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梨园戏曲(1 / 1)
虽是傍晚时分,日头还挂在西边天际,慈宁宫内却已燃起通臂巨烛,侍女们穿梭不息,手上皆捧了金盘玉碟,脚上绣鞋的银铃“叮叮”作响,伴着北戏楼里传来的“咿咿呀呀”的低吟浅唱。
今日本是几个朝中重臣亲眷进宫请安,因上次太后说的那番话,这日里便有几个未出阁的小姐也随母亲前来。
太后一时开心,便留用晚膳,还传了宫中的梨园献唱,多是温和的江南小调。
若不是绍卫前来,倒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赏赏曲也就罢了。
可是,那梨园伶人刚进了慈宁宫,还在戏楼下准备,张海就过来了。
彼时众人正在侧殿里闲话,太后端坐上首,底下那些年轻女子个个娇俏地伴在母亲身边,不多言语,却都是得体大方地微笑,好似极认真地听着长辈们的陈年往事。
一派和乐融融。太后其实也不多说话,目光一一扫过下面那些女子,面上有慈祥的浅笑,身边的吉云,明春3二位姑姑却是不时与那些夫人谈笑。
刚通报了梨园弟子已准备好,太后笑着起身,一袭海蓝银福字锦缎的家常袍子微微发出些浅光。
“哀家前日听闻这梨园里排了新曲,特留你们一同听听。这晚膳我看咱们就在畅音阁上用,你们看如何啊?”
太后的声音极和蔼,下面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纷纷点头称是,随着太后就要向畅音阁上去。
正在此时,太后身边的另一位悠春姑姑走了进来,面上满是喜色,见到诸位夫人轻轻一礼,便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张总管来了。”
太后一愣,似乎明白了什么似的,几乎不易察觉地摇摇头,复笑起来:“那快传吧。”
张海闻声走了进来,满面笑意地朝太后打了个千,还没开口,倒是太后先问起来:“张总管,什么事啊?”声音很随和,面上则是淡淡的。
“回太后娘娘,皇上说连日政务较多,没能给您请安,今日都处理完了,就让奴才过来通传,说是一会儿过来陪您用膳。”
说完看看周围的命妇小姐,稍有为难地说道,“不过皇上不知今日众位夫人进宫,若是不便,奴才这就回去禀告。”
太后一笑,看着张海说道:“这有什么不便,请皇上来吧。”说完嗔笑着对下面说道,“你们说呢?”
几位夫人面上已是难掩的喜色,纷纷点头:“能面见皇上,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啊。”
那几位小姐也彼此看了看,随手摆弄了身上的衣饰,面上紧张起来。
张海好似不见,只看着太后似乎一切了然于胸的神情,深深一行礼:“那奴才这就去向皇上回话。”
慈宁宫后堂的戏台上传来阵阵丝竹之声,众位一二品夫人皆坐定,面前摆了瓜果点心。
因绍卫还未到,晚膳没有上来,众人便饮茶闲聊着等待。太后坐在正座,微眯了眼看着台上年轻女子低吟浅唱,这是正戏开始前的小调。
这女子声音清越,样貌明媚而温柔,唱得一曲《鹧鸪天》动人至极。
那声音软而绵,柔嫩地吐出婉转清丽的词来:“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一曲终了,众人纷纷拍起掌来,连连叫好。
正在此时,一个金黄的身影出现,掌事太监尖着嗓子道:“皇上驾到。”
这边掌声乍停,之后是衣裙娑娑之声,钗环碰撞之声,纷纷行礼之声。
太后目光却还停留在那女子身上,只在听见脚步声之后缓缓扫了一眼,见绍卫含笑站在自己面前,朗声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这才换了笑脸,嗔怒地责怪道:“皇帝过来的可是有些迟了。”
话音未落,便有娇俏女声传来:“太后莫怪皇上,是臣妾们耽搁了些时辰。”说话间,两个女子盈盈上前向太后请安。
一个如牡丹初放,明艳无比,另一个如弱柳拂风,清逸动人。
太后目光一转,声音还是温和,却生疏了些许:“贤妃和顺妃也来了,坐吧,这戏就要响锣了。”
之后回头吩咐道,“传膳。”
待绍卫坐下,太后才转了身,看着他身后的两位妃子说道,“怎么不见冯淑仪?你不是一向带着她的么?”
绍卫谦谦一笑:“今日她有些不适,便不用她过来了。”
太后点点头,目光在贤面上略停了一阵说道:“冯淑仪身子总是不大好,哀家记得刚进宫时也不是这样,皇上还是要多多关怀,遣御医常去看看。”
绍卫点头:“母后说的是,现在后宫主位空缺,还得请母后费心了。”
太后目光一直落在戏台之上,缓缓道:“这后位也不能久悬,一国之母不定,百姓心中也难安的。”
太后说这话时,身后的两位女子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眼神复杂,携着纠葛。
绍卫却没有回答,太后轻瞥了他一眼,看见他眉头微皱,闭了眼说道:“不过这事也不能急,一国之母责任重大,非世家女子不能担当,不仅要皇上你喜爱,哀家看着满意,还要这前廷认可。世间女子虽多,但这凤凰却是难得。”
绍卫面上却有忡忡,太后微一笑,转过头去,“今日哀家传唱江南小调,皇上听听,看如何啊。”
绍卫却没有应,只是静静站在畅音阁内,唇上带了温和的笑意对太后说道:“都是旧词了。母后想必也听得厌了。不如儿臣填了新词让他们唱给母后听听?”
说罢,接过张海递上的笔墨,略一思索,挥笔而就。太后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连连点头。两边分坐的命妇们也纷纷探了头看过来。
绍卫下笔如有神,顷刻间便有新词作好,不待太后接去看便递与了张海:“拿去给那伶人。”
然后狡黯一笑,“母后且听听,看儿臣的词做的可还好?”
太后没有说话,只是含笑轻轻点了点头,满面慈蔼。不久,歌声顿起,仍是清丽明亮的调子,婉转悠扬。
词却是极悲怨的,在那伶人柔美的声音里更触人心扉:“素心若雪,慢写徵羽宫言;书香做酒,洒尽诗词清篇;红笺寄语,遥递辗转痴念;挥毫泼墨,凝韵丹青画卷。烟火流年,在寂寞疼痛中默数清寒,在轻歌曼舞中静赏韶华,在庭前屋檐下更待花开花落,在苍穹天幕下坐看云卷云舒。
凭栏听雨,思绪在雨中游弋,翩然纷飞成蝶。揽一段雨雾缭绕的轻舞飞扬,凝成一帘幽梦。如莲的情怀,任唯美的相思破茧成蝶,于流年的指尖上轻舞,携一缕牵念,捻花入梦,摘下漫天星辰,赠与倾情解花语。凝眸处,低眉间,若素心相赠,也无妨咫尺天涯。
思恋的风帆,搁浅在,无风的海。萌动的心,缥缈在夏夜的歌声里,迷失。爱过痛过,方知情的真假,起点终点,始终逃不出,心灵深处的对白。捧读一纸,为你写下的诗文,想着,洁藕不离的缠绵。望断一行,悠然前行的白鹭。一缕未了的牵恋,溢满了,那个古老的渡口,修长的竹笛,演绎着,红尘亘古的绝唱。
借一纸素笺,以墨香为词,用宋词的优雅,舒展你眉间的清愁,用繁花的馨香,斑斓你尘寰的风韵。掬一捧水幽,剪一袭风柔,携万千情思,悄然静谧于尘世,淡然相守。经久的芬芳,如秋水般绸缪,醉人心弦,绕指的缠绵,载着思念,在夜凉如水,微雨轻寒的韶华里,静候碧水长天,遥望风月深长……”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