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1)
保镖也有三六九等,这个等级未必体现在工资上。保镖与保镖的地位差别,是非常微妙的,让我受挫的就在于此。
和那些上班族一样,每天早上我们都要按点起床,而且还要起得非常早。洗漱完毕后,大家要到车库进行训练。老板要是外出,就会由保镖的头儿通知正在训练的保镖,通知的内容通常包括:老板多久之后外出,要坐什么车,哪个保镖跟哪个车。通知完后,大家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擦干身上的臭汗,换好体面衣服。和老板出去,一定要穿西装打领带。通常,保镖头儿的话音一落,大家就呼的一声跑出车库,衣服也是边跑边穿,那情形和消防队员没什么两样。有时我会羡慕司机,因为尽管司机和我们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收到老板要出门的通知,可他们不用做什么准备,只要上车等着就好。
第二章 遭遇老板的信任危机(2)
看一个保镖是否有地位,就要看他的外出频率和所跟车辆的档次。越是受老板重视的保镖,和老板出门的机会就越多。老板喜欢谁,就会不自觉地愿带谁出去。老板又有很多辆车,会安排自己信赖的保镖跟自己坐在高档车上,其他保镖就要跟在普通一点的车上了。因此,每次保镖头儿来“发布通知”时,我都格外紧张。
我跟老板出去的机会不多,就算出去了,坐的也是大众化的车。一开始,我以为老板看我是新手,不那么信任,可一直过了两个月情况都没有改善。我有些着急了。老板差不多每天都会出去,每次出去都会带两个保镖。我几乎次次都要“留守家门”。除非老板要应对一些大场面,需要多个人壮门面,我和另一个保镖才有外出的机会。
留守家门的滋味很不好受,我不想浑浑噩噩地过我的保镖生涯。我开始反问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为什么老板不愿重用我。
又过了一个月,我无意中听到了老板和别人的聊天,这才找到问题所在。那天,老板和几个朋友在会议室打麻将,我像往常一样守在会议室门口,有个人出来时没有将门关严,我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老板的说话。
“门口那个功夫很好,可他一天到晚板着脸,不知道想什么。他不爱说话,也不爱笑,好像总在琢摩什么事似的,还真让人不放心。我可得防着点啊……”
我的大脑轰的一声,原来,保镖并不是老板的影子,也要和老板好好沟通。老板不是不知道我的本领,而是不了解我,不信任我,所以才不敢用我。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也对,谁敢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一个自己摸不透的人呢?没想到我一不留神,就遭遇了老板的信任危机。我想改变老板对我的印象,可一时间也不知该从哪做起。
2.老板的几辆汽车都是顶级的豪华汽车,所以特别交待给我们的工作是保护车,我自认为很认真地履行了职责,不管老板是否信任我,我都叮嘱自己:“干好你要干的事。”
自从偷听到老板的话,我就把“和老板好好沟通”也列到了职责目标里,并尝试着和老板多接触。可人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我的努力迟迟没有收到效果。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仍旧充当着“留守者”角色,每每老板外出,我不是在训练房里挥洒汗水,就是跟着秘书忙些琐事。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放弃。
努力未必有收获,不努力则绝对不会有收获。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一天周末,老板约了几个朋友到亚泰大厦玩牌。我的工作是在楼下看车。这天,老板坐的是辆英国的顶级名车劳斯莱斯,在当时的北京,能开上劳斯莱斯的屈指可数。我生怕有人不小心把车划了,所以不敢怠慢。
大概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老板的贴身保镖过来了,他告诉我,一会儿,他们几个跟老板先回去。老板的朋友要用车,我需要留下来听老板那几个朋友的安排,和司机一起随着老板的朋友走。没过多久,老板和其他保镖果然坐着劳斯莱斯离开了,我则呆在一辆丰田上,静静地等着安排。
又过了一会儿,老板的朋友下来了,对我和司机招呼:“人不够了,你们也上来玩几把。”
老板的朋友是电视台的主持人,很有些名气,也喜欢打牌。老板一走,牌桌上缺人,他就想让我们上去凑个数。丰田的司机也是个好搓麻将的,一听有人来约,开了车门就想下去。我不大喜欢打牌。况且,我的职责是看车,根本不能留下车不管,自己上去玩。于是,我回绝了那人的好意。
那主持人没料到我会拒绝邀请,有些纳闷:“你为什么不去啊?”
我想也没想直接告诉他:“老板给我的工作是保护车,我不能丢下车不管去玩牌。”那个主持人笑了笑:“你太实在了,你老板都走了,你还要在这里看什么车?你一个月挣多少啊,这么听话。”
主持人笑的让人有些不舒服,我也就把心里话都说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老板交待下的事我可不能马虎,和挣多少钱没关系。这是我的原则。”
主持人听了,又笑了:“你这人还真诚实啊,你看起来可不像保镖。我们那里有个二百多斤的大胖子,穿上个花衬衫,再戴一墨镜,往那儿一站比你像保镖多了。”
第二章 遭遇老板的信任危机(3)
他的这番话让我有些不快,我很认真地告诉他:“保镖不是‘像不像’,而是‘是不是’,是不是能在老板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以身相救,刀砍斧剁毫不犹豫;是不是能毫不含糊地完成老板交待下的任务。做不到这些,就算不上合格的保镖。”也不知怎么,和他说这些话时,我竟有些激动。那主持人看我这一脸认真的样子,也就不再和我啰嗦了,只拉着司机上楼玩牌。而我,则一直站在车边直到他们回来。
第二天,老板和那个主持人一起吃饭。饭桌上,主持人想起了昨天和我的那番对话。他调侃地将我的话告诉老板,他对我的评价很有意思:“很愣,但愣的挺实在,花钱雇这个保镖真值”。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老板对我的印象顿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这天起,我明显发现老板对我亲近多了。我不再是公司的“留守者”,开始频繁地随老板出去。和主持人的偶然对话,成了我工作的一个转机。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老掉牙的话“机会总青睐有准备的人”。
3.保镖在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有专门的保镖学校,保镖课程,保镖教师……,但在我刚工作的那会儿,在中国,保镖这个职业才刚刚起步。这就意味着,我对“保镖”的理解也只能靠自己摸索,我很想多了解一下保镖,可又找不到相关讯息。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把老板的需要当作自己的行动指针。
现在想想,我也算得上是中国最早进入保镖行业的人了。
自打受到老板的重视,我就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可以学习的对象,一没有人在后面提点我“什么情况该做什么事”,二也没有什么资料帮助我了解“保镖”的内涵。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悟性来摸索。
保镖需要想在老板前面。比如,老板下楼了,我就要思考,老板是不是要出门?是去打牌还是去谈生意?要不要坐车?要不要带保镖……再比如,老板要外出,做保镖的远远看到老板来了就要把车门打开。老板吃完饭,筷子一放下,保镖就要知道去结账。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诸如结账、察言观色都是保镖份内之事。
那时,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保镖课程培训,也没有受过什么职业指导。回首那时的自己,很多想法、举措都“太不专业”。
有一次,老板出门,带上了我和其他几个保镖。中途,老板要上厕所,我们这些保镖都懵住了,不知道是不是要跟着老板进厕所,只能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彼此。回来后,大家还特地为“老板上厕所,保镖是不是应该跟进去”进行了讨论。跟着去吧,老板会感觉不自在,不跟着去吧,万一发生什么危险,又是保镖的责任。我们曾看到过一些似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洋保镖会寸步不离地跟着雇主。这件小事,困扰了我们好久,到底也没人给我们明确答案。
在我们这些人当中,论起对保镖了解得多的,还要算我们老板。因为老板此前曾在美国雇过一些职业保镖。对我们的“职业培训”也就自然落在了老板头上,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一些“保镖”的基本常识。老板有时会参考着他的美国保镖,给我们定一些规定。而“老板上厕所,保镖是否要跟着”的答案,也是老板告诉我们的:“通常情况下,保镖没必要跟老板进去,而是要在老板上厕所前,检查一下厕所。”
跟着这位老板,我学到不少东西,可老板终究不是做保镖的,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我常常想,如果有机会参加专业的保镖训练就好了。老板告诉我们,要在他上厕所前检查下厕所,我们听得也是囫囵吞枣。没有人告诉我们,要检查哪里,怎样检查。每次,大家都是稀里糊涂地到厕所里转一圈,看看里面有没有可疑的人,再稀里糊涂地转出来。
我很喜欢保镖这工作,所以受不了这种对工作一知半解的状态。我有意识地去看、去学、去想,仔细体会做职业保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