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言玦番外(1 / 1)
明钰死在乾元三十四年的秋天。
消息传到京城,言玦把自己关在居安殿里整整三天,像个任性的小孩子一样,任谁叫也不理不睬,朝中大臣还是第一次遇到皇帝如此荒唐的情况,一时间猜测纷纷,却谁也得不出个结论来,知道内情的人却也无法直言,只能摇摇头,留下一声叹息。
人活一世,谁还没点求而不可得的东西呢,他们忽然想起自己岁月里的那轮明月光,各有各的心酸怅惘。
言玦大醉三日,然而即便是醉,也无法麻痹心上被狠狠撕裂血流不止的地方,有很多东西是他帝王也无法掌控的,比如离别,比如生死。
他那时已经不再年轻,从来就不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人到中年越发的阴沉内敛,却无法抵御到压抑多年的感情和思念伴着她的死讯突然爆发,化作孩子般的痛哭失声,对着整个空荡荡的大殿,对着天黑和天明。
当年一别,从此千里烟波,迢迢重重,远方再也没有故人的消息,而今再闻音讯,已是阴阳两隔。
他以为她会好好的,在江南水乡,春日读诗,夏至观花,年年弄雪,岁岁平安。
却没想到,她还是先他一步撒手尘寰。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唯剩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明钰离宫之后,俊美阴郁的天子多了一个习惯,登高。
闲来无事,他会一个人站在城墙上,遥遥望着远方,神色悲喜难辨,偶尔会有落日的剪影投射在他身上,更显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登高为怀人,这谁都知道,可陛下怀念的那个人是谁,却是不得而知。
陶阳公主有时候会进宫,碰上这个情况,就会默默陪他站一会儿,或者零星交谈几句,谁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嫁人之后,就很少来了。
宫中的人来了又去,一拨又一拨,渐渐地会有不知事的小宫女发问:陛下常常一个人站在那里,是在想什么呢?
年长的宫人瞪她一眼:连主子的事情都敢揣测,不要你的脑袋了?
说完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
红墙深处,陶阳公主牵着小郡主的手慢慢的走,酷似母亲幼年模样的小郡主抬起头,问了同一个问题。
已为人妇的公主叹了口气:陛下啊,大概是在思念贵妃娘娘吧。
哪个贵妃娘娘,那个芳华殿里从前住着的明贵妃吗?
是啊,陶阳公主想起芳华殿,还有在那里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
这么多年,宫中哪里还出过第二个贵妃。就连身为太子亲母的娴妃娘娘,也不过就是在封号前又加了一个仁字,断断没有越过妃位去。
能让陛下如此思念的人,想必很美?
陶阳停下脚步,望向宫墙之外,似乎在努力回想一些往事。
很美,有几分傲气,对亲近的人却是很好,母亲小的时候经常进宫找她玩儿,她是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人。
小郡主仰起头,一脸的懵懂:陛下既然如此想念,为何不把贵妃娘娘接回宫里来呢?
她的母亲温柔的摸摸她的小脑袋,目光温柔得像一泓春水:你还太小,有些事你不懂,等长大了,就明白了。不过,我倒希望你永远不必明白。
世界上有哪个母亲,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那种无奈呢?
爱而不得,抱憾终生。
小孩子只是好奇,问过了也没放在心上,而宫中总是有很多的禁忌,很多的不能提起。
渐渐地,有些故事就被埋在了宫墙之下,泥土之中。
你试过抱着你喜欢的人一动不动坐到天亮吗?
你试过站在那人门外,几次抬手想要叩门,却又放下,终究转身离去。
你试过过明明很喜欢,却不敢去拥有吗?
你试过一点一点放弃喜欢的人吗?
这些他都做过。
言玦第一次见到明钰的时候,只记得那是个不太讨厌的小姑娘,穿一身碧绿衫子,笑起来眼睛分外的亮,不过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她的母亲,那么美丽而又高贵,和自己的母亲简直像是亲生姐妹。
后来她就嫁到了宫里。
虽然是他亲自下的旨,背后却不知是多少的权衡算计,那时他不愿意见她,倒也不是出于讨厌,只是懒得应付,便把人放在一边冷着。
荷塘边偶遇,那时候她也不大,眉眼还留着小时候的稚嫩,隐隐可见日后风华。
他问她那支笛子有没有名字,她垂了首,葱白的手指奉着一只碧玉短笛“萧别。”
后来他每每想念那悠扬笛声,却再也没有听到过。
她实在是个太聪明出众的女子,以至于他后来惊觉自己喜欢上她的时候,竟不觉得一点意外,只是不安,只是不甘。
明家的权势实在太大,大得他不得不忌惮。
言玦知道,自己的老师是怎样的是忠心赤胆,清风明月,可他也无法忽略他那面旗帜下聚集的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只要他在一天,那些个老臣,就绝对没有安生的时候。
即便他再不想也只能和自己的老师反目为敌。
可是明钰,他是真喜欢她。
那么一个人,明明想要好好对待,却不知如何是好,怕自己越陷越深,越来越不忍,所以总是伤害。
爱不得,恨不得,放不得,舍不得。
以至于后来,他们终于走到了那一步。
他准她离宫,永世不得返京,是成全她,也是不打算给自己留有后路。
他真的害怕,怕自己会忍不住想要重新拥有。
明钰离开的那天,京城下了大雪,他就站在城墙上,看她被搀扶着出了宫门,自始至终,连头也没有回。
她坐的马车在雪白的天地间留下浅浅的车辙,然后,一点,一点消失。
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也消失在他的生命里。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这个人,再也不属于他了。
明钰走之后,他才从娴妃那里听说了很多她的事情,听说他在大漠中下落不明的时候她连夜去了佛寺求告,听说他生病时她是怎样的心焦,为了照顾他生生累病了自己,听说每次他做了,她的脸上是怎样的落寞神情。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亏欠于她,却原来,他亏欠她那样多。
也许,他喜欢的人,也是有那么一点喜欢他的。虽然他本不该奢求。
他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听从许平沙的建议,没有他们之间,是否还有一丁点的可能。
如果当初,他没有下旨让她进宫呢?
后来有一年的选秀,有一个秀女像极了当年的明钰,其实细看眉眼并不及她,只是穿着打扮,举止神态都学了个五六成的相似,穿一身碧色罗裙站在那里,就连他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言玦会把这名秀女留下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把人打发了出去。
然后离开了座位。
世上那么多的人,像她的可以有很多,却终究不能是她,谁也不行。
芳华殿已经毁了,明钰那时那般的决绝,连言玦也没有想到,他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个烈性子的姑娘,却也没想到,为了离开自己,她真的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本来说好开春就派人去好好修葺,后来……
他没有再命人去修,修好了,也无人去住,看着也难过。
后来,他终于没忍住去看了她,那一面,他看着她坐在石凳上看书,仿佛时光突然倒流,一切那么熟悉。
只是她一开口,语气中的淡漠疏离,就足以让人知道他们都回不去了。
那一夜,雨过月出,他上街逛了灯市,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相依相伴的恋人,突然就湿了眼角。
他想,他就这样远远的记着她,想着她,只要她过得好,那就足够了。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怀念也成了奢望。
生离死别,他在她身上都一一尝遍了。
最怕午夜梦回,最怕酒醒时分,最怕见到旧时草木,睹物思人……
乾元四十一年,言玦驾崩。
其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一扫其父执政末期积弊,开创盛世太平。
这样一个政绩卓著的帝王,却终生没有立后,引得后世猜测纷纷。
因为没有立后,故死后无人相伴,只留一座帝陵,孤独的立在斜阳里,立在千百年的烟波里,把所有的遗憾和思念埋进泥土,埋进每一个沉默的黄昏。