起,桌子底下有两张小椅子,可以活动。
屋子的墙上是一格一格的书架,满满当当的书架,每一个格子里都有一本书,铭牌上刻有书名,贴在格子的边缘。桌子上一捧鲜花,正好插在红色琉璃花瓶里,靠窗的地方摆着一个相框和一个笔筒。
站在房子的中间,抬头就能看见屋顶的灯,二楼底板安装了两块钢化玻璃,上下通透,把光都吸引了下来,斜斜地照在桌子上花瓶里,花瓶里五颜六色的小石子,变得可爱起来。
黄埔香玲18岁的照片就摆在桌子上,一张在水库的大坝上拍着的照片,一身运动装,书包挂在栏杆上,身后是深蓝的水库和大山,山上几乎看不见高大的树木,但整体是郁郁葱葱的绿色。
一根红丝带异常醒目,她抓在手里,好像打了一个结,风从湖面吹来,丝带飘了起来,还有她嘴角浅浅的微笑,一起定格在了照片里。
二楼的布局发生了小小的变化,桌子摆在了相反的方向,窗子是一样的,桌子上的花瓶和花儿是一样的,窗台上的台历只有一个日子,2012年5月20日,笔筒还是简介的白色,镂空的样子。照片换成了一个背着书包在风中奔跑的小女孩,约莫九岁的样子,两个小辫子和书包一样拖在身后,上下一致。是九岁,香玉记得很清楚。
妹妹奔跑的山路上,背景是一面连续的土墙和几棵高大的洋槐树。远远地能看见村庄和山巅。
房子是木头做的的小屋,屋顶有一面是钢化玻璃,通透的,另一面安装了太阳能板,提供了屋子里的照明。房子建在一处高地,基座是大理石砌筑的,要进入房子,需要登上十八级的台阶,台阶的最下面一层和公路相连。说是公路,其实是一条土路,土路约有三公里才和柏油路相连。两条路几乎是平行的,一上一下,中间隔着土丘和草地。在柏油路的路肩上矗立,就能看见房子的顶和小阁楼里的灯。
房子不是孤立的,她紧靠着一座小山,从宽阔的海面上吹来的风,有一大半会沿着海岸的小山爬升,然后轻轻地掠过小屋的屋顶,延伸到公路的另一面。小屋倒显得淡定,优雅,少了面对惊涛骇浪的恐惧,而且,能在第一缕阳光露出海平面的时候,第一个打开窗户,呼吸第一口新鲜的朝阳。
黄埔香玉每周末都来,她会把屋子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打扫,擦拭一番,当然现在主要是由她的学生来完成,孩子们带着敬仰和激动一道赶来,只为读懂一个故事,完成一个未完成的心愿和梦想。
“妹妹,我把你九岁的照片放在了楼上,就当是你自己的女儿吧。
有你守护在楼下,她该是多么幸福。”香玉的脸上挂满了泪珠,泪珠断线似地,有齐刷刷滚落在桌子上,她赶紧掏出手绢,把落满泪水的桌子擦拭干净,一遍又一遍。
《狗尾草》
绿茸茸的草地上
风一阵一阵地
左右摇曳
白色绵柔柔的
狗尾草
星星点点
布满
整个草地
一场细雨
斜斜地洒下
在阳光里
寻找草的宠儿
汇聚的溪流
多么欢快
潺潺流水从我心口淌多
多么清凉
一棵狗尾草
长眠
这是她最后的一份手稿,本子里夹着一丛狗尾草。
灯塔在夜幕下是温暖的,明亮的。伴着潮汐,一张一合,不知疲倦地呼吸。
我有两个妹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我有两个妹妹,一个和我一起看海,一个和我相望。
我有两个妹妹,一个是我的回忆,一个是我的守护。
我有两个妹妹,一个十八,一个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